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方方
?
?
趙方方,1980年生于江蘇徐州。2006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13年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中國畫系,獲碩士學位。現為徐州書畫院國畫院院長,江蘇省書畫院特聘畫家,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生導師,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青年藝委會副主任,江蘇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理事,2019年首屆江蘇文藝“名師帶徒”計劃培養對象,2020年江蘇省紫金文化優青人才,2020年被評為年江蘇省十佳優秀青年美術家。

趙方方《大同世界》?240×240cm?紙本設色 2024??第十四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
趙方方作品獲獎
2024年,作品參加文旅部主辦的第十四屆全國美展獲獎進京(國家級)
2023年,作品入選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中國青年工筆學術提名展(國家級);
2023年,作品入選由中國美協主辦的抱石風骨—第二屆中國畫雙年展(國家級)
2021年,作品參加由中國美協主辦的抱石風骨——首屆中國畫雙年展獲優秀獎(國家級)
2019年,作品入選由文旅部主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國家級)
2013年,作品參加由中國美協主辦的慶花博——紀念惲南田誕辰380周年全國花鳥畫展獲優秀獎 (國家級)
2012年,作品參加由中國美協主辦的“八荒通神”——哈爾濱中國畫雙年展獲優秀獎 (國家級)
2011年,參加參加由中國美協主辦的“2011全國中國畫展”獲優秀獎(國家級)
?
文章導覽
張正民:非預判的符號誘惑
黨震:當代不設防——說說趙方方的城堡與花園
?
?
非預判的符號誘惑
?
?文/張正民
?
?

《無法修復的傷》 96cm×60cm??2023?
?
《不可言說的悲》96cm×60cm? 紙本彩墨? 2023
?
在自我的現代含義中,趙方方是那種以單人個體的心智激活藝術的藝術家。我的印象里,他更側重實驗的經驗去預示未來,不斷的在脫離已知的熟悉的圖像中相互交錯,從而制造出對事物認知的不確定性。這種看似穩定完整的畫面不再是趙方方表達他思想動機的初衷,借助廣為熟知的形狀、色彩來呈現一種態度,亦是近階段趙方方追尋一條視覺思維的脈絡。除掉暗示,便是預想;暗示沒有局限性,而預想則充滿了不可言表的東西。這里趙方方所闡明的時間經驗即是通過時間概念來改變自己,而這個時間卻有方向和目的,并以此說明他的每件作品的獨立又無法替代。
基于此,趙方方藝術的語言實驗也印證了他的基本預判。
?

《怡園驚夢》 180cm×96cm??2011?
?
我們常將中國的自然觀與西方的自然主義相比較,其結果都會與現實世界發生關系;無論是理想破滅抑或逼真性欺騙,趙方方作品中炸裂的竹節看到的是把固定的傳統標準推向更新的信息閱讀。習慣被現實逆向選擇,一幅看似自然物體的圖像即刻沖散了習慣框架下的那個現實。
同理,圖像指向即以某種暗示把我們帶向另一種觀看,動物骨架與裸石的邏輯關系特征讓我們清楚傳統花紋與自然物體之間的相互隱喻。如果圖像必須代表它所表現的東西,符號表達能否成為具體的或抽象的一個所指?趙方方的指謂是明確的。
?
?
BIZHENXING
逼真性的欺騙
?
?

《吉祥的云》 120cm×240cm? 2022

《梁家河印象》 120cm×240cm??2022
?
當下藝術中都無法規避的是情感與表現,共認藝術的功效對于情緒已成為某種緩解與治療,趙方方作品的多種符號誘惑了自已,也作用于他人以感受體驗,即便我們假定為這是一種特殊的審美情感,仍可以發生激動。假以麻木、理智同時存在,憤慨與疼痛卻依然感受,趙方方似乎就此作出回答。
無疑,趙方方的藝術是創造性的,他的實驗性語言所形成的符號之間的聯系顯得具有意義,也對應了作品的形式。常話“自然是藝術和話語的產物”,我想,無問東西。
?
文章作者:張正民,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導,美術館館長
繁花
?
??

《重塑信仰3》72cm×138cm 2016


《塵與繁花似-5》??34cm×68cm?2017

《塵與繁花似-6》34cm×68cm?2017

《塵與繁花》紙本彩墨 36cm×72cm?2018
?
《草間彌生-6》?紙本彩墨 36cm×72cm?2017
?
?
?
丟掉“筆墨”的水墨
?
?
?
(該作品請橫屏觀看)

《適意》紙本彩墨 35cm×230cm?2018
?
《旖旎-1》?70cm×35cm 紙本彩墨 2019

《納西索斯-1》2019
?
?
?
?
?
?
?
?
?
當代不設防
——說說趙方方的城堡與花園
?
文/黨震
?
?
藝術總會挑選那些敏感而有趣的靈魂來展現它奇幻的力量,藝術家也因此擔負起拒絕平庸的使命。這是一種天賦也是一種責任。我不太想把趙方方的繪畫歸于“花鳥畫”的范疇,甚至不太愿意把他納入到“水墨”畫家的團隊,總覺得這樣做對不上他的格局。誠然趙方方的作品題材大多是與動植物有關,但作品呈現的氣質更加貼近繪畫的本質——那源于真誠的樸素而熱烈的光芒,那種與絕大多數花鳥畫家迥異的視角與表達方式,昭示出他內心深處不可以常理度之的藝術野心。在當代水墨整體上后續乏力的慘淡境況下,趙方方飽和度極高的繪畫語言辨識度顯然有一種劍走偏鋒、異軍突起的味道。
?
《美美與共-2》紙本彩墨 170cm×200cm 2019?
這樣的繪畫語言呈現,估計也不是十年前的他能夠預料到的。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經歷過曲折的過程,而對于一個水墨畫家而言,這種蛻變尤其艱難。趙方方的突圍首先體現在觀念上,他沒有延續傳統山水畫、花鳥畫那種以吟詠自然為主旨的詩情畫意,取而代之的是以更多的隱喻與暗示,把對生與死意義的追問、對存在真實性的質疑等帶有現代哲學思辨意味的話題編織進他的繪畫世界里。在他的畫中,類似超現實主義與象征主義的手法比比皆是:盛放與枯萎可以并存——對生與死的調侃與尊重;此物與彼物的質感、色彩等固有特征可以自由變換——主觀締造一個以純粹視覺和諧為核心的自主意識王國;纏繞卷曲或平行排列的植物——通過形態上的解構與重構表達對既定規則的質疑與反思。這些帶有強烈實驗甚至批判特征的藝術語言語法,在趙方方這里表現的并不急躁,他心平氣和地緩慢挖掘搭建著他的花園與城堡。這種平緩而又韌性十足的力道反而讓我感受到一種源自傳統的、類似于惲壽平或維米爾等大師身上的溫和與沉靜的氣息。這種氣質在當代水墨畫家身上難能可貴,這種對待藝術本身的態度與他個人的生活狀態是非常契合,這是他能適應社會而又能抵抗庸俗的本領。
?

《美美與共-3》200cm×240cm 紙本彩墨 2019?
在趙方方的繪畫面前,我有一種釋然,我似乎看到了羈絆當代水墨畫家很多年的所謂“在場”的焦慮(實則是“不在場的尷尬”),正在逐漸被一批新的充滿智慧與戰斗力的藝術家所化解。沒有什么旗幟鮮明的派別與振聾發聵的口號,就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生命,是非常具體的人——有思考、見性情、能沉住氣,踏踏實實過生活、做事情——說白了就是放下很多的糾結,直面真實的自己。
?

《旖旎-6》70cm×110cm 紙本彩墨 2019
??
這個“自己”還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常要在靜默里反觀內省,要拿更宏觀更嚴苛的標準來度量作品的重量。這樣做的必要性毋庸置疑,是一個藝術家的職業操守,離開這種自律,“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癡人說夢。或者說,我們可以看到趙方方以超越的方式在觀念意識與形式語言層面獲得了空前的自由,我們更需要看到他愉悅表達背后對“格調”(審美判斷標尺)近乎固執的堅守。
?
《在懷疑中批判》 140cm×200cm? 2020
?
趙方方繪畫的色彩結構有其獨特性,他借鑒了歐洲后期印象派與表現主義大師們的寬廣色域與強悍作風,繼而以更加純粹的手法提煉出微妙的紅與綠、藍與橙的互補。一種結合了溫雅與炫酷的明朗色調逐漸趨于穩定,助力他完成了自我風格的確立。相較于優雅造型與玄幻色調,趙方方對“空白”的使用最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他的空白來的更突兀,仿佛是闖關路徑中橫空出世的謎語。托身與石塊或竹枝或葉片的突兀空白,一反常態地隱藏在看似熟悉的語境中。當觀看者被這種無理的近乎邪魅的處理擊中時,不由得不對這創造的才華予以贊嘆。而當我與他交流這種“趙氏留白”的奇妙功效時,他只是一如既往的微笑著說“我就是覺得,這樣畫有意思”——趙方方從容的回應告訴我,他能夠駕馭的空間遠不止這些奇思妙想。
?
?
文章作者:黨震,中國國家畫院專職畫家,首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
?
?
?
ZHUJIE
偽命題的注解
?
?

《關于偽命題的注解-1》70cm×110cm 紙本彩墨 2020
?

《關于偽命題的注解-2》48cm×70cm 紙本彩墨 2020
?

《關于偽命題的注解-3》48cm×70cm 紙本彩墨 2020

《關于偽命題的注解-4》48cm×70cm 紙本彩墨 2020

《荒誕的真實-2》48cm×70cm 紙本彩墨 2020
?
?
??編 輯?|朱夢雅
?
?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