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簡歷】
倪利華:湖北竟陵人,畢業于湖北大學,師從盧禹舜先生,202O年研修于中國國家畫院。入選湖北省中青年美術人才庫,獲湖北省“兩個一百”美術人才培養基金工程。湖北省優秀文藝志愿者。
現為: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書畫網報》特約執行總編,湖北省美協會員,湖北省書協會員,湖北省紅色書畫院副院長,廣州市嶺南國畫院副院長,揚州八怪書畫院特聘畫師,中國香港畫院研究員,天門市美協副主席。湖北美院特聘教授,湖北省國畫院專業畫家。
藝術簡歷及作品被《美術》《美術鑒賞》《人民日報》《中國文藝評論》《美術報》《中國書畫報》《中國書畫網報》《湖北日報》《書法導報》等專業報刊、雜志刊登轉載。出版了《倪利華山水畫集》《利墨積染氣自華一一倪利華山水畫》,作品被多家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

《我家住在農村》240×190cm 紙本水墨 2020年
淺談中國畫傳統和現代山水
倪利華
中國畫傳統和現代山水之間的碰撞是時代的產物。這種現象,我相信有很多人也在思考,特別是步入了新時代,現實體裁的主題性創作成為重點,傳統的經營位置和筆墨不能完全旗職鮮明地表達理念,創作中會遇到一些問題,也會思考一些問題,也要解決一些問題,面對今天的中國,這是具有方方面面原因的。

《我家住農村》240×136cm 2021年
在遠古的時候為了交流,就有了(象形文字)“甲骨文”,既是文字,也是圖畫,后來文字與圖畫分離了。這就形成了書畫同源的起源。
秦朝統一了文字,到兩朝時期還是以人物畫為主,山水畫只是作為雛形出現。隋朝時期,展子虔《游春圖》這幅畫可作為山水畫的盟芽。這就是我們所講到的“正本清源”。唐朝中期山水畫才作為獨立的畫種出現。主要過程是:盟芽于魏晉,發展于唐朝,成熟于五代宋初。

《憶寫家山》220×136cm 2021年
五代荊浩寫了一遍畫論《筆法記》,在謝赫的基礎上提出的:氣、韻、景、思、筆、墨,成為了中國山水畫標準的一個理論想法。
經過宋、元、明、清,歷史上涌現出了很多杰出的畫家。在明代,經濟開始盟芽復蘇,元代的畫比較荒涼、簡約,明代的畫薄、滿、豐富等氣象。畫家們可以賣畫了,生活也豐富了,日子也過的好了。“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說明文人的一種德性。

《巍巍太行》136×68cm 2021年
明朝的董其昌寫了一個“南北中紀”,把畫分為南派、北派。他講到了以筆墨之精華則山水不如畫,就是說山水肯定不如畫了。我們畫所有的山水,都是靠筆墨、思想來完成的,不要受自然物象的干擾。如果不對景也不行,要在似與不似之間。
石濤講:“搜盡奇峰打草稿”,并且提到了一畫論。
民國有代表性的黃賓虹,具史料記載,黃賓虹是最早將西方藝術史介紹到中國來的人之一。其中包括“印象派”等。
因此,黃賓虹在對傳統集大成者的同時又吸收了西方印象派中的有些觀點和表現技法,終成近現代中國山水畫大師。

《紫氣東來》136×68cm 紙本水墨 2020年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改變中國畫的傳統面貌,畫家紛紛到生活中去,開辟先河的有張丁、李可染等。具有代表性的以六十年代長安畫派為首的石魯。經過五、六十年代的中國畫寫生后,筆墨的韻質下降了,精神性下降了,中國畫與傳統面貌拉開了距離。故八十年代,李小山提出:“中國畫窮途陌路”,吳冠中提出:“筆墨等于零”。

《春韻雁蕩山》136×68cm 紙本水墨 2021年
早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就有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提出:以表現物象的真實性為主,反對文人畫的逸筆草草,更有后來的徐悲鴻也提出了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礎,后來為廣大院校推行,經過每個階段的訓練,從小學到中學、大學,這種造型能力是通過油畫、版畫、雕塑、水彩、水粉等指標來衡量的。而中國畫的學習是以線條為基礎的。

《翠嶺秋天外》136×68cm 紙本水墨 2021年
隨著時代的發展,普及文化教育,用最快捷、簡單的書寫形式。五十年代開始用綱筆、鉛筆進行書寫了。毛筆開始從我們的生活中脫節。八一年中國書協的成立,標志著書法作為藝術欣賞品出現了,毛筆將從十年寒窗苦的文化人當中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分離開了。

《長峪城村記事》100×50cm 紙本水墨 2021年
改革開放、跨入新時代,國門的打開,從八十年代各種西方的藝術流派,各種思潮通過各種渠道流入中國,讓國人眼界大開的同時,中國傳統的流失,書法的斷裂,讓我們在中國畫的認識上產生了懷疑,焦慮。眾觀歷史,每次文化的繁榮都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誕生的新生命,這種新生命產生之前都是有陣痛的,但新生命更有活力。從八十年代到現在,四十年過去了,隨著塵埃落定,我們反觀這一時期的美術現象,西方各種藝術流派都在中國的大地上應證了一遍,同時也應證了潘天壽所言:`東、西方藝術是兩個并執的高峰,不能用降低高度的方法來填平中間的鴻溝,那么中國畫的高度在哪呢?就是西方藝術中沒有的,是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筆墨',筆墨為中國畫之根本,也是中國畫屹立世界之林的基石,沒有筆墨在現代化的語境中就無法和西方繪畫藝術抗衡,中國畫的筆墨在情緒變化,表達之微妙,表現情緒之到位是西方繪畫工具扁平狀毛刷所不及的。

《云山得意》
所以中國畫筆墨應該在以我為主的基礎上,傳統與現代加以融合。中華民族在中國歷史上也曾經受過外民族的侵略和統治,但我們無一不是用強大的文化占領了思想高度,面對今天的世界,可能我們的藝術還不能讓世界認可,但我們一定要自信,對于當今畫壇,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世界,我們不能閉關自守,要迎難而上,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德。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秋畫》

《湖光山色》

《江山人家》

《塬上人家》

《云淡淡水悠悠》

《春山漁舟》

《黃梅小山村寫生》

《赤壁古鎮寫生》

《赤壁羊樓古鎮》
參展作品:
2017年,作品《清夏潺潺》獲“悲鴻精神——第二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2018年,作品《天臺山秋韻》入選“寫意蘇州”(山水篇)——全國中國畫雙年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2018年4月,作品《嘉木繁蔭》入圍“同源——首屆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2018年,作品《巖棲幽事》入圍“詩鄉畫城·瀟灑桐廬”——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2019年5月,作品《春滿大別山》入選“新時代,新意向”——首屆全國山水畫雙年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2019年4月,作品《群壑修已瞑》入圍第二屆“郵驛路·運河情”——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畫)(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2018年12月,入選由省文聯、省檔案館聯合主辦的——奮進新時代,壯闊荊楚潮湖北騰飛四十年大型成就展。
2018年12月,入選湖北省美協主辦的——畫說麻城2018湖北省美術作品展。
2018年11月,入選由湖北省美協主辦的——歌唱新時代,描繪新大冶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湖北省中國畫美術作品展。
2018年12月,入選由中國文聯,中國美協,省宣傳部為指導單位,省文聯為主辦單位,省美協,省國畫院承辦的——寫意長江湖北省中國畫作品展。
2019年9月,作品《夢游家山》入圍紀念林鳳眠誕辰120周年——客都梅州、鳳眠故里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2020年8月,作品《紅色大別山》入圍“神圣長白”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2020年11月,作品《家園》入選寫意、蘇州(花鳥篇)——全國中國畫雙年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2020年11月,作品《八月湖水》入圍行千里、致廣大——第十一屆中國西部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2021年7月,作品《八月湖水平》在“百年輝煌、武漢記憶”全國美術作品展中獲入會資格。(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2O22年8月,作品《家山新貌》參加第三批湖北省“兩個一百”美術人才培養基金工程。
2O22年11月作品《晨曦》入圍全國中國畫寫意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