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大年初四晚,2022北京冬奧會正式開幕。在開幕式上,冬奧會開幕式煙花總設計師、當代藝術家蔡國強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銀白色的北國風光,用煙火在空中打出了一顆“迎客松”。而當天正值立春,開場期間,綠色的煙花則在空中打出了中英文“立春”字樣。
這是一場簡約大氣的煙火表演。據悉,此次冬奧會開幕式的煙花燃放量僅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10%。總導演張藝謀表示,“以一當十、一葉知秋,這是中國人非常好的美學理念。”
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和整臺開幕式將更加突出 “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張藝謀介紹,開幕式大的主題與冬奧會口號一致——“一起向未來”。具體來講,他用了一中一西兩句話形容——李白的詩“燕山雪花大如席”和西方俗語“世界上沒有兩片雪花是相同的”。
對于這一要求,開幕式的煙花表演也不例外。在煙花倒計時過后,北京鳥巢體育館的上空就出現了綠色的中英文煙花字幕“立春(spring)”,隨后,天空中則出現了一根根銀白色的松針,組成了一顆“迎客松”……整場煙花表演簡潔大氣。對次,總導演張藝謀表示:“以一當十、一葉知秋,這是中國人非常好的美學理念。”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現場,綠色煙花打出的“立春”字體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銀白色煙花在空中形成的“迎客松”
蔡國強表示,“開幕式放煙花,全世界都在放。什么是你們獨一無二的?煙花基本上都是屬于五彩繽紛的。每一次放煙花的時候,恨不得把各種品種,各種顏色都用上。”因此,此次冬奧會開幕式的煙花,蔡國強運用了簡約的色彩,為觀眾帶來了銀白色的北國風光。“基本上大家看到的整個開幕式的煙花除了個別的是綠色的以外,全是銀白色的。整個開幕式三次畫卷一般的天空全是銀色的北國風光。這個我感到挺吸引我自己的。要是自己都不想看,那再給別人看也就沒什么意思了。”
對于用傳統的煙花在天空打出一顆“迎客松”,蔡國強笑稱,原先的靈感來自盆栽,但在那么大規模的燃放下,靈感改為了黃山迎客松。當然,這個小聰明實現起來也不容易。“因為煙花是炸開后都是立體的噴射狀,要打成松針,就需要一半有、一半沒有才有松針感。”如何讓松針向上?蔡國強說,需要當煙花彈在上升期間就炸開。對此,冬奧會開閉幕式焰火執行設計與技術總監蔡燦煌說,“這次煙花是在傳統的煙火產品上進行了改造,煙花的形態與以往相比是有變化的。在十幾秒鐘的時間內,有將近1500發彈組合成的造型。要控制每個彈的時間節點和高度。”
蔡國強曾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視覺特效藝術總設計,此外,他還是1999年威尼斯雙年展國際金獅獎、日本“世界文化獎”繪畫類終身成就獎等多項大獎的獲得者。2008年,蔡國強用29個大腳印點亮北京夜空,將奧林匹克帶進鳥巢體育館;而2015年在家鄉泉州漁村點亮的500米“天梯”則向世人顯露了一個藝術家的溫柔與童真。
這次冬奧會開幕式是張藝謀與蔡國強繼2008年奧運開幕式、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聯歡晚會活動后的第三次合作。

蔡國強
此次冬奧會煙花注重環保。據悉,此次冬奧會開幕式的煙花燃放量僅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10%。蔡國強表示,“我個人已經用火藥在創作了,也用煙花做作品,如果我能利用這樣一個國家慶典的機會,借助政府的力量,推動開發無毒、更無煙、微煙的煙花產品;在燃放手法和煙花創意上努力,從過去燃放成千上萬的煙花彈、觀看一兩小時的狀態,改觀成即使是比如我在紐約911之后爆破十幾秒的彩虹,也能讓人感到滿足。慢慢地,人們就不再要求經久不息的長時間的煙花,而是關注于創意,讓人們看到新東西。我希望利用這種機會,一步步推動煙花的環保越來越好。”
作為當代藝術家,蔡國強專注于以火藥為媒材的觀念性表達,不斷將更多創新藝術體驗帶給大家。近期,蔡國強個展“遠行與歸來”在上海浦東美術館對外展出。同時,他也通過抖音直播,在線上向觀眾分享眾多作品的創作故事和創意視角。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