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5月28日,由觀山止悅藝術空間主辦,德國國家館、中歐當代藝術文化交流協(xié)會聯(lián)合主辦的“丟勒來了”版畫藝術展暨中德文化藝術交流展,歷經(jīng)半年多精心籌備,在德國國家館正式開幕!

德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經(jīng)濟領事Ingrid Delfs 女士、瑞士駐成都總領事館總領事Conny Camenzind 女士、德國北威州中國代表處四川代表陳功、德國巴伐利亞州中國代表處四川代表鄭蘭蕊、青白江團區(qū)委副書記萬啟偉、中德文化與教育交流中心副主席、德國馬格德堡大學政治語言學博士劉宵嬋以及多位文化、藝術、教育界專家、學者、媒體及社區(qū)代表出席。展覽自30號正式對外開放,并持續(xù)至2022年7月28日。

現(xiàn)場我們預備特別環(huán)節(jié),以現(xiàn)代舞致敬經(jīng)典,舞蹈由獨立編導、脾氣舞蹈劇場創(chuàng)始人、原北京雷動天下現(xiàn)代舞團青年編導劉吟韜創(chuàng)編,名為《DA》。

丟勒曾為自己設計簽名AD,將其翻轉DA,意為我們站在當代的角度回轉向過去

德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領事Ingrid Delfs 女士在開幕式中分享到,丟勒是為數(shù)不多的在理論上也研究藝術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之一,因此,他創(chuàng)作了超過1113幅畫作、108幅銅板蝕刻版畫、大約246幅木刻版畫和90幅優(yōu)秀畫作外,還出版了幾本涉及人體比例或幾何的書。他的木刻和銅板雕刻在藝術史上的成就是值得被認可的,通過他,版畫才被提升為一件藝術作品,而不再僅僅是作用于對書籍插圖。

Ingrid Delfs 還分享到,丟勒確信繪畫是一種智力活動,他相信自己的觀察力和對細節(jié)的熱愛;他總是希望盡可能真實地描繪自然,并展示每一個細節(jié),無論它有多小。這是他之前或之后其他畫家無法超越的成就。

他的意大利之旅經(jīng)常被視為阿爾卑斯山北部文藝復興的開始,他的藝術也推動了一種新的知識分子潮流——人文主義。Ingrid Delfs 在發(fā)言最后還分享到,她很認同丟勒的兩句話:“簡單地說你的想法,堅持真理,不要撒謊,永遠不要顯示自己與狡猾的心;責怪一件事比自己發(fā)明它要容易得多。”
這次展覽策劃人趙瓊博士未能到現(xiàn)場,特意遠程致辭,遙祝展覽順利開展!
2021年,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丟勒誕辰550周年,丟勒的主題回顧展在歐洲各大重要博物館推出,掀起一陣丟勒熱潮,觀山止悅借機希望能以丟勒的藝術照亮和溫暖疫情下的世界。
本次展覽將展出丟勒版畫作品《小受難》系列真跡8幅,代表丟勒從“神學”到“人學”創(chuàng)作變化的代表作《三個農(nóng)民在談話》,《犀牛》、《末日四騎士》等四十二幅由俄羅斯冬宮博物館出版的重要文獻作品,策展人中國藝術家趙瓊博士致敬丟勒的裝置作品,及藝術團隊U-cute全新設計的多媒體藝術交互裝置,徐曉飛設計團隊創(chuàng)作的丟勒衍生藝術作品系列等。

在這場跨越550余年的文化穿越之旅中,阿爾布雷希特·丟勒為我們推開了一扇大門,讓我們有機會與丟勒面對面,感受作為一代藝術巨匠的魅力。

觀山止悅藝術空間館長韓納女士分享到,這次展覽以當代人的角度致敬文藝復興一代巨匠丟勒,將新媒體藝術、潮玩設計、文創(chuàng)衍生等融入展覽中,以互動、親民的方式將丟勒的人文精神與藝術造詣傳遞給公眾。
觀山止悅藝術空間致力于藝術跨界的多元化,為大眾提供優(yōu)質的藝術交流平臺,希望鏈接各界,共同打造art+的未來模式,讓藝術賦能生活,為這個城市增添魅力!

在展覽開幕式上,德國國家館陳館長陳麗蕓女士分享到,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中德關系在過去50年里超越了歷史文化和發(fā)展水平差異,成為中歐關系中最富活力的一組雙邊關系。兩國除了貿(mào)易往來還有豐富的文化交流,這兩者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交織的,而彼此理解最好的語言之一就是藝術交流。
此次丟勒來了版畫藝術展將為大家?guī)砹憔嚯x觀摩德國文藝復興巨匠大師丟勒真跡的機會,并通過丟勒的學術價值、人文價值、社會價值給觀眾帶來一場美好的藝術之旅。

策展人趙瓊博士除展覽致辭以外,還特別分享到,丟勒他出現(xiàn)在一個有饑荒、瘟疫,思想與信仰都極其混亂的時代,憑一己之力將文藝復興之光照進德國。恩格斯說他是需要巨人的時代所產(chǎn)生的巨人。今天,我們致敬大師,期望在他的余暉之下,能夠得到些許啟示。

歡迎大家來觀山止悅藝術空間
與我們一起踏上丟勒藝術之旅!
合作支持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