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照之默 / 蔣非默
文 / 彌云光
“默照”一詞源于宋代禪宗曹洞中興之主的天童宏智正覺禪師(1091~1157年)所倡導的默照禪學。宏智正覺禪師曾法席明州天童寺,領眾二十七年,因弘揚默照禪而著稱于世。我嗣習天童曹洞一脈,有緣參習宏智正覺禪師的默照禪法。“默照禪”以休歇身心、忘言絕慮、寂靜默坐為入道門徑,欲在靜中“照徹十方,坐斷三際”。

默照-彌明 488×240cm 布面水墨 2023
如宏智正覺禪師在《默照銘》里面所載:“默默忘言,昭昭現前,鑒時廓爾,體處靈然;靈然獨照,照中還妙;露月星河,雪松云嶠;晦而彌明,隱而愈顯;鶴夢煙寒,水含秋遠;浩劫空空,相與雷同;妙存默處,功忘照中;妙存何存,惺惺破昏;默照之道,離微之根;徹見離微,金梭玉機;正偏宛轉,明暗因依;依無能所,底時回互;飲善見藥,擿涂毒鼓;回互底時,殺活在我;門里出身,枝頭結果;默唯至言,照唯普應;應不墮功,言不涉聽;萬象森羅,放光說法;彼彼證明,各各問答;問答證明,恰恰相應;照中失默,便見侵凌;證明問答,相應恰恰;默中失照,渾成剩法;默照理圓,蓮開夢覺;百川赴海,千峰向岳;如鵝擇乳,如蜂采花;默照至得,輪我宗家;宗家默照,透頂透底。”《默照銘》是對默照禪的思想總結,闡述了默照禪所要求體驗的境界。基于文章篇幅,無法究探《默照銘》全文釋義,故不作展開。《默照銘》雖為禪師語錄,并非專議美學,但卻深刻的契合著機關不露,澄然直觀的禪宗美學觀,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創作思維。畫境與禪境,盡管兩者在指向上不同,卻有著諸多通微之處。

默照-離微 200×100cm 布面水墨 2022

默照-森羅 200×100cm 布面水墨 2022

向彼世界12 20×20cm×2 布面水墨 2022

默照-洞天1 30×30cm×2 布面水墨 2022

默照-向岳2 30×30cm×2 布面水墨 2023

藝術家簡介
蔣非默,出生于1978年,現居上海。別名:彌云光、摩薩亙藏。近年專注于東方禪學的思考與創作,以及關乎本初精神的心宇探索,雖無任運之境,但求身體力行。
2018年領攜國際、國內畫廊機構在杭州籌備發起大陸首屆水墨博覽會-水墨西湖,倡導“全球視野之下的水墨”的當代意義,開啟了2018年水墨在亞洲騰躍澎湃的浪潮,廣受關注。
2020年聯合SDGC達沃斯可持續發展聯合會、Davos SDGYOUTH青年可持續發展創新論壇、 Davos blockbase組織、新加坡喜瑪拉雅藝術基金共同發起《放山計劃》,計劃以岡仁波齊神山為中心,以藝術的方式讓喜馬拉雅精神傳導于世界,重啟我們對本源世界的敬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