語言&話語:藝術表達與美學建構
第三屆美學與藝術研究學術研討會

近日,由中華美學學會和廣州美術學院主辦,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科研創作處承辦的第三屆美學與藝術研究學術研討會在廣州美術學院召開。會議以“語言&話語:藝術表達與美學建構”為主題,共設3個單元,12位嘉賓進行發言。
上午9時,研討會開幕式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校區J101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音樂學院、深圳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等院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機構的數十位美學、藝術學學界的專家學者和廣州美術學院師生參加開幕式和學術研討會。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全面闡釋了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遵循的基本原則,此次研討會正是對于美學、藝術學“三大體系”構建的探索。研討會廣泛邀請了美學、美術與書法、音樂、戲劇與影視等方面的重要研究學者與會,對于學校的學科建設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希望我校師生與來自各相關高校院系和各科研機構的負責人、學科帶頭人、專家們進行深入的思想交流與切磋,筑牢學科高地、優化學科結構,創新學術話語和學術表達,進而,不斷形成布局合理的學科體系和富有特色的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院長胡斌教授主持開幕式

第一單元議題:“藝術語言法則研究”
開幕式后進行第一單元議題“藝術語言法則研究”,該單元著重討論美學、藝術的語言結構和媒介交融,由蔣文博主任主持,高建平教授擔任學術評議。

擔任第一單元主持人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教授,博導陳岸瑛以《物質媒介與藝術語言》為題,首先指出了朱光潛曾批評表現論美學忽視了媒介的作用。他引用克羅齊的表現論,強調了表現是從語言學借用的概念,進而闡釋了“質料(matter)”與“形式(form)”兩個關鍵詞。

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原黨委書記、副院長,研究員,博導李心峰以《藝術的對象語言與元語言》為題進行發言。李心峰教授重申了“對象語言(對象藝術)”和“元語言(元藝術)”的概念,以及如何運用“元藝術”進行概念分析、評價藝術作品,讓這個概念成為一個有效的闡釋途徑、分析工具。

中華美學學會會長高建平教授擔任第一單元評議人
第二單元議題:“美學話語范式研究”





三位專家發言后,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導王廷信對以上發言做出相應評議。
第三單元議題:“意義互動語境研究”

下午學術研討會繼續進行第三單元議題“意義互動語境研究”,該單元探討美學與藝術之間的語境關系,通過藝術語言的互動,形成新的方法論。由陳岸瑛教授主持,李心峰教授擔任學術評議。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導王廷信以《面向實踐的藝術傳播學“三大體系”構建》為題進行發言。王廷信教授認為,從藝術傳播學已有的構建成果來看,源自西方傳播學、社會學、符號學以及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等領域的學術話語仍然占據主導地位。他強調應面向藝術傳播實踐思考藝術傳播學的“三大體系”。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教授,博導宋偉作了題為《從“語言”到“話語”的當代藝術理解》的發言。宋偉教授指出了福柯的知識權力論對從“語言”到“話語”的范式轉換產生了重要影響。揭示了傳統語言的邏輯實在性在被拆解過程中,敞開了闡釋當代藝術的廣闊空間,為后形而上學時代的藝術哲學反思提供了新的向度。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陳林俠以《中國美學與當下中國電影美學重建》為題進行發言。陳林俠教授闡釋了為什么要重建當下的中國電影美學,以及該如何重建當下的中國電影美學。

中華美學學會常務理事兼生態美學專委會主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程相占作了題為《生態美學與生態藝術學的良性互動》的發言。程相占教授指出生態美學與生態藝術學是積極的良性互動關系,闡釋了要實現二者的良性互動需要考慮的問題。


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特聘教授李心峰擔任第三單元評議人
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原黨委書記、副院長,研究員,博導李心峰隨后就以上發言作了相應評議。

下午17:30,研討會進行了閉幕式,由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副院長郭偉其教授主持。

中華美學學會會長、深圳大學美學與文藝批評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導高建平對此次研討會作學術總結。高建平教授談到,此次會議的主題還是美學與藝術研究的關系問題。第一點,它是一個深入、相互滲透的關系,并不是以美學為一方,藝術為一方,兩者要結合在一起去。第二點,關于體系建設,藝術研究的很多事物和美學是聯系在一起的,要進行體系性提升,形成一些系統性思維。第三點,藝術和美學研究探索的路徑——把美學藝術化,或者把藝術美學化。第四點,在美學與藝術之間尋找某些新話題,人工智能、關于語言和話語之爭、關于媒介、關于物質性、關于歷史、關于電影、關于形式主義,這些詞語和概念都可以在美學與藝術之間尋找很多的新話題。最后,他表明一直要推動美學和藝術結合的目的,希望探索美學與藝術研究的關系,這樣既可以推動美學向前發展,也可以推動藝術研究向前發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