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源頭活水來—周希平國畫作品管窺
? “問渠哪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中國畫發展到今天如一條奔騰不息的江河,從遙遠的千年不盡地流淌,不斷地向前積淀著厚重的文化,體驗蘊養著一代又一代永不枯竭的歷史內涵。杰出的畫家如群星璀璨,先賢們的作品印證著傳統在歷史長河中的發展痕跡,傳世之作品是千萬杰出畫家在繼承傳統和發展上的有力見證,為我們留下了承載千年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
? 周希平先生是眾多熱愛傳統書畫藝術并付出艱辛不斷前行的跋涉者之一,多年來在中國畫的學習創作中不懈努力,砥礪前行,努力提升自身的藝術修為,在人物、山水、花鳥等不同畫種上學習繼承傳統筆墨,從生活中汲取營養提煉素材,捕捉生活中的閃光點為己創作打下腹稿,并反復提煉,創作了數以百計的佳作!多幅作品分別被江西省政協、香港慈氏學會等機構和書畫愛好者收藏。
? 清代畫家石濤在他的著作中說:“墨非蒙養不靈,筆非生活不神。"為后來者提供了豐富的筆墨與生活理論依據。希平先生在中國畫創作中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動人之點滴,并結合自己的獨特思維和當下形勢,通過個別獨特形象的構圖組合巧妙經營位置,創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繪畫作品。他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熱愛所生活過的鄉村城市和當今為時代作出貢獻的農民工人以及眾多的勞動者,謳歌他們,用一管之筆為他們傳神寫照。用真情的筆觸創作出感動觀者的好作品。如希平先生創作的《幫扶知心話》,是他親身深入農村的生活寫照,構圖親切感人,形象生動,極富生活氣息。作品《送子出征》是年初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之時,他主動以自己親友為原型率先創作,此作品獲江西省老干部局舉辦的書畫比賽一等獎!《汛中救援》、《春光》、《山高水長任奔馳》等作品,無論是人物還是山水花鳥,都是在用手中的畫筆謳歌新時代的變化發展,作者充滿著與時俱進的時代感!充分體現了畫家的使命意識和筆墨緊跟時代的鏗鏘之力。
? 希平先生將寫意筆墨與精準的人物造型融為一體,在繼承傳統的筆墨中揮寫出現代審美韻致,其作品以線為骨,以意造象,以型寫神,線墨交融并施,放膽潑墨塑型,潑墨中蘊肌理,勾勒中含墨韻,用筆肯定果斷,剛挺勁健,用墨松靈,構圖講究,布局嚴謹,題材廣泛,包蘊古今。
? 希平與余學習大致四年之久,我們相談甚歡,他的誠懇勤奮和堅毅在作品中可見一斑。希平先生文筆甚佳,每次一墨畫院畫展都由他執筆寫序,他義不容辭欣然完成,甚得好評!祈望他在今后的學習創作中繼承傳統,力求出新,并有更多佳作問世,藝術永葆青春!
? ? ? ? ? ? ? ? ? 戴培仁于庚子夏月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