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是有的
只要您有眼力,有財力。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小漏大漏一起撿。

北京2017年秋拍所出《火雞圖》

Lot756
佚名(清) 丹色鸚鵡圖
絹本立軸
115×60cm
說明:原裝裱。
起拍價:300,000-500,000
為什么這么說呢,小編也是有依據(jù)的,依據(jù)同樣有三。
1.此畫左下角的款已被抹去,這個地方是宮廷畫師落“臣字款”最多的位置。

2.《丹色鸚鵡》作者寫實水平極佳,用色和諧,畫面色彩豐富卻不失清淡華貴之氣,畫中的鸚鵡達到逼真的程度,立體感極強,整個畫面的構(gòu)圖得當(dāng),比例準(zhǔn)確的高超繪畫技巧,繪畫風(fēng)格與郎世寧及其相似。(除了郎世寧,沒有人能畫得出這樣的鳥。
)

3.此畫除兩只丹色鸚鵡外,作為背景點綴的枝干葉實等為中國傳統(tǒng)畫法,應(yīng)為中國本土宮廷畫家所繪(至于是誰,小編水平有限,待各位師友考證了
)。

綜上所述,小編說這幅《丹色鸚鵡圖》是郎世寧與中國宮廷畫家合繪的也沒毛病吧!
到時候,幾百萬是它,幾千萬也是它!

明天就要進場布展了,小編和湛然全體同仁恭迎您的到來!別急,下面的也都可能是漏哦!
//////////

Lot762
王翚 秋山讀書圖
紙本鏡片
題識:六如居士秋山讀書圖,海虞王翚臨。
鈐印:王翚之印(白)、石谷子(朱)。
邊跋1:王耕煙臨唐子畏讀書圖真跡,一九六零春三月與馬涯民、周文祥、虞逸仲同觀并識,邱嗣斌拜筆于天一閣東窗。鈐印:馬涯民印(朱)、周文祥印(白)、虞逸仲印(朱)、邱嗣斌印(白)。
邊跋2:此幀秋山讀書圖是王石谷先生早中年摹唐伯虎之精力之作。是其臨古人遺跡中上上品也,是天一閣之幸矣,實屬珍寶彌足貴也,庚子春仲邱嗣斌又記于天一閣燈下。鈐印:邱嗣斌印(白)。藏印:天一閣秘笈(朱)。
題跋人簡介:馬涯民(1883-1961),名瀛,初字伯年,后字涯民,筆名古彥、諦僧等,以涯民字行,舟山市人。曾任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寧波市政協(xié)委員,后任寧波市各界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周文祥:時任寧波市副市長,天一閣主任。
虞逸仲:寧波文物專家、錢幣收藏家,時任天一閣副主任。
邱嗣斌:天一閣館長,天一閣文物保管所所長。
83×28cm
說明:原裝裱,天一閣藏品。
起拍價:100,000-150,000
《秋山讀書圖》構(gòu)圖嚴(yán)密飽滿,皴染也精縝淹潤。高士幽居秋山獨處,以讀書觀景為樂趣的故事。上方遠山高聳,中景云霧彌漫,林木掩映,下方屋舍中主人凝神思詩,茅舍臨溪,溪橋邊流水潺潺,其樂趣當(dāng)在于詩,正所謂幽居獨處、讀經(jīng)思詩也是表達了一種清高、達觀、恬靜、閑適的文人士大夫情趣

Lot707
佚名(清) 耕織圖四屏
絹本鏡框
114×35cm×4
起拍價:200,000-250,000
相比于之前冊頁式的描繪,此《耕織圖四屏》每一幅擁有完整近景,中景,遠景的構(gòu)圖,房屋,樹木,人物,山石,更具備畫面感,并非一味的延續(xù)“事件性“的表現(xiàn)方式,而是更加強調(diào)“畫面感”。整套作品將人物勞作活動至于畫面中央,并用周圍環(huán)境襯托中心人物。如鄉(xiāng)村稻田、小橋流水、農(nóng)舍庭院、綠樹遠山等,賦予了農(nóng)家勞作場景詩一般的畫面。尤其是在一些人物較多且動作出現(xiàn)重復(fù)的圖中,畫家抓住人物勞作的瞬間,將各個人物描繪得姿態(tài)萬千,生動形象,同時對勞作場景的構(gòu)圖也作出了精心的安排。從《耕織圖四屏》中的人物造型,周圍的樹干、山巒、石塊等的刻畫皆直線造型顯著,富有裝飾意味,與之前明代的人物畫相比較,多了一份華貴的氣質(zhì)和一份秀麗的容貌,是一套構(gòu)思精妙、繪制精湛、華麗工整、設(shè)色典雅、中西融合的繪畫藝術(shù)。因此,《耕織圖四屏》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還是一套珍貴的圖像文獻。
//////////

Lot751
胡廷暉 茅舍結(jié)秋圖
絹本立軸
題識:至正四年,胡廷暉制。
鈐印:胡廷暉(朱)
題跋:康熙辛未五月廿七日酷暑,建蘭已開置廊下,香氣清馥,漸春二兄前來示元人胡廷暉茅舍結(jié)秋圖,展觀此畫而雅澹之致,似覺勝之不可不實,并有唐寅伯虎跋文題于畫中,傳為神品,江村高士奇識。鈐印:竹窗(朱)、高士奇印(白)。竹籬茅舍結(jié)清秋,愛弄秋潮架釣舟。流下前灘人不識,停風(fēng)背指白萍洲。癸亥秋七月上瀚,吳趨唐寅敬題。鈐印:六如居士(朱)、南京解元(朱)。
藏印:南昌萬氏珍藏圖書(朱)、愚齋圖書館藏(朱)。
藏家簡介:1.南昌萬氏珍藏圖書即萬承紫(1775-1837),字淵北,亦富于藏書,藏書樓名“碧香居”“映紅仙館”,藏書印有“乙未生”“萬十二”“萬十二淵北收藏印”“碧香居主人”“江上芙蓉”“南昌萬氏珍藏圖書”等。
2.愚齋圖書館藏即盛宣懷(1844-1916),字杏蓀,又字幼勖、荇生、杏生、號次沂、又號補樓、別署愚齋、晚年自號止叟。漢族,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今常州市)人,死后歸葬江陰。清末官員,秀才出身,官辦商人、買辦,洋務(wù)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業(yè)家和慈善家,被譽為“中國實業(yè)之父”“中國商父”“中國高等教育之父”。
185×95.5cm
起拍價:300,000-400,000
《茅舍結(jié)秋圖》描寫山野晚秋景色,近景處葉落枝禿,殘紅點點,一紅衣高士坐船順流而下,賞觀秋景。中景于林中深處寫茅屋兩間,石橋回廊下流泉潺潺,寧靜致遠。遠山高聳,一派深秋幽曠景致。畫面出呈現(xiàn)清古蕭索、人跡罕至的野逸山林,幾顆棵蒼老枯槁的古樹,獨立于河岸之上,畫面蕭條冷寂,江遠水闊,遠岸光禿禿的山丘,一派蕭疏荒寒、孤寂冷逸之感。畫面線條韻律豐富,幾棵枯樹的表現(xiàn)尤為精彩,在用筆上中鋒、側(cè)鋒、粗細(xì)、長短節(jié)奏豐富,墨色上干濕、濃淡、層次分明,筆簡而神足。山石,枯木,茅舍,孤舟高士,這些實際是經(jīng)過藝術(shù)家自我精神調(diào)節(jié)后,最后得到心態(tài)平衡的一種情緒的反應(yīng),及藝術(shù)家的審美取向。

Lot706
佚名(清) 初秋詠竹圖
絹本立軸
題識:初秋詠竹。森萃青青繞碧塘,霜姿靄靄動幽香。寒風(fēng)不變終身節(jié),綠葉紛然映晚涼。
鈐印:康熙(朱)、萬幾余暇(白)、稽古右文(白)、中和(朱)。
132×63cm
詩文著錄:《欽定四庫全書》圣祖仁皇帝御制文第二集巻四十五。
起拍價:600,000-800,000
此幅《初秋詠竹圖》以平日生活情形為主題,在初秋傍晚的時間,圣祖居正坐于庭院之中,近處的苑池中倒影著松樹的枝葉,游魚成群,圣祖著玄色五爪金龍莽袍,袍服上的紋樣由線條描出,再以色彩平涂轉(zhuǎn)折處用線條勾畫,人物神態(tài)自若,居于畫幅中心靠右的位置,一小仆正要拿走剛觀賞完畢的瓷瓶插花,另一小仆自涼亭中攜琴而來。院中布置古松,賞石,綠竹,遠處有隱約可見的山形,富有文人的雅致。人物面部以傳統(tǒng)的平涂法為之,以墨線勾出輪廓,輕施淡赭,面部凹凸用色彩的深淺變化加以表現(xiàn),其中以稍有西方透視觀念的筆法來繪制欄桿,坐椅,與傳統(tǒng)畫法融合,也體現(xiàn)出宮廷畫家對外來藝術(shù)形式的嘗試與模仿。作品中用明暗變化處理袍服皺褶處的轉(zhuǎn)折關(guān)系,更接近真實生活。值得稱道的是,康熙帝畫像上的面目與神態(tài)均被刻畫得成熟持重和寬容暢達,再現(xiàn)了一位盛世君主的精神面貌。
周懷民家屬藏品專場
中國書畫專場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