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5日至10月15日,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攜手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呈現現代主義藝術巨匠亨利·馬蒂斯(1869-1954)于中國大陸的首次個展“馬蒂斯的馬蒂斯”。

作為迄今為止,亨利·馬蒂斯——20世紀重要藝術流派“野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藝術生涯于中國的首次完整呈現,本次展覽從位于法國勒卡托-康布雷齊的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館藏中,精選280余件涵蓋油畫、雕塑、素描、紙上墨水、版畫、剪紙、書籍插畫、織物等多元媒介的作品與藏品,呈現自馬蒂斯學徒時代開始,到開創野獸派并成為其代表人物、直至后期投身剪紙藝術,再到晚年主持旺斯禮拜堂設計的完整藝術生涯與畢生探索軌跡。此外,展覽還增設特別章節,對馬蒂斯與“野獸派”對中國1920-40年代現代繪畫運動的聯系與影響進行了探討。2023年11月4日至2024年2月18日,展覽將巡展至上海UCCA Edge。


“馬蒂斯的馬蒂斯”展覽開幕現場,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023年7月13日
亨利·馬蒂斯,1869年12月31日在法國勒卡托-康布雷齊出生,出身于擁有300多年歷史的紡織世家。在去世的前兩年,馬蒂斯決定將自己收藏的最珍貴的一批作品捐給家鄉,由此奠定了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的館藏核心。馬蒂斯不但為此精心挑選展品,還親自參與美術館展廳的規劃,甚至精確到每件作品的具體擺放方式,馬蒂斯美術館也是馬蒂斯生前唯一落成并親自參與策劃展陳的美術館。

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
展覽標題“馬蒂斯的馬蒂斯”源于藝術家對美術館規劃的高度參與,旨在突出強調馬蒂斯本人對于展覽的“策劃”角色。因此,本次展覽可視為馬蒂斯獨一無二的藝術遺產與當下觀眾的相遇,以最為直觀的方式,近距離呈現馬蒂斯一生的藝術探索、創作脈絡與藝術理念。

伊蓮·亞當,《馬蒂斯在蕾佳娜皇宮酒店,尼斯,1953》,1953,鋇地相紙上明膠銀鹽沖印,15.9 × 17.9 cm
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1986年吉恩·皮埃爾·恩布登托克捐贈
圖片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提供
2023年是馬蒂斯誕辰154周年,值此之際,這批珍貴的藏品離開藝術家故鄉法國,首次遠赴中國。“馬蒂斯的馬蒂斯”不僅是對馬蒂斯完整藝術生涯最為直接的呈現,更邀請中國觀眾共同踏上一段獨一無二的發現之旅,藉由藝術家本人所傾注的心血及其70年前捐贈的一批收藏珍品,對這位藝術大師不懈的創作實踐、卓越的藝術成就與人生經歷展開深入而全面的探索。
“馬蒂斯的馬蒂斯”遵循藝術家的人生與創作發展軌跡,以11個章節展開,在UCCA面積為1000平方米的展廳空間內,通過280余件珍貴且豐富的作品與藏品,為觀眾呈現一個充滿馬蒂斯個人印記的展覽。展廳內每個空間天花板的形狀與顏色均以馬蒂斯的剪紙和作品色彩為靈感進行設計,在向這位“野獸派”開創者打破審美傳統觀念,對色彩與藝術創作形式大膽創新致敬的同時,邀請觀眾一覽馬蒂斯藝術生涯各關鍵時期的創作演變。

亨利?馬蒂斯,《自畫像》,1918年1月1日-16日于尼斯市,布面油彩,65.5 × 54.3 cm
瑪麗?馬蒂斯捐贈國家,奧賽博物館,巴黎, 存放于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1978年,Inv. RF 1978-33
圖片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提供(DR)
“馬蒂斯的馬蒂斯”以藝術家的親筆信作為序言,首先通過“美術館的緣起”介紹這批珍貴展品的起源,其中核心展品均由馬蒂斯生前親自精心挑選。因而本次展覽隨后開啟的各個篇章不僅是對馬蒂斯人生與藝術創作脈絡的系統性回顧與梳理,更是馬蒂斯本人對其畢生藝術實踐的一次自我闡釋與總結。
接下來的“馬蒂斯的早期藝術訓練”聚焦藝術家不斷積累和擴展創作技法的早期實踐。此時期的馬蒂斯通過臨摹大師作品,如用六年半時間才完成的《臨摹夏爾丹〈鰩魚〉》(1897-1903)、肖像畫練習,如《自畫像》(1900),以及通過旅行感受不一樣的光線和色彩,如《第一幅靜物橙子》(1899),為此后的關鍵性藝術突破奠定了基礎。

亨利?馬蒂斯,《第一幅靜物橙子》,1899,布面油彩,56.2 × 73 cm
巴黎蓬皮杜,法國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工業設計中心,存放于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2002年,Inv. AM 1972-5
圖片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菲利普?伯納德提供??
第三章“野獸派的革命”則重點呈現馬蒂斯所引發的“藝術革命”,通過具有革命開創性的作品,如在陽光明媚、色彩繽紛的小漁村科利尤爾創作的《科利尤爾,太陽街》(1905年夏)、《科利尤爾的海岸》(1905)等多幅作品,以及馬蒂斯終生保留的組畫《鳶尾和虞美人》(I和II,約1912年春),展現了馬蒂斯如何大膽打破傳統繪畫觀念的束縛,顛覆因循守舊的畫法,為繪畫史開啟了全新篇章。

亨利·馬蒂斯,《科利尤爾鎮,太陽街》,1905年夏 ,布面油彩,46.2 × 55 cm
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地區美術館購藏基金和遺產基金支持購藏,1996年,Inv. 1996-3-4
圖片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菲利普·伯納德提供?
第四章“1920年代:模特至上”再現了在一戰后西方文化藝術蓬勃發展時期,馬蒂斯所踏上的全新創作道路。在《小纖細軀干》(1929)、《穿彩色條紋褲的大宮娥像》(1925)、《〈亨利埃特 II〉素描》(約1928)、《室內裸體像、威尼斯臺燈與金魚》(1929)等作品中,馬蒂斯通過雕塑、素描、版畫等媒介對于人體與人像展開探索。而東方風情服飾,借助道具打造的裝飾性布景,以及模特身上所散發出的豐韻氣質,則為馬蒂斯畫作的敘事空間注入了圖像的張力。

亨利?馬蒂斯,《馬德琳 II》,巴黎,1903 ,青銅,58.5×17.5×17.5 cm,藝術家自留版
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藝術家捐贈,1952年,Inv. 1952-71
圖片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提供
接下來的“塔希提之旅”突出強調了1930年塔希提(大溪地)之旅給予馬蒂斯藝術創作的靈感與影響。身處逆境的馬蒂斯,在60歲花甲之年對自己發起了全新挑戰:前往塔希提,尋找新的光線。他在此行多年之后才創作了具有代表性的《塔希提之窗或塔希提島II》(1935年12月18日-1936年3月15日)、《大洋洲,天空》(1946)和《大洋洲,海洋》(1946)等作品。這次旅行不但改變了馬蒂斯的認知,成為他向內尋覓和自我超越的契機,也為馬蒂斯日后投身具有藝術革命意義的剪紙創作奠定了基礎。

亨利·馬蒂斯,《塔希提島之窗或塔希提島II》,1935年12月18日-1936年3月15日于尼斯市,布面水粉和蛋彩,238 × 183 cm
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藝術家捐贈,1952年,Inv. 1952-63
圖片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菲利普·伯納德提供

茲卡·阿歇爾,《大洋洲,天空》,1946,粗亞麻布上印刷,茲卡·阿歇爾根據馬蒂斯的水粉剪紙作品制作,177 × 370 cm,版數8/30
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亨利·馬蒂斯捐贈,1952年,Inv. 1952-73
圖片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提供(DR)?
在“1940年代:風格的極致”中,馬蒂斯通過標志性色彩鮮艷的油畫,如《兩位女孩,黃色裙與蘇格蘭格紋裙》(1941年11月2日-16日)和墨水線條的描繪,如《凱西亞的肖像》(1951年6月14日)等作品,為自己從藝術生涯之初對油畫和素描領域的探索做出總結:即解決線條和色彩之間究竟孰占上風的問題。而風格激進的《陽光透過窗格照進室內》(1942年10月22日-23日)不但代表了藝術家在創作方向上的重要轉變,也啟發了許多后世的藝術家。

亨利·馬蒂斯,《兩位女孩,黃色裙與蘇格蘭格紋裙》,1941年11月2日-16日于尼斯市,布面油彩,61.5 × 50.2 cm
巴黎蓬皮杜,法國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工業設計中心,存放于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1996年, Inv. AM 2590 P
圖片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菲利普·伯納德提供?

亨利·馬蒂斯,《凱西亞的大頭像》,約1950 - 1951 ???? ,BFK里夫布紋紙上飛塵蝕刻版畫,65 × 50 cm,試版
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藝術家捐贈,1952年,Inv. 1952-30
圖片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菲利普·伯納德提供?
隨后的章節著重呈現了馬蒂斯晚年藝術創作的轉向和所涉媒介的多樣性。第七章“剪紙”聚焦馬蒂斯藝術生涯后期幾乎全身心投入的剪紙創作。從《〈決定性瞬間: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攝影集》封面設計稿(1952)、《伊卡洛斯》(1947)、《蔓藤花紋》(1947)再到剪紙技法集大成之作藝術書《爵士》(1947),馬蒂斯不斷豐富剪紙的應用范圍和表現力,將其逐漸發展成為既擁有獨立性,同時可以應用于壁畫、織物、彩色玻璃花窗、書籍等不同材質作品創作過程的技法。

亨利·馬蒂斯,《小丑》,1947,阿詩布紋紙上鏤花版版畫,42 × 65 cm
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愛麗絲·特里亞德捐贈,2000年,Inv. 2000-2-53 (1-2)
圖片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菲利普·伯納德提供?
? ? ?
亨利·馬蒂斯,《伊卡洛斯》,1947,阿詩布紋紙上鏤花版版畫,42 × 65 cm
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愛麗絲·特里亞德捐贈,2000年,Inv. 2000-2-53 (8)
圖片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菲利普·伯納德提供?
對馬蒂斯而言,不透明水彩剪紙這一創作技法的發明可以躋身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藝術革命,也是馬蒂斯試圖解決線條與色彩關系問題而長期研究的結果。

亨利·馬蒂斯,《科多馬斯兄弟》,1947,阿詩布紋紙上鏤花版版畫,42 × 65 cm
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愛麗絲·特里亞德捐贈,2000年,Inv. 2000-2-53 (11)
圖片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菲利普·伯納德提供?
第九章“馬蒂斯與織物”則特別呈現了馬蒂斯豐富的紡織品收藏及相關創作。其中包括馬蒂斯去世前創作的最后幾幅油畫中的一幅——《穿藍色岡多拉寬袍的女子》(1951年12月)以及掛毯作品《彈魯特琴的女子》(1949年5月14日-1950年10月23日)等。

亨利?馬蒂斯,《穿藍色岡多拉寬袍的女子》,1951年12月于尼斯市,布面油彩,81 × 64.8 cm
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地區美術館購藏基金和遺產基金支持購藏,1992年,Inv. 1992-9
圖片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佛洛里安?克萊奈芬提供?
在接觸油畫之前,青年時期的馬蒂斯從奢華精美面料里獲得的視覺美學體驗深植于他的記憶之中,成為其后期創作靈感的沃土。馬蒂斯不但將它們稱之為自己的“工作圖書館”,還得益于其所掌握的相關技術,促使他將創作延伸至服飾、掛毯、地毯、絲綢方巾等織物的設計,以及對舞臺藝術等領域的探索。這可以說是馬蒂斯在開創“野獸派”之外,所引發的另一場重要的藝術革命。

亨利?馬蒂斯,《彈魯特琴的女子》,1949年5月14日-1950年10月23日,羊毛、哥白蘭制造廠根據馬蒂斯的設計圖稿采用直立式經紗織造而成,158.5 × 212 cm,藝術家自留版2/2
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 。亨利?馬蒂斯捐贈,1952年,Inv. 1952-64
圖片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佛洛里安?克萊奈芬提供?
通過第十章“馬蒂斯與書籍插畫”,觀眾將了解到馬蒂斯創作中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繪制書籍插圖與設計封面。其中包括馬蒂斯為自己參與的第一本藝術書《馬拉美詩集》繪制的多幅插圖,以及馬蒂斯為1940年代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法國藝術雜志《Verve》創作的多期封面等作品。

亨利?馬蒂斯,《Verve》第四卷第13期封面“從顏色中來”,巴黎Verve出版社,1945年11月雜志,36 × 26.8 cm
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愛麗絲?特里亞德捐贈, 2000年,Inv.2000-2-35 (12-2)
圖片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菲利普?伯納德提供
書籍插畫可視為馬蒂斯的特別創作領域,因為在這里他可以自如運用其所掌握的所有創作技法。此章節除馬蒂斯的書籍設計作品之外,還同時展出了賈科梅蒂、萊熱、畢加索和夏加爾等著名藝術家創作的藝術書,為觀眾呈現當時文學、藝術、出版行業密切交流所帶來的創造力迸發的文化圖景。

亨利?馬蒂斯,《Verve》第六卷第23期封面“被愛填滿的心”,巴黎Verve出版社,1949年4月雜志,35.7 × 26.8 cm
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勒卡托-康布雷齊。愛麗絲?特里亞德捐贈,2000年,Inv. 2000-2-35 (18)
圖片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菲利普?伯納德提供
展覽最后的特別章節“馬蒂斯、野獸主義與中國現代繪畫”對馬蒂斯的作品及野獸派如何傳播至中國,及其對中國1920-40年代現代繪畫運動的影響進行了探討。此部分由UCCA研究部副總監黃潔華策劃呈現,通過大量歷史文獻與劉海粟、丁衍庸、關良等近代畫家的珍貴原作,追溯了馬蒂斯的藝術(多通過留日學習的中國藝術家)從法國傳到中國的歷程,以及當時錯綜復雜而又精彩紛呈的藝術發展圖景,從現代主義風格、左翼文藝思潮到傳統文化的調和生成,各方意識形態與風格流派紛紛登場。藉由對這一段中國當代藝術“史前史”塵封一角的回溯,呈現了當時中國藝術家如何受馬蒂斯的啟發進行突破性的全新探索。

劉海粟(編),《世界名畫第六集:瑪提斯》,1936年,中華書局,由梁曉波提供。

丁衍庸 ,《穿黃色外套的女人》,1969,布面油彩,61 × 45.5 cm。私人收藏
UCCA館長田霏宇對此表示:“這是一次珍貴而難得的展覽,UCCA為能再一次將20世紀藝術巨匠的作品帶至北京與上海與觀眾見面而倍感榮幸。此次展出作品不但數量和類別極為豐富,而且是馬蒂斯本人最珍視的一批作品,這尤為令人期待。”

UCCA館長田霏宇在“馬蒂斯的馬蒂斯”展覽開幕現場,UCCA報告廳,2023年7月13日


在“馬蒂斯的馬蒂斯”新聞發布會上,法國駐華大使白玉堂(Bertrand Lortholary)表示:“此次大型展覽標志著法中合作邁入新的階段。繼北京之后,展覽還將在上海巡展至2024年初。這絕對是夢寐以求的起點,標志著我們將跨入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因為2024年是法中兩國建交60周年,還是中法文化旅游年。”

法國駐華大使白玉堂(左)與UCCA館長田霏宇(右)在“馬蒂斯的馬蒂斯”展覽開幕現場,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023年7月13日
“馬蒂斯的馬蒂斯”由法國北方省省立馬蒂斯美術館館長和首席策展人帕特里斯·德帕爾普(Patrice Deparpe)策劃,帕斯卡爾·羅德里格斯(Pascal Rodriguez)負責展覽設計,Doors 門藝提供全程支持。作為第十七屆中法文化之春的重點展覽,“馬蒂斯的馬蒂斯”由法國駐華大使館提供特別支持。? ?
展覽信息
▼
開放時間:
2023.7.15 – 2023.10.15
周二至周日
9:30-19:00
(18:30最后入場)
特殊閉館時間:
2023.9.1(周五)14:00-19:00
* 出于作品保護目的,
展廳嚴格控制溫濕度,體感較冷,
請酌情增添衣物。
展覽地點 :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