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西安美術學院“造型三展”“書法展”及“好景復登臨——院藏山水畫精品展”開幕式在西安美院美術館舉行。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何軍,學院院長朱盡暉,副院長何軍、張浩出席開幕式,副院長武小川主持展覽開幕式。
朱盡暉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造型三展”“書法展”是學院今年創新性的聯合展覽,共展出800余件,作品覆蓋全院各教學單位,是一次重大的教學活動。近年來,學院高度重視文化素養、造型能力、藝術品格在本科教育教學中的核心作用,深入實施“名家、名師、名生、名作、名校”之“五名”戰略,長期鍛造全院學生書法、速寫、大石膏、人體、畢業創作的五項能力,這是我們學院教學的特點和抓手。“造型三展”“書法展”證明著學生的專業基礎能力也直觀地展現著學院人才培養的問題,這樣的展覽會持續辦下去,也會持續地在全院開展,因為它的意義絕對不僅在于技能的提高,而在于教學的深入認識和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石膏寫生展、人體寫生展、速寫展、書法展各板塊策展人分別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藝術表達能力的角度詳細介紹了本次展覽的學術意義和教學目標,同時從各自角度對學院高質量教育教學發展進行了對標和落實,表達了教學中持之以恒提升學生造型能力和藝術素養的治學態度。

好景復登臨—院藏山水畫精品展共展出105幅作品,包含了從五代巨然(款),到明清沈周、文徴明、王翚、石濤,再到近現代大家黃賓虹、張大千、賀天健、陸儼少、吳鏡汀等歷代畫壇巨擘的山水畫精品。山水畫作為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獨立畫科,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歷代畫家以林泉之心描摹山水之美,而觀者亦可借山水畫“臥游”廣袤河山。“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觀感世界和思維方式,從中我們可以發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植在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脈中。



學院將持續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以教學教研和學術交流為核心,深化基礎學科內涵,拓寬基礎專業外延,優化基礎教學結構和體系,進一步推動大類培養基礎教學體系的深化與創新,引領新時代美育工作和美術事業的內涵發展。
省內相關藝術機構、兄弟院校及學院各職能處室、教學單位負責人、教研室、工作室主任及參展學生參加了展覽開幕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