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講的這個人,也是處于時代轉折點的人物,他打開了文藝復興的新格局,他就是卡拉瓦喬,他是繼文藝復興三杰之后,又一位改變藝術發展進程的大師!
后世稱卡拉瓦喬:他是畫壇巨匠,也是市井狂徒!
從這里開始我們將進入一個沒有聽過的階段,希望同學們保持一顆童心,對新鮮故事充滿興趣!曾經有位同學隨口說了:蒙德里安…艾老師說不簡單啊!知道蒙德里安的都是有水平的人,那么知道卡拉瓦喬的人呢?那都是專家!
文藝復興三杰對后世的影響非常深遠,不斷有人學習他們臨摹他們,但是這三座高山太高遠了,以至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藝術家們都把文藝復興三杰當做唯一的學習榜樣,以學他們,而且要學得像為最高標準!逐漸的人們陷入了一種模仿,或者叫“矯飾主義”,通俗的講就是“依葫蘆畫瓢”,照樣子畫,單純追求技法精湛,對藝術的思想和傳承不再需要,這直接導致了文藝復興的藝術沒有進步發展,反而出現了倒退的趨勢!
卡拉瓦喬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局面,他引發了一個新的時代,叫“巴洛克時代”。卡拉瓦喬是文藝復興的最后一位藝術家,也是巴洛克時期的第一位藝術家!
艾老師一直不這樣認為,文藝復興不應該只包括開始的前端應該是延續了后面五百年的一個整體過程,在不出現沒落周期的頂峰之前,都屬于復興!不過個人觀點并不需要去糾錯已經形成的概念,大家明白前因后果即可,學習的目的是運用并產生自我意識,然后創造出新的時代,而不是爭論不休!
我們的學習方法是從作者入手,所以“巴洛克藝術”我們后面再講,今天還是講卡拉瓦喬,卡拉瓦喬開始也是學習文藝復興三杰的,但是他可不是只臨摹的,人家學樣子,他學深入,比如:學畫圣母像,人家臨摹構圖配色這些技法,但是三座大山太高大了,幾乎怎么學都無法超越。
卡拉瓦喬一邊學一邊提出了新問題:這些大師為什么要畫圣母像?為什么要這樣畫?這樣畫怎么讓人感受到美的?如果我用別的方法畫還能產生更好的感染力嗎?(這是一個關鍵,就是精神構圖,沒有對圣母的敬畏尊愛敬仰之心,光臨摹技法自然無法超越三杰)
學霸和學員的差別,就在這些看起來無聊的疑問上,如果我們回答:瞎問什么,照著畫就很好了,畫都畫不像,還想問人家干嘛要這樣畫?!那么,不僅沒有找到繪畫的方向,還讓自己倒退了…
卡拉瓦喬慢慢發現,大師們除了有高超的構圖配色技法,還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經歷,還有獨特的觀察事物的視覺能力,還各有特性的性格!而且大師們都具有從現實世界吸收靈感的能力,而不是一成不變的遵守標準,甚至他們自行設定標準!(達芬奇研究人體解剖學,重新從現實世界里設定了新的高標準)
我們課堂上講過:標準的設定是用來衡量的工具,目的是為了在遵守的過程里,有一天打破標準!叫做“破局”。
卡拉瓦喬終于明白,如果我要畫得好,就不能只是學習大師們畫出來的樣子,而要學習畫出來的原理!我需要深入學習觀察自然和當下的世界!
我們知道,時代不同,身邊的事物也不一樣(回顧一下時空局限性),觀察的結果當然也不一樣,我們來看看卡拉瓦喬觀察到的世界是怎樣的呢?
卡拉瓦喬的名字就是家鄉那個村子的名字,和達芬奇出生在芬奇小鎮一樣。22歲卡拉瓦喬去羅馬闖蕩,一個人無依無靠,和我們年輕時候出去奔波,為了生計和那一點點的理想!
他開始在一家作坊打工,偶爾給一些“畫家”當槍手,(注意:這個時代已經不是真材實料的文藝復興三杰時代了)所以他接觸的都是社會底層的人士,我們設想來到卡拉瓦喬看到的那個年代:街頭雇傭兵在偷錢包;藝人在街頭賣藝;流浪漢、妓女、乞丐酒鬼、賭徒…
卡拉瓦喬就在他們當中,他隨身戴著一把劍,除了做工,繪畫也免不了打架斗毆!
看多了,就能發言了,思考、實操、再提問是一種能力,我們學習的內容不僅僅拿起筆畫,還有一個人的學習能力,進而是一個人的文品武德。
卡拉瓦喬,他是畫壇巨匠,也是市井狂徒,這個人在天才與流氓之間不斷轉換角色!
他生活在羅馬的底層,看到的是這樣的羅馬,畫的也是這樣的羅馬。
世界以前都是畫神的,天堂、上帝、神如何保佑世人,但是卡拉瓦喬是底層的人民,他沒有見過天堂的樣子,也不知道上帝長什么樣,對他而言,每天發生在身邊的人和事,才是最真實最有感觸的,而這些就是日后他所有創作的靈感來源,今天我們來看卡拉瓦喬的畫,會發現他筆下畫的都是活生生的底層人民。
據說有一天,他來到賭場,正好撞見一幕賭場作弊風云,一位眉清目秀的小伙子,雙手握著幾張牌,好像在考慮要出哪一張呢?由于他太認真了,所以沒有留意背后有一個留著八字胡的中年男人在偷看他的牌,這個中年男人用手指比劃了一個“2”的姿勢,對面的同伙一手壓在桌子上,一手背在背后抽出了一張梅花六,這是一個瞬間,小伙子會出什么牌呢?
在一切未發生之前的一瞬間,《紙牌作弊老手》讓所有的場景都停留在答案揭曉的前一秒,我們能從人物各自的眼神和動作推論出身份和角色,臆測接下來可能要發生的事情,仿佛一幕舞臺劇,把一切矛盾沖突都隱藏在未完成上!

卡拉瓦喬《紙牌作弊老手》
卡拉瓦喬因為這張《紙牌作弊老手》而名聲大噪,這幅畫還改變了他人生的命運…
當時的紅衣主教佛朗切斯科看到了這幅畫,這位紅衣主教是一位藝術愛好者,同時又是一名賭徒,他一看到這幅畫,立即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沒錯!賭場就是這般,老千騙局,陰險狡詐全都有了。
紅衣主教很欣賞卡拉瓦喬這幅畫,進而欣賞他這個人,并成為卡拉瓦喬的第一位藝術贊助人!從此卡拉瓦喬的生活不用擔心了,他拿著這些藝術贊助人的錢,不用再去作坊打工了,可以專心畫畫,這樣的時期,卡拉瓦喬的藝術天賦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好作品越來越多,名氣越來越大。
在他28歲時,接到一個任務:給當地教堂的小禮拜堂創作一幅宗教畫《召喚馬太》
雖然卡拉瓦喬接觸的都是社會最底層的人,他對上帝耶穌也不太有感覺,但是他出名以后還是免不了被權貴拉去創作一些主流的宗教題材作品,《召喚馬太》是耶穌來到馬太家里召喚馬太成為使徒的故事,馬太是稅務官吏,人民都討厭他,耶穌就要召喚人們不喜歡的一些人成為他的使徒,這幅畫就是描寫耶穌要去召喚馬太的情節。

卡拉瓦喬《召喚馬太》
畫上帝的畫,那都是神圣的,卡拉瓦喬卻把場景描繪在了一間黑暗的房間里,馬太和幾個收稅人,與佩戴利劍的兵士一起在商量什么,耶穌和彼得一起走進來,耶穌伸出一只手指著馬太,召喚的主題很低調“你跟我走” “我嗎?真的嗎?”耶穌指著馬太,馬太指著自己,上帝沒有神跡的光環,也沒有小天使圍繞,所有的人物都在黑暗里,也沒有聲音,只有從右上角射來的一道強光!
這道強光讓畫面分割成明暗兩部分,光線充足的集中在主角身上,其它部分都在黑暗里,讓情節重點突出,讓兩根手指的對應成為召喚的主題!這道明暗劃分的光,被稱為“酒窖式光線”,也叫“卡拉瓦喬光”
我們看這幅畫的時候,仿佛有了一種感覺:上帝和信徒都是最底層的樣子,沒有了高高在上的光輝,這也成為了卡拉瓦喬特色!卡拉瓦喬設計的一明一暗的畫面具有戲劇性,就好像是舞臺上的情景,一束光照在主角身上,其他人物都襯托在暗影里,讓視覺效果突破了端莊古典的繪畫格局。在精神構圖上這張畫也是經典的示范,人們直接就感受到:原來上帝和馬太都是和普通人一樣的啊!

在那個藝術文化大爆發的年代,畫神用的是最底層人的樣子,和卡拉瓦喬的身世有關,也是他藝術天賦的輝煌階段!
卡拉瓦喬學習三杰,自然也畫自畫像,他的自畫像把自己扮作酒神!
他也畫靜物,蘋果、葡萄…
也許我們覺得畫靜物太平常了,一般學畫畫不都是要先畫個蘋果什么的嗎?
那時并沒有人會認認真真把靜物當主要對象來畫,因為那都是神周圍的稱托物品,花花草草是陪襯是背景,卡拉瓦喬卻認為自然的才是真實的,可以以自然為詩,那才是人們的生活,所以畫靜物、人、神都是一樣的地位!

卡拉瓦喬《蘋果》
卡拉瓦喬說:畫一位圣母和畫一個蘋果具有相同的價值!
這就是他的偉大之處!
卡拉瓦喬不喜歡用筆打草稿,也不喜歡用素描的繪畫方法,他喜歡用視覺能力完成構圖定位色彩的過程,睜大眼睛觀察,把觀察到的直接表達出來!(同學們請注意:這是一種自信的精神構圖能力,越相信就會越高超,需要天資加膽識)
當時有很多畫家從各地來看卡拉瓦喬的畫,正因為他打破了三杰(端莊古典高級)一統天下的藝術格局,順利的成為羅馬最有盛名的畫家!
人無完人,卡拉瓦喬一直生活在社會底層,他脾氣暴躁,性格傲慢,少不了摸爬滾打,打架斗毆,甚至還犯下了兇殺案,最后逃亡天涯… 37歲時,在逃亡的途中,死在了一片沙灘上。(也有說是39歲,提問:37歲早逝的藝術大家還有誰?)
人本是世間的一顆沙粒,卑微而又堅強!化作一片沙灘正仿佛是卡拉瓦喬的人生歸宿,他既是畫壇巨匠,又是市井狂徒!
雖然卡拉瓦喬早逝,但他的藝術影響卻沒有因為離去而消失,一直到他死去數十年,卡拉瓦喬的熱潮還是持續不斷,他的追隨者甚至形成了“卡拉瓦喬主義”運動,后來創作世界三大名畫的倫勃朗,就是繼承了卡拉瓦喬的衣缽,創作出了《夜巡》!(當然卡拉瓦喬用最普通的人,表現“偉大人物”的風格,也讓繼承者倫勃朗一生悲慘…)
卡拉瓦喬學習了文藝復興三杰最頂層的藝術,用真實去打動人心,又在其中加入了“戲劇性”的明暗表現,并且影響了后面的整個“巴洛克藝術”,卡拉瓦喬的影響波及整個歐洲,他把宗教神世俗化!
注重對真實世界的反映,這種影響延續了幾百年,包括“現實主義”“印象主義”…
一明一暗的表現手法,也成為了后世油畫的基本表現手法,雖然卡拉瓦喬沒有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有名,但他的偉大一點都不遜色于他們!
從卡拉瓦喬開始,“巴洛克藝術”露出了頭角,所以我們講“巴洛克藝術”之前,必須有這節“卡拉瓦喬傳奇”!
卡拉瓦喬是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代之間的橋梁,下節課我們講巴洛克藝術,卡拉瓦喬就成了不可不講的轉折人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