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故事:在這幅作品中,時間晶體不僅是物理存在的象征,它們更是時間維度的抽象表征,呈現了歷史連續性與未來無限性的混沌交織。每個晶體,都是時間復雜性的一個節點,一座橋梁,鏈接著無數可能性的緯度。神圣幾何和原始圖騰,被賦予了探索宇宙秩序和生命律動的深刻含義。這種形式上的融合,指引著我們向內觀察,觸及個人和宇宙共同脈動的中心,那里時間既是永恒也是瞬息。這幅作品用其豐富的象征性和深邃的內涵,引導觀者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尋找到心靈的寧靜與平衡。

獲獎藝術家:Nelly Mao
Nelly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是一位藝術療愈師兼家庭教育咨詢師,同時也是TEDx Conference 的受邀講者和MOB (My Other Brain) 藝術家聯盟成員,目前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工作。她目前參與多個教育部委托的研究項目,關注國內兒童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議題。此外,她參與撰寫的學術報告《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德國篇》已被采用供教育部領導和司局參考。
Nelly雙手同利,能夠“看到”聲音并感知植物的能量場,擅長用丙烯顏料在畫布上捕捉聯覺世界的驚奇。繪畫為她開啟了自我對話與詮釋世界的另一扇門。在完成第一輪自我療愈后,Nelly于2021年啟動了《靈感搭檔》項目,通過深度談話和藝術共創的方式幫助更多人借助視覺語言發掘真我并找回力量。目前她正在嘗試融合全人教育和藝術療愈,以公共藝術、工作坊和培訓課的形式在不同社群中更廣泛地實踐以美喚醒生命、藝術鏈接美好的愿景。
最受歡迎獎(畫作)

作品故事:貓咪系列作品為2021-2022年創作、創作時常均為1-2天,因為本人喜愛小動物尤其熱愛貓咪,為網絡上眾多貓咪主人的小貓畫了風格不同的畫像。其中戴珍珠耳環的小貓咪是我自己養的一只折耳貓,她性格內向膽小有充滿好奇心,她是一只擁有自己畫像的小貓咪呀。

獲獎藝術家:蘆聰
發表文章
1.《淺談藝術現象與人》/藝術科技/2016.11期第240頁
2.《應用型服裝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明日風尚/2016年21期第24頁
3.《淺談服飾設計中的剪紙“花樣”》/美與時代/2015年2期第107-108頁
4.《基于視覺傳達的服飾圖案設計探索》/棉紡織技術(北大核心)/2023年09期第102頁
5.《傳統圖案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應用》/染整技術/2023年09期第67-69頁
6.《民俗印染花布在現代絲綢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化纖與紡織技術/2023年04期第130-132頁
7.《An Analysis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College Clothing and Costume Design》(高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校企合作教學策略分析)/ADVANCES IN HIGHER EDUCATION(外文期刊 高等教育前沿)/2023年第7期第197-199頁
獲獎
1.《淺談服飾中的剪紙“花樣”》獲全國優質教育科研成果評選優質論文一等獎 2022年
2.作品《深淵》獲2022第七屆兩岸三地藝術設計邀請展 銀獎 2022年
3.作品《陪伴》獲第七屆環亞杯中日設計交流展 銅獎 2022年
4.作品《暮光》獲2022日本概念藝術設計獎(大陸賽區)二等獎
5.第九屆大美中國全國青少年書畫大賽 優秀輔導教師獎 2021年
6.指導學生獲第六屆國際環保公益設計大賽/銀獎 2022年

作品故事: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注定。一次客戶的放棄成就了這款《轉-賺》的誕生。愛自己并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一次次自我欲望的滿足。它是無論外在如何否定自己,自己內在永遠都擁有可以100%接納自己的信念。好運就在愛自己的轉念間.......當你愛你自己時,你也就賺到了……


作品故事:生病了,我被病毒攻擊,免疫力崩潰。我生了一場病,在家躺了半個月,這半個月,我的身體爆炸了,放射出炫美煙花爆竹。我的腦子也爆炸了,嗡嗡作響。我夢見自己在開車,極限速度。我夢見自己在往下墜,下面一團黑。我每天要睡著無數次,醒來無數次,每次醒來都會大汗淋漓。然后我好了。但我發現我再也跟不上社會節奏,輿論風口。我再也p不出大眾視覺審美的圖片了。


作品故事:古琴起源于伏羲,發展于炎黃二帝,應用從古至今,舞蹈亦是如此,自人類起源就有了療愈的概念和方法,在古代,權貴階層利用古琴與舞蹈對自己的身、心、靈的等級進行全面的療愈并優化,使自己的身體能力超于常人;使自己的意識感知能力超于常人;使自己的智慧也超于常人,這,也是幾千年來他們能保持在權貴階層的重要原因之一。
原理概略:古琴音域有三:天音(泛音)、地音(散音)、人音(按音),此三音以宇宙和諧振頻釋放,打通人體經通、安撫人體五臟六腑;又以連綿不絕之旋律組合,以高級語言的方式傳遞宇宙真知提升心靈智慧,同時舞者以“合理運動”的方式調動身體組織和思維意識,與琴音一起將正能量與信息傳弟給觀聞者(觀眾),從而達到在整個空間場內的所有有情眾生的共同療愈和優化。
孫道全『沁雲齋』創始人,復旦校友會做客藝術家/國學講師,江浙滬禪修營特約古琴演奏家/國學講師。曾受邀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活動;曾為歐盟領導、津巴布韋副總理、駐華大使古琴演出;曾為中法留學生文化交流會開設古琴專場并介紹古琴文化。
六元 『沁雲齋』創始人,寺院禪修營特約中國傳統香學老師,古典舞/禪舞老師。曾受邀助力“美中教育協會”與“全球高校上海聯盟”,為《共筑生態家園》海外人才白玉蘭公益畫展獻上古琴曲目《梅花三弄》與中國古典舞。
優秀獎(畫作)


獲獎藝術家:張聞軒
畫畫唱歌的擺爛廢物,大學生
優秀獎(畫作)

作品故事:"大禹的母親名為“修巳(修己)”從字面意思上來看,“修巳”就是“長蛇”。巳與蛇,二字同聲,且巳又像蛇之形,東漢王充的《論衡·物勢》篇云:“巳為它,象形”,它即是“蛇”之義。大禹為“姒”姓,根據劉師培《姒姓釋》中的解釋:“姒”就是“蛇”,禹字從蟲,亦從蛇。當然周人多取姒姓女為妻子,比如后稷娶有姒、文王娶太姒、幽王娶褒姒。而姒姓則為夏人之后,《詩經》中有一段很能說明問題:《詩經·小雅·我行其野》中這樣記載:“吉夢為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也即是說,夢熊生子之祥,來源于周人熊圖騰的信仰,那么夢蛇生女之祥,可能正是來源于夏人信仰蛇圖騰之故!"

獲獎藝術家:馬瑞澤
意大利羅馬美術學院21屆平面系畢業生;本科學士學位;圖騰藝術創作者

作品名稱:紅女王

獲獎藝術家:杜睿
獨立繪畫者;從事音樂教育多年,而后興趣移向心理咨詢及繪畫。跟隨程叢林先生的學生魏世東老師學習繪畫多年;2023年4月開始創作了本次參展的靈性系列作品;2023年8月開始組建“顏說藝聊”音樂繪畫療愈小組,并成立“藝聊”工作室;2024年初“小紅帽”系列入選“現實,不存在了”線上當代藝術作品選。
愈到集團將于2024年5月31日-6月2日,在上海世貿展館舉辦中國第一屆療愈博覽會,屆時將展出所有與療愈相關的產業,如果你希望加入療愈行業,與愈到集團一起制定市場規則,歡迎您加入我們。讓我們共同期待,未來的療愈產業能夠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