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仰的埃奇米阿津教堂,在燭光的映照下,一對青年人正在這里舉行隆重的婚禮。殿堂頂部一束光掛在設有石龕的花崗巖壁上,使這座始建于公元301年具有神話色彩的建筑令人陶醉。神秘的氣氛在周邊彌漫著,仿佛令我穿越時空進入了另一世界。
旋律悠揚的音樂在訴說著這個國度古老的文明。穿過共和國廣場,國家藝術中心外墻懸掛著的“亞美尼亞埃里溫第二屆國際版畫雙年展”的巨大海報在陽光下格外醒目。在充滿現代設計意味的米黃色巖壁下,聚集者來自各國的藝術家,埃里溫國際版畫雙年展主席Sona Harutyunyan M.A.夫人在向我招手,一一介紹過后,氣氛頓時熱烈起來,我們像久違的老友重逢。本屆雙年展在金秋時節的開幕,給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異樣的光彩。無疑,埃里溫版畫雙年展已經成了2019年國際藝術界關注的焦點。
本屆展覽展出了來自世界各國227名藝術家的優秀版畫作品。在圓形的展廳中,一幅幅利用木版、銅版、石版、絲網版和其他材料技法表現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從一層至三層碩大的空間內,無數使用傳統制版方式表現的作品觸動著我興奮的神經。我看到作品或以木版形式一氣呵成的線處理手段;或以厚重色彩反復疊加的套色,使刀觸和色彩的肌理美感呈現;或以銅版的原始手工制作,賦予干刻、飛塵、美柔汀等技法一種新的審美趨向;或以石版畫的水墨刮刻、鉛筆揮灑自如的超現實的平版佳作;或以絲網版的直印、轉印、漏印的理性設計,渾厚而細膩的展現出瞬間直敘的照相技術令人稱絕。不同版種的作品有限的尺幅中將微觀世界無限放大,以隱喻、象征、諷刺、滑稽的結構性符號,巧妙地呈現出的視覺圖像,顯得崇高而震撼人心。
在展館的門廊,在每層展廳樓梯處,有多種本屆展覽中獲獎和代表性作品的材料技術介紹和內容詮釋的小型印刷品,令人頗感興趣。這對于參觀者了解作品及幕后創作的緣起,有了更深且立體的了解,不禁令人對雙年展組委會細致入微的工作肅然起敬。
埃里溫老城區墻壁上,涂鴉的畫面生動而有魄力。距離國家藝術中心100米處,便是我本次亞美尼亞之行駐留創作所在地—埃里溫國際版畫工作室。令人興奮的是,當準備播放我的版畫創作PPT時,一連串多國語言的問候使得平靜的工作室熱鬧非凡,亞美尼亞美術學院的學生一行10余人要在工作室與我一起創作,頓時亞美尼亞語、英語、俄語、法語等語言在十日的穿插交流中,使得刻印木板、印刷的創作變得愜意和輕松。我驚訝的發現,雖然同學們都是初次使用絕版木刻技法進行創作,卻似乎大家都將刻刀輸入了一種特別的情感,在各自表達迥異的選題、造型、方法、色彩與黑白表現中,充溢著鮮活的生命,豐富的顏色層次和肌理美感彌補了刻制上的單調而顯得厚重。
入夜,工作室的燈光依然,笑聲、歌聲不時讓過路者駐足,這一神秘的空間有了許多別樣的色彩。
在埃里溫國家歌劇院對面的酒館中。雙年展主席Sona Harutyunyan M.A.夫人和雙年展組委會成員,及參加工作室創作的全體同學擁坐于一起。看著熟悉、親切的每張笑容,我禁不住按照中國人的禮節斟滿酒一飲而盡來表達心中充滿的感激之情和謝意。掌聲過后,得到的是每一位送上的精心準備的禮品和滿滿的祝福。此時,《友誼地久天長》的歌聲響起,擁抱過后,我將告別大家啟程下一個目的地格魯吉亞。這座延續著古老文明的城市帶給我許多的震撼與感動。
列車在陽光下穿行,透過帷幔,看著人們在公園中閑暇自在漫步的身影。我想,這被稱為傳說中停靠諾亞方舟的國度,我何時能再次訪問并重返亞拉臘山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