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智藝術簡歷:
廣西藝術學院教授(國家二級)
中國畫學院副院長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
李可染畫院研究員
北京國畫藝術家協會副主席
廣西中國畫學會副會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漓江畫派常務理事
廣西美協理事
“新中國美術家系列—廣西國畫作品展”國家畫院主辦“廣西是個好地方—當代國畫優秀作品展”全國政協主辦主持國家藝術基金“南方地域特色中國花鳥畫創作人才培養”項目參加文化部、中國美協、國家畫院、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等主辦的畫展60余次,并獲金、銀、銅獎項。

雄渾大氣 筆墨縱橫
——品讀蔡智寫意花鳥畫藝術
李永強
昔日,顧愷之有云:“凡畫,人物最難,次山水,次狗馬。”然而時至今日,這個論點似乎有待商榷。中國畫發展至當代,最難的似乎已經不是人物了,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人的特征、行為、衣著、形象與生活方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從這一點上講,人物畫在當代畫壇上的創新與發展,較之花鳥畫、山水畫似乎容易的多,因為山還是那樣山,水還是這樣的水,花鳥草蟲還是這樣的花鳥草蟲,基本沒有發生什么變化。以此而論,花鳥畫與人物畫相比,其時代性、社會性、創新性、突破性是極為困難的。專攻寫意畫者在當代能有所作為更是不容易的事,因為在當代工筆畫創作似乎更容易入展、獲獎,更容易得到榮譽與肯定,而寫意畫則需要長年的堅持研習,對筆墨的錘煉、對造型的概括、對物象的深入研究與高度提煉等等,這都需要長時間的研究與探索,而且也不容易被認可與肯定。把寫意畫與花鳥畫結合在一起的寫意花鳥畫其難度可想而知。然而,蔡智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并在寫意花鳥畫領域有所建樹,取得了顯著的藝術成就。

從蔡智的花鳥畫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對寫生的重視,他深知唐代張璪所云“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深刻內涵。他經常外出采風,多次到桂林陽朔、龍勝、黃姚、元寶山等地寫生,而且每次寫生回來都能收獲不少優秀作品。蔡智對寫生有著深刻的認識,他曾說:“寫生是一種直接面對自然物象進行創作的繪畫方法,它不但可以提高我們國畫筆墨技法的能力,而且還是收集素材與體驗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種極佳的創作方法。通過寫生,使我們對花鳥草蟲的理解與認識會更加深入,對于寫意花鳥畫家來講,意義重大。”蔡智在理論與實踐雙重層面都對寫生下了極深的功夫,這在他的作品中也不難看出,這也是其藝術特色的一個亮點。

蔡智是一個勤奮且懂得思考的畫家。他一方面向傳統學習,對傳統寫意花鳥畫下大功夫、花大精力,進行很深入的研究,對青藤、白陽、邊孫林呂、八大、石濤等寫意花鳥畫名家進行逐一研究,吸取他們繪畫中精華為自己所有;另一方面,向近現代大師學習,如李苦禪、黃賓虹、潘天壽等著名花鳥畫家都是他研究、學習的對象。他將古代畫家與近現代畫家的花鳥畫進行對比,發現了當代寫意花鳥畫發展與創新的契機。再一方面,向當代名家學習。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創作能力,蔡智到中國畫研究院(現為中國國家畫院)舉辦的首屆高研班跟隨姜寶林先生學習,到中央美術學院在教育部舉辦的中國畫首屆博士課程班跟隨張立辰先生學習,跟隨名家學習大大拓展了他的學術視野,使他對寫意花鳥畫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與思考。在學習與積累方面,他沒有每戶之見,兼容并蓄,而且堅持認為畫到老,學到老。豐富的學習與深入的思考,使他的寫意花鳥畫風格既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今人,獨樹一幟。他筆下的寫意花鳥畫既不屬于工整細謹的小寫意,也不屬于完全舍棄物象而去追求純粹水墨的抽象畫,而是在研究與理解中國畫精神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傳統,學習傳統,繼承傳統,并結合南方特有的花草植物特點,融入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對寫意花鳥畫的理解,加以變化與創新,經過提煉、概括、探索,最終形成了獨特的富有南方特色的寫意花鳥畫風格。

蔡智筆下的花鳥草蟲絕非刻意安排,小心經營,而是瀟灑自如,隨心而出,如同札記、隨筆、心得一樣,輕松灑脫,沒有一絲沉重感,沒有一點苦心經營的味道,完全是由內而外,自然而然,真實的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界一花一木、一草一蟲、一鳥一禽的獨特感受與熱愛之情,畫中的花草樹木、禽鳥魚蟲……,處處都透露著藝術家的率真與灑脫之氣。正是源于此,才使其花鳥畫有一種獨特的美感,正所謂“畫出于無意時乃佳”,這種隨心而欲、左右逢源的花鳥畫時刻都傳達著愉悅、自由、酣暢,使人不得不為之駐足、不得不為之感動。

他的寫意花鳥畫氣勢雄渾,磅礴大氣,這種氣勢、力量、磅礴之氣在寫意花鳥畫中較難表現,這也是蔡智的過人之處。古人云:“畫品如人品”、“畫如其人”,蔡智品性率真,為人做事不拘小節,雖然身為南方人,但他的性格與魄力卻極似北方人,他為人性情豪爽、大氣。因此,蔡智的寫意花鳥畫極少見南方區域特有的細膩與秀氣,而是呈現出一種雄渾博大的氣象,這種特有的氣勢雄渾、大氣磅礴的花鳥畫風格在南方畫家群體中較為少見。其擅作大幅,六尺整紙的作品創作起來也是隨心所欲,眾所周知,寫意花鳥畫做大幅創作難度較大,然而,蔡智對此卻似乎顯得較為輕松,這源于他多年的苦練與積累。筆強墨健,形象概括,大幅尺寸……,這些使他的寫意花鳥畫極具視覺沖擊力,即使是小品畫,這種氣勢與沖擊力也絲毫未減,這恰恰也彌補了中國畫,尤其是寫意花鳥畫“抒情有余,氣勢不足;內容豐滿,形式不夠”的弱點,并為當代寫意花鳥畫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思考。

蔡智的寫意花鳥畫筆墨縱橫、酣暢淋漓,顯示了他深厚的筆墨功底以及自身的藝術才情。其作品中筆墨厚重,書法用筆,追求質樸、樸拙的藝術感覺。他用筆灑脫靈活、蒼勁有力,用墨干濕、濃淡協調統一,相得益彰。就中國畫的色與墨而言,純水墨并非就一定“雅”,而色彩也并非“俗”,蔡智深諳其理,因此,他的畫沒有去追求所謂的純水墨的“雅”,而是墨色并用,色墨互補,用色彩與水墨演繹了一個精彩的藝術世界。其所畫形象源于自然,造型簡潔,略作變形與夸張,做到了“似與不似之間”的妙處。他筆下的花鳥草木,寄寓了其獨特的感悟,寄情于物,托物言志,通過無聲的藝術形象,用筆墨淋漓盡致地抒寫出了自己內心那份真摯的情意。









大國風(一) 240cm×120cm 2014年

大國風(二) 240cm×120cm 2014年

金蓮涌韻(一) 240cm×120cm 2013年

金蓮涌韻(二) 240cm×120cm 2013年

和風飄霞 240cm×120cm 2010年

綽約風姿 240cm×120cm 2010年

聽風 360cm×145cm 2017年

吟風 360cm×145cm 2017年

花非花·情亦情(一) 360cm×145cm 2017年

花非花·情亦情(二) 360cm×145cm 2017年

南園情愫(一) 360cm×145cm 2017年

南園情愫(二) 360cm×145cm 2017年

國風(四) 180cm×180cm 2014年

國風(三) 180cm×180cm 2014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