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藝術的分工越來越細,每一畫種都試圖在建構自我學科的體系,并試圖去界定相關的概念,這種分工有利于繪畫專業化發展,但是界定各類概念,在藝術理論上又不免陷入“自筑藩籬”的尷尬境地,故而維特根斯坦主義認為藝術不能被界定。而藝術家密博卻并未受學科細分化的影響,反而通過自己“雕、書、畫、字”的藝術創作踐行著藝術同源的理念。
![]()
![]()
《斷尾求生》
初識密博的藝術創作,不免會被他創作種類的豐富而觸動,也會驚嘆于他旺盛的精力,以及好奇于他在從事不同藝術創作時,思想上會不會存在“分裂”。畢竟他在使用工業文明的不銹鋼材質進行雕塑創作的同時,還在使用質地細薄、棉韌的宣紙和柔軟的毛筆進行書畫藝術的創作。但在藝術家密博這里,不同種類的藝術形式可以駕馭自如。藝術作品,就是他的“日記”,只是寫在了不同的“紙”上。不管是他的雕塑作品還是書畫藝術,他都在關注當下的社會現實,而他的作品則是他作為社會在場者感受之后的精神鏡像。
![]()
![]()
![]()
《輪回》
![]()
![]()
《結》
這種對于社會的思考應該從密博大學時代談起,碩士畢業于央美雕塑系的他,畢業作品《快餐時代》就以“巨型方便面”開啟了他關注社會的視角。他開始關注社會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快餐文化,以及隨之而來的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注重深厚積累和內在價值的文化思潮。
![]()
![]()
![]()
《快餐時代》
密博擁有敏感的觸角,也擁有對于藝術的熱忱,然而,他并不急于脫穎而出,反而希望可以沉淀自己,所以從2005年畢業之后,并沒有迅速的以職業藝術家的身份加入到各個藝術群展之中,而是作為一位社會的在場者去感受生活。他從事過設計師,美編等工作,也曾徘徊在擁擠的地鐵、公交。但他并沒有安于朝九晚五的生活,而是試圖將對生活的感觸融入藝術。于是,他將裹挾在社會這個大熔爐中茫然而不自知的人們帶入他的《江山肥美》系列,他自創的簡筆人物畫赤身裸體地站在水中“嬉戲”,豐腴的肉體在巍峨的山川面前,顯得更加的戲虐和幽默。
![]()
《江山肥美》系列
![]()
![]()
《尋》
同樣的關注視角也體現在他的雕塑作品里。在越來越多的雕塑藝術家熱衷于裝置藝術的視覺沖擊力的時候,密博卻依然執著于傳統雕塑的表現。但他并沒有把自己局限在寫實性雕塑的范疇,而是擅長運用符號來表達他的藝術理念。故而密博的雕塑作品也并沒有追求尺幅上的視覺張力,而是用作品背后的哲思引發觀者的思考。在《戕人自戕》中,他借用手槍的符號,暗喻在傷害他人的同時自傷;而作品《E時代》則將書本變成了快速消費時代的可樂瓶;《尋》則用吉祥的大象尋找水源的姿態。
![]()
![]()
《戕人自戕》
![]()
![]()
《E時代》
作為新一代藝術提問者,密博不可避免的會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但或許是因為從小就開始研習書畫藝術,故而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刻的自我認知,而這種文化自覺也自然而然的體現在其作品里。所以在“空相”系列的作品《梵境》中,他用中國復古式的青銅為材質,以“空”為內核,展現了一種東方式的青燈古佛的禪境。
![]()
![]()
作品《梵境》
在繪畫作品中,他繼承傳統,但又避開古書畫的程式,他延續書畫同源的觀念,故每一幅繪畫作品均有題字。他以獨特的簡筆人物入畫,以“漩渦式”水紋入境,配上自己獨特的個人識別色,在帶來時代氣息感的同時,對于畫面有意的留白,也體現出了中國書畫的“空”之精髓。
![]()
![]()
![]()
《江山肥美》系列作品
書法作為一門獨特的中國藝術,不僅需要書法家的筆力,更需要書法家的精神氣質和審美追求,所以只有內外兼修的書法家才能在書法創造中,利用線條變化與空間構造,自由靈活地將書法家的內在氣質和個人生命情調帶入筆墨,使之成為一種人格與精神的映照。而藝術家密博就在通過自身的修為與內觀踐行著“書之妙道,神采為上”的藝術追求。他的書法作品書風雄渾高古,但又不失靈動潤美,既有古韻又具時代的內涵。
![]()
![]()
![]()
書法作品
而字體設計則可能是他對中國文化內涵汲取之后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所以在他的字體中,既有書的線條又有畫的塊面,方寸之間古老的漢字在他手里仿佛具有了生命,也有了中國篆刻的意蘊。
![]()
![]()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