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鳳凰藝術和ARTFORUM中文網報道,12月2日,美國藝術家、觀念藝術的奠基人勞倫斯·韋納(Lawrence Weiner)去世,享年79歲。韋納去世的原因沒有被公布,但他在2020年的一次采訪中透露其正在某種癌癥的治療中。
韋納因其基于文本的裝置作品而聞名,這些作品包括令人回味或描述性的短語和句子,以粗體大寫字母呈現,并附有批注符號,而且時常出現在不尋常的地點和表面。韋納相信,想法本身可以構成一件藝術品,他的藝術實踐貫徹了他于1968年提出的著名的“意向聲明”。
韋納1942年出生在紐約布朗克斯。16歲高中畢業后,他曾在油輪和碼頭工作。在紐約亨特學院短暫學習后,他開始周游美國。1960年18歲時,他在加州舉辦了被認為是他的第一次個人展覽。
1968年,韋納在自己的第一本著作《聲明》(Statements)中發表了“意向聲明”,并將創作方向轉向由簡短的指示或描述語句組成的作品上。這一性質的作品對與藝術家和觀眾相關的對象物規則提出質疑。韋納強烈地感到,與傳統的視覺藝術作品相比,文字更容易被普通觀眾所接受。韋納“意向聲明”的表述包括——“藝術家可構想作品”、“作品可被制作出來”、“作品無須實現”、“每件作品都是平等的,并且與藝術家的意圖一致”等等,不過只有少數幾個文字表述被創作出來。

勞倫斯·韋納的文字觀念作品
他在2020年接受《采訪》(Interview)雜志采訪時說,“這就相當于是一場音樂會,每個觀眾出場的時候嘴里都在哼著某個曲調。這不是所謂平民主義,而是給人們一些他們可以拿來用的東西。我的作品就是給世界提供一些可以使用的東西。”2000年,韋納受紐約公共藝術基金的委托,制作了一系列在曼哈頓下城投入使用的窨井蓋,上面寫著“與下一個及其他對齊”(In Direct Line with Another & the Next),回應了紐約市的網格城市結構。
在近60年的職業生涯中,韋納的作品被廣泛展出。2007年至2009年,他在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和杜塞爾多夫K21藝術館舉辦了回顧展。韋納獲得的獎項包括兩項國家藝術基金會獎(1976年和1983年)、古根海姆獎(1994年)、沃爾夫岡·哈恩獎(1995年)等。2013年,他被授予紐約大學研究生院榮譽人文博士學位(2013年)。他的作品被全球眾多機構收藏,包括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紐約所羅門·R·古根海姆博物館、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館、巴黎蓬皮杜中心和倫敦泰特美術館等。
批評家們在韋納的作品中看到了關于語言及其局限性的各種崇高理念,但韋納對他的藝術相當坦率。他在口述歷史中說:“學術界的目的是要有一個答案,至少是一個解決方案。但藝術的目的是沒有答案,它是為了質疑。”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