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體合影
10月20日上午,西安美院附屬中等美術學校建校七十周年留校作品展暨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美術與設計教育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學院美術館A館開幕。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會長王豐,中國藝術教育職業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孫偉,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陜西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董俠,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省中國畫學會會長王西京,陜西省政協文化文史與學習委員會副主任、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郭線廬以及附中校友代表中國電影美術家協會主席、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霍廷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王紅衛,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董書兵,原西安美院附中副校長張立憲等出席開幕式。學院黨委書記李智軍,院長朱盡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監察專員李翔宇,黨委副書記李四軍、邱必震,副院長屈健、何軍、武小川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學院副院長張浩主持。

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會長王豐講話
王豐在講話中對西安美院附中七十周年校慶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西安美院附中以及各個美術類院校共同召開高質量發展研討會的初衷和想法就是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新時代藝術教育乃至藝術職業教育的使命。

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陜西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董俠講話
董俠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向西安美院附中的全體師生員工及廣大校友致以熱烈的祝賀,對西安美院附中在新時代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引領藝術職業教育改革,支撐陜西文化事業發展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

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陜西省中國畫學會會長王西京發言
附中62級校友王西京在發言中回顧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和藝術之旅,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肩負著黨和人民的重托及復興民族文化的使命。自己一路從奮斗中走來,母校的教誨、囑托和優良的辦學傳統始終是自己最堅實的精神力量。

學院黨委書記李智軍宣布展覽開幕
李智軍宣布西安美術學院附屬中等美術學校建校七十周年留校作品展暨中國藝術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研討會開幕。

學院院長朱盡暉致辭
朱盡暉在致辭中向與會領導、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附中校友、師生表示最親切的問候,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西安美院附中發展的各界朋友們表示最誠摯的謝意。他從初心不改,傳藝報國;美育育人,桃李天下;守正創新,名作輩出,三個方面深情回顧了附中辦學70年的光輝歷程。步入新時代,面對新形勢新要求,他指出,附中要牢記育人初心,賡續紅色血脈;要推進“職普融通”,創新教育教學體系;要拓展辦學資源,打造藝術名校。把老一輩藝術家對母校來之不易的貢獻和對藝術執著追求的精神代代傳承、發揚光大,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深入實施“五名”戰略,為推動國家中職教育的繁榮做出更大的、更新的貢獻!

學院副院長張浩主持開幕式

附中負責人宣讀著名畫家楊力舟、王迎春向母校發來的賀信
附中校友、著名畫家楊力舟、王迎春給母校發來賀信。在賀信中表達了對就讀時期附中老師們的懷念與感恩。祝愿西安美院附中同西安美院一起,緊隨時代步伐,為弘揚中華文化的偉大傳統,創建中國特色的藝術教育體系,繼承漢唐雄風,彰顯長安精神、黃土情懷,培育藝術精英,繁榮美術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電影美術學會會長、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霍廷霄發言
附中81級校友霍廷霄感恩母校深厚的文化底蘊給予自己熏陶與感染,鋪就了自己的藝術底色、啟迪了繪畫的思維、開闊了美術視野。希望母校適應美術教育的新形勢,積極革新教學內容,關注文化藝術綜合素養,全面發展,增強競爭力,為國家培養和輸送更多具有創造力和創新意識的視覺藝術后備人才。

著名畫家、原西安美術學院附中副校長張立憲發言
張立憲回顧了在朝氣蓬勃、激情四射的時代,一批優秀的教師帶著使命感,帶著一腔熱情投身附中發展,感動于眾多優秀的附中學子,他們努力學習、奮斗不息、互助友愛的美德永開不謝,他們在藝術道路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是對母校最好的回報。

開幕式現場
10月21日,在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美術與設計教育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來自全國職業藝術類院校的專家們就落實國家關于文化藝術、藝術職業教育領域的政策方針,推動藝術職業教育發展、促進社會服務、人才培養、校企合作等多個層面展開研討交流,共同探索中等藝術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之路,推動藝術教育走向創新與卓越。

研討會現場
此次西安美院附中建校七十周年留校作品展共展出附中各時期留校作品300余幅。較全面地反映出附中學生在校期間的創作水平,也是附中建校以來人才培養、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
此次展覽及研討會由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西安美術學院主辦,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美術與設計專委會、西安美術學院附屬中等美術學校承辦,陜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美術學類工作委員會、陜西省美術家協會設計藝術專業委員會為指導單位。在附中工作過的歷任領導、教師,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成員單位代表,學院各教學單位黨政負責人、職能處室負責人以及附中師生、校友參加了活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