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展人:林路君君展覽日期:2023.8.26-2023.9.1展出場地:北京徐悲鴻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合作機構:柳空間(WeidenSpace)
這場展覽是徐悲鴻文化交流中心2023年公益性展覽的第一場大型聯展。“最偉大的作品”展覽名稱意在致敬國內外大師的經典藝術作品。
該展覽將邀請海內外青年藝術家圍繞使其印象深刻的經典藝術作品或對其影響至深的藝術大師進行自由藝術創作,藝術作品的類型包括而不限于繪畫、雕塑、攝影、裝置等。
展覽的主要意圖在于通過當代青年藝術家的再創造向公眾展現另一視角下的藝術發展脈絡,同時通過構建“過去”與“當下”之間的橋梁一窺未來藝術發展的諸多可能性。
我們希望結合受邀藝術家的藝術創作與簡短現場(或視頻)訪談展現藝術家對于“當代藝術”這一命題的個人化理解與獨特構思,展現藝術發展至今所開拓出的廣闊疆域與鮮明性格。站在藝術家的角度來說,這將同樣是一次有意義的梳理,他們將回望個人的歷史,在歷史中重新審視和澆灌未來的萌芽。
參展藝術家及作品:
1、郭華衛
郭華衛,1983年出生于山東省文登市。2007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山水工作室,獲學士學位現居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青年藝委會委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畫高研班祁恩進青綠山水創作專項研修班助教,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祁恩進工作室中國山水畫課題研修班助教。
![]()
A001山水138*68cm紙本設色
2、張蘭石
1980年生于哈爾濱,2003年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2012年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山水畫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中國國家畫院山水畫所學術秘書,中國國家畫院青年藝術中心畫家,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黑龍江省北大荒畫院副院長,亞洲文物藝術品鑒定標準評估組織青年鑒定委員,聯合國教科文專家鑒定組織亞洲評估委員會2019年度“亞洲書畫名家”,現供職于中國國家畫院山水畫所,徐悲鴻文化交流中心簽約藝術家。
![]()
A002早春圖136*68cm紙本設色
致敬郭熙《早春圖》山水畫自古是一雙看世界的眼睛,觀者從中看到畫者的桃源:董源的潤澤,李成的蕭索,到了郭熙成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這張作品名為《安春伊爾哈游記》致敬的是有溫度的,有著脈搏跳動的此在的人間。
3、王少桓
1985年生人,祖籍福建南安,長于深圳。2011年研究生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導師賈廣健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青年美協理事,天津市中國畫學會理事,學術秘書,天津市書畫藝術研究會花鳥畫藝術研究院理事,天津市河北區美術家協會秘書長,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任職于天津美術學院。
![]()
這是在故宮出版社組織下臨摹的宋代黃居寀的《山鷓棘雀圖》,初衷和目的是還原經典、再現輝煌。讓傳世經典走進尋常百姓家,為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做出貢獻。
這張作品是“黃家富貴”風格由設色華麗、勾勒精細向賦彩淡雅、以書入畫的轉變,為后世工筆花鳥畫除了表現手法要有寫真之形外,還要體現出物象的人文精神提出了要求。為后世工筆花鳥畫在傳達畫面思想上要抒情達意、寄物言志提供了參考的先例。
故宮對此次復原工作在選擇藝術家上十分重視,經過層層篩選,我很榮幸參與了這項偉大工程,這是對我藝術水平最大的肯定,我也將不負眾望通過畫筆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4、劉天藝
出生于書畫世家,家學淵源,自幼跟隨祖父劉濟澤學習中國畫,2012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師從霍春陽教授。藝術理論與書法師從學者收藏家王莽先生。西泠印社畫家,李可染青年畫院畫家,天津美協會員,瑞士畫廊組委會展覽藝術家,天津青年畫院畫家,天津城市畫派畫家。
![]()
A004百香93.5*54.8紙本潑彩
作品通過色彩的形式,與梵高作品呼應,從小就喜歡梵高作品,質譜的筆觸,一絲不茍的觀察,表現形式很有意思,很吸引和深刻。
作品百香,致敬梵高先生。
5、崔雪濤
1980年生于天津。2007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獲碩士學位。國韻文華書畫院特聘畫家,藝術市場美術館惠風畫院簽約畫家,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上海戲曲人物畫會會員,上海水墨緣工作室畫家,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畫家,龍威書畫院藝術顧問,義烏市現代漫畫動畫藝術研究院顧問,任職于河北工程技術學院美育工作部,綜合藝術教研室主任。
出版個人同名著作12本,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藝術類學術展覽獎項,曾榮獲2014年盧浮宮卡魯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銀獎,首屆江蘇省藝術博覽會銅獎,上海青年美術大展獎,今日美術館展覽獎項,第三屆成都國際雙年展,蓉城國際雙年展,山東國際雙年展等多項學術類活動
![]()
A005溫柔的囚籠68*136紙本設色
《溫暖的囚籠》一作源于對“圍城”這一詞匯的理解。表達的是文化斷層所帶來的盲目文化自信和對于無知行為的敬畏。眾所周知,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這只是一個我們虛構出來的一個“真實性”的理由,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大多數浸潤者來說,它是一種文化滋養自身肌膚的一種美容方法,而真正追溯所謂的繼承出來所呈現的傳統時,又顯得如此啞口無言。一群簇擁傳統的現實中人,在城市霓虹中五顏六色的生活狀態,儼然派生出一種蒸發出來的有別于傳統的文化底蘊。這種底蘊也算是一種底層邏輯吧,在這種邏輯中思考和體驗,往往更真實些,更接地氣些。但這種地氣它是源于生活中的一種原汁原味的水墨映象折射,區別于崇尚傳統表達的另一種情感體驗方式。俗話說的好,溫水煮青蛙。你拿熱水煮,青蛙馬上就燙跑了,還煮個毛線啊。
6、杜可
天津美院本科,廣東美院研究生,職業藝術家。徐悲鴻文化交流中心簽約藝術家。
![]()
油畫
![]()
油畫
7、武惠玲
廣州美院油畫系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世界女畫家香港分會會員,藝術國際投資精英匯會員。
展覽:
2014年1月《生命之歌》油畫作品展廣州2014年10月《生命之歌》油畫作品展廣州中山2016年1月《花樣年華》油畫作品展深圳2017年7月《時代青年》油畫作品展北京2018年2月《曉韻》油畫作品展北京
![]()
A007-1布面油畫
![]()
A007-2布面油畫
![]()
A007-3布面油畫
8、張世博
藝術學博士,從事中國山水畫創作與研究專業,中國國家畫院青年中心畫家,2017-2019參與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工程,哈爾濱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展覽及學術活動,徐悲鴻文化交流中心簽約畫家。
![]()
B02690*100cm紙本設色
9、龔子華
福建上杭人,畢業于福州大學工藝美院,雕塑手藝人,策展人,藝術品牌化、藝術生活化踐行者。2011年—2020年,擔任10年的稀奇產品總監,積累了豐富的藝術IP品牌化的落地經驗。2021年成立北京華成造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同期創立了個人雕塑IP孵化工作室,致力于藝術IP孵化,把藝術家創造力轉換成爆款的商業化路徑。為個人雕塑IP“小般若”注冊了版權專利,并首次推出藝術生活化的系列產品。
![]()
A008小般若陶瓷
![]()
A008小般若陶瓷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我們總是被各種嘈雜的聲音所包圍,心靈漸漸迷失在喧囂中。但是,當我們遇到了藝術家龔子華的“小般若”時,我們仿佛找到了一片寧靜的凈土。這個大頭的小朋友形象,有著稚嫩卻又純凈的五官,仿佛在告訴我們:平靜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
“小般若”是一個飽含智慧的形象,他的大腦袋里裝滿了終極智慧,他的雙手合十,仿佛在祈禱。這個IP形象的系列作品,不僅有多種顏色設計,還有多種材質的呈現,讓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心境下感受到它的溫暖和力量。
在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小般若”這樣的存在,讓我們放空自我,靜心思考,尋找內心的平靜和智慧。讓“小般若”陪伴我們,帶給我們平靜、溫暖和喜樂。
10、吳志興
榮寶齋畫院畫家,李可染青年畫院畫家,職業畫家。
![]()
A009歡樂頌180*96cm布面綜合繪畫
自工業革命后,在許多領域都涌現出了大量世界著名的品牌,不管是機械制造業、紡織業、食品制造業等等,它們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們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它們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絢爛多彩,并且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也給人們帶來許多歡樂與享受。它們無疑是這個時代,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11、李妍
1993年出生于內蒙古,2010-2014中國戲劇學院戲劇影視美術專業,2014北京舞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現代舞編導專業,2018至今柏林白湖藝術學院(Wei?enseeKunsthochschuleBerlin)。
展覽:
2021“Schr?dingerKatzen”群展柏林2022“RisikenundNebenwirkungen”柏林
![]()
B001念頭74*131.6cm綜合媒介
繪畫作品《念頭》是關于生活中深切且不斷重復的心理體驗。我嘗試保持理性,將沖突帶入平和開闊的情境中,分析它出現的原因并找到解決方法。畫面中元素來自生活環境和直接出現在腦中的形象,它們呈現了一些力量關系:混亂與秩序、封閉與開放、柔和與尖銳、上升與下潛等等。
德國藝術家JorindeVoigt的繪畫對我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她提供了一種更加理性的繪畫邏輯,承載不同力量的元素彼此獨立,被以有意味的方式安排在畫面中。對于建立在對周圍的反思和理解的創作階段,看到的更多是事物之間的關系。再往前FrancisBacon和SalvadorDali的繪畫將身體置于一個內化的空間中,雖然主題關于心理、潛意識或夢境,但同樣是內觀的過程,也是非常理性的。
![]()
B002記憶11.8*14.98cm銅版畫
![]()
B003無題111.9*14.8cm銅版畫
![]()
B004無題211.9*14.8cm銅版畫
![]()
B005時間之外11.9*14.7cm銅版畫
銅版畫和素描相似,繪畫方式像薄霧、風或沙礫,一點點疊加,不可修改且能表現出細微的感知。元素來自心理感受、身體和封閉的現實空間(很好理解:比如球狀元素總和日復一日但被模糊的時間感有關;方形或直線代表被墻壁框住的居住空間;身體被簡化,缺少存在與身份:細密的線條表現窗外的風雨和云,它們總在運動中穿透一切。),以呈現用更廣闊的空間、自然的力量、反思與自我觀察對抗漂浮、封閉的感受這一過程。
12、曾凡杜聰
1993年生于湖北宜昌,2015年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2015年—2019年德國基爾藝術學院,主修裝置藝術和現當代繪畫,獲藝術學碩士學位。
主要個展:
2018年“Familienwerbung”德國基爾2019年“WhiteBox”德國基爾2019年“derAffe”德國基爾
主要群展:
2017年“Ein-überblink”德國基爾2018年“Ein-überblink”德國基爾2018年“谷倉改造計劃”,HOFBRACHE德國漢堡2019年“VonNordennachSüden”德國明斯特2019年“青春啟航”武漢2020年“anscharpark”德國漢堡2020年“從湯遜湖畔到萊茵河岸”武漢
![]()
B006塞內卡 海盜!41.4*41.1*50cm尺寸可變樹脂(3D打印)
小時候我幾乎沒見過什么真的藝術作品。從學畫開始最早接觸的算得上藝術品的就是石膏頭像,而我畫的第一張石膏頭像就是塞內卡。對于當時的我來說,取自經典作品中的頭像就是無上的藝術權威,我要進我所能將他再現。他雖然也是復制品,但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結實的造型、在光線下深邃的五官以及古希臘的人文精神是神圣的。
我想找到大家的某個共同記憶。于是我想到,所有學習繪畫的人都繞不開石膏頭像,而塞內卡海盜的外號更是廣為流傳。我希望讓所有學習過繪畫的人,站在我的作品面前,都能勾起當初學畫的回憶并會心一笑。
13、欒曉晨
1991年出生于山東青島,2017-2018埃森藝術大學繪畫,2018-2023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自由藝術碩士。
展覽:
2021游覽獎學金,杜塞爾多夫藝術協會,德國2021北威州文化科學基金會2021獎學金,德國2022北威州文化科學基金會2022獎學金,德國2018三人展R.S.K維騰城市畫廊德國2022群展“Jahresgaben2022”杜塞爾多夫藝術協會德國2022個展“Kulturplus-Prize”伍珀塔爾藝術中心德國2022群展“ProjektMayhem”杜塞爾多夫ES365藝術社區德國2023群展“溯之回流”伯年藝術空間北京現工作生活于德國杜塞爾多夫
![]()
B008對別處的研究(32個格子)150*200cm布面油畫
![]()
B009比爾肯大街99號118*180cm布面油畫
14、裴季桐
1996年出生于北京,2014-2018年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畢業于油畫系第二工作室。,2020年至今就讀于德國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師從于德國畫家、雕塑家ThomasScheibitz.,2023群展“溯之回流”北京伯年藝術空間。
![]()
B010黑太陽180*135cm布面油畫
![]()
B011風暴135*100cm布面油畫
15、王群元
2009-2013吉林師范大學,主修水彩。2017-2023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獲藝術學碩士學位、MarcelOdenbach、LukasMarxt、DanicaDaki?大師生榮譽稱號。2021北威州藝術家獎學金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文化與科學部,德國。2021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議會藝術獎,提名,德國。2021歐洲短片青年電影制作人,入圍,波蘭。2022北威州藝術家獎學金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文化與科學部,德國。2022塔可夫斯基資助,比利時。
展覽:
2018當代藝術媒體藝博會德意志關稅同盟埃森德國2019行為與影像藝術FFTJuta杜塞爾多夫德國2020天演798悅美術館北京中國2021DieGrosse,藝術宮美術館杜塞爾多夫2022北威州議會藝術獎,北威州議會杜塞爾多夫2022克萊門特開放工作室,克萊門特中心紐約2022NOW&AFTER’22,(CCI)Fabrika莫斯科
2023時光屋:我們現在在哪?史塔克雄獅基金會柏林
電影節:
2020佛羅倫薩電影獎佛羅倫薩Lacenod'Oro國際電影節阿韋利諾意大利2021休斯頓國際電影節休斯敦荒誕藝術之家電影節肯特郡英國盧加諾OtherMovie電影節盧加諾瑞士雅典國際藝術電影節雅典短片-奧芬堡大學三國電影節奧芬堡德國國際影像詩歌節雅典2022朦朧根特電影節根特比利時Duemila30青年電影節米蘭意大利OnArt電影節,華沙波蘭漢堡電影獎漢堡德國直覺地球電影節史塔勒奧地利國家短片電影節華盛頓特區美國
現工作生活于德國
![]()
B012無題1829.7*42cm攝影
![]()
B013無題2729.7*42cm攝影
作品受到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Kubrick)作品影響,由藝術家使用Ai人工智能工具制作。
16、陳亞威
2011-2015四川美術學院,2019至今美因茨藝術學院自由藝術專業攝影方向。
個展:
2019Dauer
Levelone,Hamburg,德國
群展:
2021-Ray2021/Essaysofundoing2021-MuseumAngewandteKunst,Frankfurt,德國2022-FestivalderjungenTalente2022-FrankfurterKunstverein,Frankfurt,德國2022-2023-Utopiekollisionen2022-2023-DeutschesFleischermuseum,Boeblingen,德國2023-Form+Farbe20232023-ArbeitsgemeinschaftbildenderKünstleramMittelrheine.V.HausMetternich,Koblenz,德國2023-界限之外
2023-PearlonaCommonRoom,上海,中國
![]()
B014泉(一)80*120cm綜合攝影
![]()
B015泉(二)80*120cm綜合攝影
陳亞威的作品展現了"真實"與"虛構"之間的微妙關系,令人聯想到個人空間、室內空間以及"記憶的真實空間"。通過物質和空間在二維攝影表面的轉換,感官印象和視覺印象被轉移到一個新的圖像現實,一個虛構的可能性空間。
17、張欣杰
1995年生于河北唐山,2013-2017湖北美術學院,2019-2023阿蘭努斯藝術學院,獲藝術學碩士學位。2016INTER-YOUTH國際青年繪畫杭州,2017圓周率個人作品展湖北美術學院,吸味cos-j空間武漢,2018學院之光30+30上海,2020約瑟夫和安娜·法斯賓德獎MaxErnst美術館布魯爾,湯遜湖到萊茵河武漢,2021從信到信波恩,2022介入者與旁觀者科隆,2023萬有引力個人作品展科隆。
B016無題100*100cm布面綜合繪畫
![]()
B017無題100*100cm布面綜合繪畫
18、楊強
2014-2018西安美術學院,2021至今阿蘭努斯藝術學院。
展覽:
2018羅茲國際版畫雙年展波蘭第十四屆全國高等院校版畫年會暨首屆清華大學版畫藝術節2019大藝博廣州2022“HUMANANIMAL”Künstlerforum德國波恩2023RealMistakes-VirtualConsequences德國波恩
Realit tsfrei德國科隆
![]()
B018黃色打火機8.6*3*2cm陶瓷
![]()
B019Figur-AA4*2*1.6cm/3*2.5*2cm/5*1.6*1.6cm陶瓷
![]()
B020AA-Batterien5*1.6*1.6cm陶瓷
19、胡葉
1998年生于江西上饒,油畫家,2017年至今就讀于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
油畫
20、弘正
1986年生于山西,藝術家、策展人,中外美術研究院研究員。2017首屆中外美術文獻獎,2017首屆中外美術提名獎,2023策劃《GUI2023首屆數字藝術研究展暨論壇》中國當代藝術館,現工作生活于北京。
![]()
B029RMB系列之一155*135cm布面油畫
![]()
B030RMB系列之三155*135cm布面油畫
![]()
B031掃描槍系列——資本的紅蓋頭220*360cm布面油畫
21、密博
當代藝術家,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獲碩士學位,2019第58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主題展,2018“MIX”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展,2017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精品展等。從事雕塑、裝置等當代藝術創作
![]()
B032奔馬97*26*53cm不銹鋼雕塑
22、李喜軍
就職于深圳市寶安區美術館,室內裝飾設計師,長期從事藝術創作
![]()
B021墨子115*69cm紙本設色
《墨子》不自私、不做作、不虛偽,正義、和平、博愛。生存歸位于生存法則,生活歸位于德性價值,生命歸位于人性尊嚴。表現一個真實的,正直的人,有感情,講修養。
重視畫面的形式構成,空間比例分割。幾何形本身具有獨特的表現性,個性,把一切具有自身表現性的要素排除在畫面之外,畫面結構不帶任何感情因素,純粹的符號無物象的世界。
![]()
B022態度69*94紙本設色
通過陣列訴說其權勢。古人對一生與一世的定義,生前的地位,品格,格局,方寸,以幾何元素,在畫面上以極致極簡的符號,向后人表達,闡述。啟發后人,每個人都有自己該有的位置。知高低,懂方圓。以免格格不入,方能有格局。
致簡實在表現細節,不斷做減法。以幾何形態為坤,坤為地,地澤萬物。
藝術的生命永恒地維系著軀體,神秘而讓人不解的形象似乎開啟遠古和當代,身體和精神的對話。
藝術源于藝術,不以客觀真實塑造,而是以主觀真實為主。事物在呈現非寫實形態的同時,傳達其原本的個性,成為更加“真實”的存在。不象征任何東西,只是一種態度。
23、鄧凱華
吉林長春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吉林省美協會員/綜合材料藝委會委員。
![]()
B033光明和與光明相關的聯想17.5*26cm紙本綜合繪畫
![]()
B034物非物之三17.5*26cm紙本綜合繪畫
![]()
B035物非物之九17.5*26cm紙本綜合繪畫
美術史節點上的大師,在我學藝生涯中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基弗是對我影響比較深遠的一位大師。他的作品超越了對造型意味的追求,而進入了一個生命體驗和反思的層面。他的作品深深地感染著我。
現實生命的局限,時間的單向性,讓我更加關注自身生命狀態,對生命和時間的思考使我與基弗的作品產生了共鳴,此后,禪宗和道家的生命觀也成了我作品的一個精神支撐。所以作品成了我的第二生命體驗場,也是私密的理想的體驗場,與現實生命之間密切關聯,不一不異,或共鳴或平衡(消解)。不斷體驗生生滅滅又不生不滅的過程。
24、秦鯤皓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首都優秀中青年文藝人才,北京青年美術雙年展(金獎),全國青年寫實藝術大展(銅獎),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優秀獎(最高獎),第三屆全國油畫人物畫作品展優秀獎(最高獎),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人才項目獲得者、項目負責人,國家藝術基金美術創作人才項目獲得者、項目負責人,2012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獲學士學位。2016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獲碩士學位。
![]()
B036東方的微笑150*120cm布面油畫
麥積山石窟建造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時期,跨越了幾個世紀的歲月變遷。以其壯麗的石刻佛像、精美的壁畫而聞名于世,被譽為“東方的雕刻藝術寶庫”。這些偉大的作品承載著不朽的精神與靈魂,將人類的智慧和情感代代傳承。在這幅作品中,我通過筆觸,試圖捕捉佛像的莊嚴與慈悲。佛像的面容,深邃的眼眸,仿佛能穿透時光,跨越千年,與觀者建立心靈的連接。我所關注的不僅是佛像本身,更是它們背后蘊藏的精神。每一道雕刻,每一處線條,都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和對美的追求,我將這些元素融入畫作之中,希望觀者能夠感受到這種源遠流長的靈魂之美。我相信這幅作品能夠引發人們對歷史、宗教和藝術的思考,喚起內心的共鳴,讓每個人都能夠在藝術的熏陶下找到靈感和安寧。
25、丁繼鳴
1979年出生于浙江仙居,中國美協會員。現工作生活于杭州。
![]()
B037轉角遇見100*100cm布面油畫
![]()
B038在卡帕奇奧的風景里射擊100*75cm布面油畫
![]()
B039太陽升起100*100cm布面油畫
![]()
B040放放風100*100cm布面油畫
![]()
B041蠶寶寶80*60cm布面油畫
![]()
B042藥43*37.5cm布面油畫
26、易玉嵩
畢業于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現為廣東省惠州市美術家協會員,河北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法國國際藝術家與設計師協會會員。
![]()
B043夢回·西行80*60cm綜合繪畫
創作《夢回·西行》系列作品是很久之前萌生的念頭,也或者說是這些年對內心的一些探索,行住坐臥中都不斷的在思考著:“在亦幻亦真的觀念牽引下,有時會帶給你磨難、有時會帶給你閑暇。那磨難與閑暇,是對立還是依伴?”
27、王聰
1987年生于中國河南省開封市,現居北京,職業畫家,2006--2008年畢業于大連藝術學院油畫專業。2011--2012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綜合繪畫語言研修班,2017--2018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西方傳統繪畫高研班,2019年11月意大利佛羅倫薩TIAC奧德·納德盧姆古典油畫大師班,2020-2021年北京同道畫會白羽平油畫風景高研班。
![]()
B044埃及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180*140cm布面油畫
這幅畫是我風景系列中的一幅,我還畫了雅典衛城,羅馬和中國的風景,埃及文明充滿神秘和震撼力,我的這幅畫表達了對埃及文明的敬仰之情,我在畫面中并未完全按照埃及當地的景象來畫,而是在金字塔實景基礎上加入一些我的情感和想象,使它更有繪畫感。
我在繪畫中采用具象表現的繪畫方法,畫面和我最初想要呈現的比較接近曾經跟著許多位大畫家學過畫,比如奧德·納德盧姆,路昊,白羽平等,創作上受到一些影響
28、卜珍俊
職業畫家生活于北京·重慶嗎,廣東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被國內外藏家以及各大美術館、畫廊、機構收藏。
![]()
A010天眼布面油畫
哀悼基督雕像是偉大的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米開朗基羅的成名之作。作品出世后,整個羅馬藝壇皆難以相信這件無與倫比的杰作是出自年僅23歲的米開朗基羅之手,甚至有人認為是克里斯多弗羅·索拉里。于是他不得不在圣母衣帶上刻下自己的名字—這是他終生唯一簽名的雕塑作品。
我的《天眼》這幅作品,取材于米開朗琪羅這件作品圣母頭像這一局部,并運用了超現實手法重新詮釋了新的意義,向偉大的作品致敬。
![]()
A011教父布面油畫
《教父》這件油畫作品取材于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電影作品之一科波拉導演的電影《教父》系列場景使用模糊化的手法使畫面人物邊界之下顯現出畫面的不確定感,甚至以一種模糊的動感。在畫面中橫向或縱向或氤氳模糊著人物的邊界,給觀者這是一種恍惚的照片的感覺,同時引導觀者進入畫面本身至畫面背后隱藏的事物的思考。
29、趙子秋
1994年出生于河南,2013-2016西安美術學院,2018-2021基爾藝術學院德國。
展覽:
2019ResonanzenII沃普斯韋德2020Sayitloud新明斯特FuriosUndWild,'Blowin'intheWind'漢堡2021DerZwischenRaum基爾
AnImperfectMap[WillHaveToDo]數字展覽
![]()
B02310000米60*60*3.5cm*6綜合材料
趙子秋在她的作品中將繪畫和不同材料的拼貼結合在一起。這些工業制造的材料被切割成小塊,組合成幾何重復圖案,不同的元素密不可分,但又各具個性。作品靈感來源于自然景觀和天氣現象。風雨悄然而至,在無聲中起舞。她將轉瞬即逝的、以視覺和媒體為媒介的感知物轉化為單一圖案,再統合成為一體。從碎片走向秩序,從局部走向整體,既是實驗性的又是精確的。
反復出現的抽象符號不是單調的重復,而是時間的積累以及所屬空間與精神空間的轉換。
10000米是馬里亞納海溝所及的不精確深度,是目前人類海底探測無法觸及的場域。但嘗試探測的行為以及視覺成像刺入這一場域的探索不會停止。趙子秋在本次展覽中將6幅作品橫向并置。構成未知空間與所屬空間的中間地帶。
29、南海
出生于遼寧,畢業于大連藝術學院油畫專業,學士學位,大連美術家協會會員,原北京睿奇書畫院美術總監,策展人,作品《2008.5.12》獲遼寧省大學生藝術展一等獎,作品《今日晴·有風》獲學院寫生作品展一等獎,作品《父輩的旗幟》獲學院藝術年展一等獎并留校收藏,作品《瘡痍》被中聯民族(北京)教育研究院收藏,作品《城市跡象》入選河北省第四屆青年美術作品展。
策展經歷:
《惠風和暢——四川大學書法博士研究生晉京展暨書法教育與學術研討》——北京《新風度——鄒立穎水墨人物師生作品展》——北京《丹青初心——全國高校藝術學院院長作品邀請展》——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畫院、之樸書院結業作品展》——北京《后寫實·跨語境——旅法畫家張子夫繪畫作品展》——北京《尚藝書院—書法結業作品展》、《第二屆當代青年書法教育論壇》——北京《物我無成——南海藝術作品展》——北京
《慈暉篤行——廖靜文百年誕辰邀請展》——北京
社會活動:
央視頻道《交換空間》節目錄制榮寶齋畫院——殷國棟書畫作品展主持人新風度——中國人民大學鄒立穎水墨人物師生作品展主持人人民大學中國書畫創作研修班開學典禮嘉賓主持人百聯迎春睿奇雅集主持人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2016、2017屆中國書畫創作研修班,開學典禮嘉賓主持
![]()
?油畫
”最偉大的作品“展覽將于2023年8月26日下午15:00開幕,屆時參加藝術家會悉數出席,歡迎藝術愛好者前來觀戰,每位觀展人員都可領取伴手禮一份。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