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 然 生 長 -
●●●

從柏拉圖開始,藝術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就成為了一個被廣泛提出的重要問題。康拉德·費德勒在《論藝術的本質》第七章中詳細的對"藝術與自然的"話題進行了分析與討論,中間費德勒這樣說到:"在最好的藝術作品中表現的是對自然敬畏的、膽怯的靠近,而其深層次的目的在于對自然無所顧忌的掌控。"這正是人類面對自然之時復雜的心理。哲學上把未經人類改造的自然稱為“第一自然”,把經過人類改造的自然稱為“第二自然”,而現如今,"自然"這個名詞甚至是成為了每個身處當下的人不可避免的思想課題。歌德在其自傳中曾寫道:"好像都只通過生活,自然和藝術才取得聯系,所以經過了我種種思考和努力,我回到了我的老主意,那就是身外的自然。"正如歌德所說,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對于我們來說身處在第一自然與第二自然密切交織的龐大社會體系中,順應時間、自然生長成為了一個非常必要的選擇。
自然生長有三層含義:第一層是在自然環境之下生長,貼近、擁抱自然;第二層是表意,自然而然,未經外界干擾下,以最本真的狀態生長;第三層是“自然”生長,即人工自然。關于生長,每個個體都會有意或無意地選擇自己的生長方式。而藝術家們通過自己的方式闡述自然生長,在一定程度上,運用自然法則表達自己的想法。


COMMUNICATION
對話|自然
本次展覽特別邀請了六位身處職業生涯最初始階段的、非常年輕的藝術家,用各自的作品給觀眾展現"自然生長"這是一場各個年齡段的觀眾與年輕的他們的對話,更是一場各個年齡段的我們與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自己的對話。
MAGGIE.JIAN

一切事物的起源都是從靈感開始的,作為一名建筑領域的初學者,建筑于我是把靈感變成愿景。我的靈感不是一個突然的啟示,不是一種沖動。它是在我看著我的城市在我眼前發生革命時逐漸產生的。人類活動不斷抹去我們眼前的景觀,雕刻出重復的生存空間。對于自然,這種重復生存,亦是毀滅。尤其是在不斷重復的建設工作下,自然反復被妥協,被限制,被遺忘。人類并不是這個空間的唯一占用者,我們的空間需要自然。
自然生長在語境中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作為一個經常在感性和理性中不斷徘徊的矛盾性選手,我更希望將它理解成一種對自然的追求。因此,我渴望去探索建筑平衡。
在城市社會中,綠色植物被作為一種人工裝置納入到美學中。我希望將自然的建筑整合重新定義為不那么刻意的東西,我渴望將其實用性和概念性元素放在更高的位置上,傾聽植物的聲音,并關注人、自然和空間的和諧共存。三者之間的和諧使我意識到,我們的工業化的生產模式、僵化的生活方式促使了一種轉變,人類開始不再人為地與自然分離的模式,建筑可以為社會的基本結構帶來不可或缺的變化。過去,我們追求的是一個從未出現過的黃金時代,以及一個永遠不會出現的烏托邦。現在,我們將平衡的幻覺理想化。我對建筑平衡的設想也不例外,這種幻覺鼓勵著我的前進。





- Performance Art-
Natural Growth - Mood 01
Maggie Jian
JACKY.LI

當我看到自然生長的時候,我想這就是為我而設定的語境。我曾是一名水手,我曾是一名船長,我曾是一名昆蟲愛好者。曾經的每一個身份都讓我更有興趣的探索自然。如今我懷揣著全新的身份,開始用建筑的方式野蠻生長。
材料是個很有趣的東西,我渴望用材料感知的方式讓建筑變得更加日常化。我尋找生活中最常見的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
我試圖去理解自然,石頭、貝殼、木頭、骨骼、金屬、琉璃、人造物……佛說: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我把我理解的自然化作一地的沙。選材、打磨、過篩,修行一般。每個人理解的自然都不相同,每個人卻都是身處自然之中,捧起地上的沙吧,在里面可以看到你的自然,甚至是你自己。




- Mixed Material -
Natural Growth - Sand
Jacky Li
?
PHIL.DIAO

當我開始思考這段對話時,我在想建筑本身其實是一種對話與交流。與最簡單的本能需要空間之外,它被賦予了更多詩意。在初步對建筑有認識的時候,我認為這是一門很實用的學科。當我逐漸進一步踏入這個領域時,建筑的存在更像是在探索人類幸福至上,在穩定社會環境下帶來的一種暢想與展望。
不管身處何方,隨處可見的都是已經建好的房子。人們以房子為基礎,開始著平淡但不平凡的生活。我問我自己,我們是工程師嗎?答案是不,我們不負責計算那些精確的結構,我們不負責去寫復雜的計算來給結構做實驗。我們是工頭嗎?不,即使他們是建房子的人,但是我們不負責督促別人建房子,甚至很多時候我們也不會去每天呆在那個我們建的房子里。建筑師似乎是一棟房子里需要完成一部分工作的人,但是同時似乎因為我們沒有特定的工作所以給我們自己的名字叫建筑師。
我想,處于學習階段的我,建筑是純粹的。因為我們不需要因為別人給你什么你才去做什么,我覺得這樣的感覺很棒。那自然是什么?自然生長什么,依然使我們自身去定義的。生長是一個沒有束縛的過程,如同此刻的我們,盡情探索,自然生長。





- Photography -
Natural Growth -01
Phil Diao
?
HAZEL.XING

行走
記錄
理想
建筑于我而言就像是一個永恒的生命,我相信有一天我可以站在我創造的生命里,看到更加清晰的未來。行走是一種力量,在這種力量的推動下,我看到了更多的自然,也看到了更多的建筑。在行走的過程中,相機忠實地記錄了我珍貴的記憶和軌跡。一座座建筑被珍藏在我生命的畫廊里。
我尋找自然的蹤跡,
我變成飛鳥,
我變成河流,
我……
?
NATUREONAL DAY
—



- Photography -
Mist-01
Zhuoxuan Xing
?
MONICA.ZOU

生命到達了終點的軌跡,
它的波動無序性,聲波跳動像是個音符,
一篇奏樂章完成.
生長亦會有一段發展的過程,花開花謝、日出日落.……
初生是生命的起點,然而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終點
2020年7月,我外公的病床旁,
我記錄下了那顫顫巍巍的心電圖:
那是不安的……
那是無序的……
那是生動的……
那是精彩的……
那是平靜的……
那是三言兩語無法表達的……
或許這便是自然生長的意義,
跌宕一生,求得生命的答案。



- Print -
Natural Growth -
Monica Zou
YUJING.LIU

我是誰
我在哪
喂?
劉雨婧,你在哪?
….…
喂?
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
喂?
您撥打的電話正在通話中.……
喂?
.…..
劉雨婧,你在哪?

地址:Fondamenta Zattere al Spirito Santo 65,30123 Venice ,Italy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