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簡歷
張海東,生于1967年,哈爾濱人,1991年畢業于中央民族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F任黑龍江省畫院專職畫家、黑龍江省畫院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黑龍江省文史館特約研究員、黑龍江省首屆“六個一批”文藝青年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作品曾入選參加第九、十、十一屆全國美展,第二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第二、三、六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第三屆全國青年美展,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八十周年、八十五周年全國美展,關東畫派首屆進京展,新中國美術家一一黑龍江中國畫作品展,以及“黑龍江省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展等展覽,作品曾獲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八十周年全國美展優秀獎,文化部全國第八屆“群星獎”優秀獎,曾獲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八十周年黑龍江省美術作品回顧展金獎,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成立50周年大展金獎,黑龍江省慶祝建國60周年美術作品展金獎,黑龍江省第四屆、五屆、九屆“群星獎”金獎等獎項,并有部分作品在韓國、日本、香港、臺灣、法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展出。

《守望家園》199×180cm
關于繪畫完整性的認識
一張畫畫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這個問題看上去似乎很簡單,甚
至會覺得不應該算是個問題,但現在為什么還要把這當成一個問題來
寫呢……

《守望北疆》中國畫 240cm×120cm 2011年
其實不然,關于繪畫的完整性,不同時期,不同的歷史階段人們對繪畫作品完整性的看法、理解和認知度是不一樣的,這和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背景,時代需求以及科技的進步等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歐洲十九世紀印象派產生之前,幾乎所有的大型繪畫都是訂件、是任務,往往都是有人、某一機構先付定金,或政府下達任務等形式要求畫家為教堂、政府、皇帝等畫某個宗教故事,重大戰役,皇帝加冕等等這樣的繪畫作品,因為照相技術還沒有產生,因此那個時期太
需要繪畫了,沒有繪畫社會的文明程度難以想象,繪畫是那個時代最直觀的記錄,因此對繪畫的要求當然是絕對的完整、逼真,哪還有畫不完整的道理,而在中國也是如此,在明、清文人畫出現之前,像魏、晉、唐、宋時期基本都是工筆畫,對于完整性的要求、認可和那一時期的歐洲幾乎是一樣的,因為也同樣是為寺廟、達官貴人、皇帝等人繪制的,當然也要畫的絕對的完整、細膩、面面俱到,可以說這一時期無論東西方對于繪畫完整性的認識、欣賞習慣、口味幾乎是一致的,在這個時期畫的完整程度不是由畫家本身能決定的,因為都是訂件,當然要按人家的要求來完成,這種完整性是由訂件者,政府來決定的。

《十月》192×181cm
到了十九世紀末在歐洲印象派時期,由于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特別是照相機的發明產生,繪畫已不像以前那樣重要,畫家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和功能變了,幾乎也沒有所謂的訂件了,畫家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來決定畫作的完整性,不再聽命于他人,于是涌現出一大批像梵高、畢加索、馬蒂斯等不同藝術流派、不同思想、個性的杰出畫家,使人們對繪畫完整性的認識又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

《春風》201×176cm
藝術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在那個時期東、西方的交流較現在而言雖
然很少,或者說幾乎是沒有,但東、西方的藝術發展規律卻都是按這個脈絡發展下來的,中國明、清時期文人畫的產生和發展也同樣打破了以往人們對繪畫完整性的認識已不同于以往工筆畫的面面俱到,更多的是在追求“語物傳神,境其妙也”講究的是“意到筆不到”的藝術境界,給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和余地,也同樣涌現出了八大山人,徐謂、鄭板橋、吳昌碩等等書畫大家。

《抗聯英雄志》中國畫 211cm×700cm 2015年
那么在當代對于繪畫的完整性的認識又是怎樣的呢,我覺得現今是多元時代,在此我也只能代表自己的觀點,我認為如今是信息、多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這一切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的生活和創作,現在的高清照相機都可以把人的汗毛孔拍的清清楚楚的高科技時代,因此我認為絕對完整性的繪畫是不存在的,我對作品完整性的理念就是不追求絕對完整,而追求相對的完整,我認為機器再先進也是冰冷的、沒有生命的,是要靠人來操作才能體現其價值的,而人是有生命、有熱血和情懷的,再先進的機器也代替不了梵高那飽含激情的筆觸,徐渭、八大山人那發自心底吶喊……我想這應該就是如今這么先進的科技也取代不了繪畫的原因。

《壯行酒》140×352cm 2021年
我創作的中國畫作品,就完整性而言,單看畫面的某一處可以說都是不完整的,但從整體來看,相對于畫面主次關系的比較,這又是完整的,把更多想象空間的余地留給觀者,無論我創作的大幅作品還是系列小品,都是這種相對完整的創作理念,當然要做到這些,僅憑單一的中國畫創作思維是不夠的,既然處在這樣一個多元的多媒體的信息時代,當代的中國畫創作就需要我們具備綜合能力才行,這樣才能將自己的作品恰到好處地做到相對完整的統一。
黑龍江省畫院
張海東
2016年12月5日

《紅花園》202cm×192cm

《金色斜陽》220×192cm

《簫聲系列》120×240cm

《傲霜》192×166cm

《秋實》220×192cm

《瓶中荷塘》66×66cm

《臨風系列》66×66cm

《臨風系列》66×66cm

《臨風系列》66×66cm

《天馬行空系列之天馬五行——金、木、水、火、土》135×66cm×5

《天馬行空系列之一一行空八駿》120×240cm

《天馬行空系列》210㎝×190㎝

《天馬行空系列》66cm×66㎝

《天馬行空系列》66cm×66㎝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