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鳴的水墨方式及其湖湘文化的社會責任
——簡評劉鳴近階段的藝術創作
丁正耕

中華華夏文化,五千多年來,因其地域性與階級意識形態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關系,逐漸形成了"齊魯文化"、"巴蜀文化"、"湖湘文化"、"潮汕文化"等四大體系,并連綿不斷地服務于華夏民族與影響著后世。

如果說齊魯文化創造了中國哲學及其它宗思、巴蜀文化孕育了華夏古老民族延續的鬼氣與才情、潮汕文化在嶺南地區凸顯出類猶太民族精神的實干與睿智的話,那么,自十八世紀以來,湖湘文化卻在其特征上逐漸表現出明顯的社會責任性。從湖南在明末清初、清末民國這兩個階段風起云涌的中國革命及各種思想與實力派人物的登臺亮相及對中國命運的影響以及中國最早的西學東進領軍人物陳寅恪等,到分布于三湘四水的眾多學術團體以及后來以這些團體為基礎在演繹、改組中于日本成立的——興中會、同盟會等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毛澤東及同仁們,無不深受湖湘文化中明顯的社會責任精神影響。
從文化是有責任的角度而言,恰好表現出了藝術及其創作自身的規律性與共通性:"詩言志",同樣,"畫也言志"。
近幾年來,劉鳴在其創作中通過一系列的自覺蛻變、語言符號的逐漸明了簡潔,使其創作的表現力越來越傾于對文化與社會現狀深度剖析的思考。他的《處方》系列,無疑是想以一個知識分子的眼光來為已經普遍生病的中國人及其文化治病把脈。這種材質上的選擇和展覽現場的置放,很明顯地讓人們感覺到"療效"這個詞的用意與分量。劉鳴以文化視角的介入與延伸,恰好表現了一個生于湖南、長于湖南、立志于湖南、成就于湖南的青年藝術家靈魂中那份類同于湖湘文化中責任于社會的精神。

《水墨?空間》,以宣紙、墨覆蓋于不同的幾何體置放與后來的懸放處理,非常巧妙地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一次含地域性文化的批判。
在中國繪畫中,紙與墨的平涂與滲浸的韻味在劉鳴的手里變成了一個"面"的部分而非整體。幾何體,是先人們以智慧對人類總結后的結晶體。不管是中國還是西方,尤其是西方后來準確并系統地闡釋與運用幾何體的廣泛性,都表現出理性思維與邏輯思維對人類社會所產生的作用。他將紙、墨這種中國非常傳統"文人以心志"的語言材料,成功地進行一次文化上的對接與語義轉換。同時,也通過《水墨?空間》系列,表達了他對"地域文化與全球文化"在世界格局范圍內的移植展示中可變性的可能性存在。因而,深刻的批判了中國人、尤其是中國部分知識分子與藝術家近三十年來因國際格局發生變化后自己丟失自己的現象,使水墨材料從表達手段與思想呈現提供了適合于劉鳴本人表達的新的方式。





這種方式,亦非此前人們所挪用的拼貼與并置。以及后來劉鳴把《水墨?空間》在展覽中的懸置,更是將以前水墨材料與幾何體的平置,將其思想表達往前又推進了一步,使這種手段"言說存在"的可能性更加顯其了它的必然性與當務性。并因而使得劉鳴在近幾年的藝術創作中,尤其是在水墨藝術創作領域里,更加凸顯出了個人在目前中國水墨藝術陣營中,學術上的品味與其他人們不同的對水墨的持介方式。



1986 年 畢業于衡陽師范學院藝術系美術專業
1989 年 結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人物專業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湖南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水墨藝委會副主任。職業藝術家, 啟住北京。
參加主要展覽
2016
"具象&抽象——繪畫作品(呼和浩特)"(內蒙古藝泰空間)
中國糊涂水墨聯展 (北京泉國際美術館)
"中國抽象藝術(蘇州)大展" (蘇州肯達美術館 )
2015
水墨戰爭-上能水墨藝術交流展(北京)
美術批評家提名展(北京)
"那日,祂必為獨一無二的"——2015圣誕當代國際藝術交流展(北京上上美術館)
湖南省中國畫學會"水墨瀟湘?丹青本色"雙聯展(湖南畫院美術館)
2014
國際具象&抽象展(寧波市文化館)
魂兮歸來—一次關于當代東方美學的對話(北京現實空間)
墨眩—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中華世紀壇當代藝術館)
2012
"抽象藝術天津邀請展"(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





2011
中國藝術抽象巡展.北京站。(北京當代藝術館)
中國藝術抽象巡展.長沙站。(湖南千年時間畫廊)
中國藝術抽象巡展.上海站。(上海卓克藝術空間)
中國藝術抽象巡展.杭州站。(杭州東街6號?藝術空間)
全球華人抽象藝術家作品展(卓克藝術網、雅昌藝術網)
"重識理事"——大型藝術理論研討作品展(雅昌藝術網、卓克藝術網等)
2010
從東營到宋莊.湖南當代藝術展(北京和美術館)
《第二屆中國抽象藝術網絡大展》(中國當代抽象藝術網"在線美術館")
《中國實力藝術家作品展》(卓克藝術網、中國雕塑網)
五月情色當代水墨五人展(湖南千年時間畫廊)
"今生經視一點有緣"當代藝術九人展(湖南千年時間畫廊)
2009
開放的視域——中國當代藝術展(捷克國家美術館)
中德藝術交流展(武漢美術館)
兩湖潮流湖北/湖南當代藝術展 (廣東美術館)
狀態·當代藝術展 (中國雕塑網)
講·述:2009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臺中臺灣美術館、中國美術館)
水墨當下——2009上海新水墨藝術大展(上海朱屺瞻美術館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中國情境·重慶驛站"—當代藝術大展(重慶)
我們的愛——當代油畫水墨藝術展(上海延畫廊)
湖南當代三十年藝術展(北京圣之空間 廣東美術館)
2008
界里界外 ——鄒建平·劉鳴的水墨方式(長沙美廬美術館)
第六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深圳畫院、深圳博物館)
"都市意象"——2008中韓水墨藝術交流展(雅昌美術館)
中國情景當代藝術展(北京)
中、日、韓藝術家草圖展(北京 帕克斯藝術空間)
2007
第22屆亞洲國際藝術展(印度尼西亞萬隆)


2006
全國城市山水畫展、第五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深圳美術館)
中國藝術博覽會水墨精品展(北京)
紈扇丹青中韓水墨藝術交流展(深圳關山月美術館)
2003
第三屆中國油畫展(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1
中國感覺藝術展(長沙四維空間)
2000
上海藝術博覽會(上海)
1998
中國國際美術年--當代中國山水油畫風景(北京中國美術館)


1996
中國現代水墨展(泰國唐人藝術中心)
石剛、劉鳴當代水墨展(中國美術館)
全國首屆中國畫展(中國美術館)
全國十一次新人新作展(湖南美術館)
1994
全國第八屆美術作品展(中國美術館)
全國青年國畫大展(中國美術館)
全國首屆山水畫展(安徽美術館)
1993
全國第二屆中國山水畫展覽(湖北長江美術館)
1991
當代畫家石綱、劉鳴、劉應雄展(中央美院畫廊)
全國當代中國山水 邀請展(河北美術館)



出版畫冊
2008
劉鳴當代中國山水(河南美術出版社)
2010
墨攻——劉鳴水墨(湖南美術出版社)
發表作品刊物
《畫刊》《美術》《美術向導》《國畫家》《當代藝術》《畫廊》《藝術界》《花鳥》《畫風》《新世紀中國當代藝術圖鑒》《新視覺》《庫藝術》
公共收藏
中國美術館(北京)、關山月美術館(深圳)、廣州美院大學城美術館(廣州)、深圳畫院(深圳) 廣東美術館(廣州)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