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翰海2021春季拍賣會
預展時間:
6月2日 星期三 上午9:00-晚上8:00
6月3日 星期四 上午9:00-晚上6:00
預展地點:北京嘉里大酒店
二層宴會廳:
近現代書畫(一)、(二)、法書楹聯
三層網球廳:
古代書畫、現當代書畫、現當代油畫雕塑
四層九龍廳:古董珍玩
拍賣時間:6月4-5日
拍賣地點:
北京嘉里大酒店 二層宴會廳(2)、(3)
中國書畫:咸集佳作 陣容齊整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隨著存藏日益豐富,張大千山水繪畫的“師古人”上溯到董源巨然等宋代名家。張大千1942年作《夏山圖》即為師法巨然之作,畫作構圖宏闊,遠景山川蒼茫、煙嵐氣象,中景峰巒嶺竇、林木蔥郁,近景幽溪蜿蜒、高士浣足。設色素雅、用墨蒼潤,以山石、樹木墨色濃淡的交替運用來表現層次關系,展現出南方山色迤邐、清潤幽靜的特點。巨然山水的特點即是山川高曠“淡墨輕嵐”,從張大千此圖可以充分看出筆墨秀潤、氤氳幽靜,為其仿古山水佳作。

吳湖帆《海野云岡》
吳湖帆在20世紀美術史的重要意義,已經超過其山水畫家的身份,他在書畫鑒 賞、收藏以及畫史研究上,均成就斐然。吳湖帆早期師法董其昌、沈周、四王吳惲,對清中期以后的繪畫幾乎不著一筆。他對傳統的學習既立足于正統,又不被宗派所束縛,汲取傳統繪畫的精華,在繪畫中,既沒有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也無拘謹刻板的循規蹈矩,運筆靈活而氣韻清雅,頗具文人畫的韻味。吳湖帆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創作的《云表奇峰》、《曉云碧嶂》、《秋領橫云》等,是標志他畫風走向成熟的重要作品。本次拍賣的吳湖帆《海野云岡》正是他畫風成熟時期的山水佳作。吳湖帆山水最大的特點在于山石的畫法,正如此幅,山石設色以赭石打底,再加石青石綠使其略成赫色,調入少許淡墨,在山石凹陷處渲染出陰陽變化之感;山石底部用筆墨皴染交替表現山石的質感;用石青、石綠等與墨調制不同濃度的綠色以表現遠近不同的山石色彩。畫面留白處“化虛為實”,經水墨潤化映襯,將留白空間轉化為空蒙飄渺的煙云。整體畫風秀麗豐腴,清雋雅逸,層次井然。
自2019年秋季,古代書畫呈現出明確的上升行情,較之近現代書畫,古代書畫作品存世資源有限,鑒賞門檻較高,書畫價值的公認度與美術史中畫家的地位,作品的流傳、著錄信息等高度相關。隨著拍場“互聯網+”競投方式的發展,“千禧一代”買家群體的入場,古董、書畫買家的“跨界”競投,古畫作品的詳實著錄和清晰遞藏,就顯得尤為重要。
翰海2021春拍封面故事| 石濤弟子-程鳴最大山水立軸 弘旿對聯佳作將亮相
石濤弟子-程鳴最大山水立軸《松陰清話圖》
程鳴是清代中早期畫家、文人、收藏家,安徽歙縣人,字友聲, 號松門,乾隆諸生。程鳴詩、畫均師出名家,根據史料詳細的記載,他是石濤的入室弟子,1696年,石濤過揚州時與程鳴父程浚相晤,當年夏天即客居程氏松風堂,即程鳴二十歲時就結識石濤,并從其學畫。程鳴繪畫頗得石濤筆意,又宗法王蒙,他的山水“學于石濤(原濟)參以程邃,每以禿毫渴墨,運以中鋒,純以書法成之,不加渲染,自然沉郁蒼渾。”程鳴也是王士禎詩弟子。王士禎對程鳴才學評價頗高,認為其詩名被丹青所掩,才華堪比“詩佛”王維。據李浚之《清畫家詩史》、竇鎮《清朝書畫家筆錄》等記載,程鳴“嘗為王士禎作古夫于亭圖。與陳撰、方士庶、厲鶚為詩畫友。”朱彝尊曾贈程鳴聯“ 愛畫入骨髓,吐詞合風騷。”

程鳴《松陰清話圖》
翰海春拍推出的程鳴《松陰清話圖》繪黃山勝景,筆法參以石濤,構圖宗法王蒙,尺幅巨大,達39平尺,整圖構思巧妙,氣勢宏大,筆意疏朗,頗有韻致。畫作一方鈐印“七芙蓉閣”是程鳴在揚州的宅邸。目前所知程鳴最長的山水長卷,為雍正五年(1727年)作,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著錄記載和市場所見的程鳴作山水立軸,多為2-3平尺,此幅應為目前已見最大尺幅的程鳴書畫立軸作品。從《松陰清話圖》可以看出,程鳴深受石濤影響,筆哀縱恣,脫盡窠臼,有粗疏簡易,頗近狂怪,又不悖于理法。圖中錯落縱橫的山巖間,奇松突兀,橫亙在丘壑之間。兩位高士,或即為程鳴的父親程浚與老師石濤,閑適對坐于澗邊巨石之上,松風陣陣,吹入高士之懷,令觀者如臨其境,體悟他們志在山野的高雅情操。
翰海公司在近年的大型拍賣會中,多次推出楹聯專場,帝王御筆、名家法書、文人墨寶,各具特色,相映生輝,頗受市場認可。春拍,法書楹聯專場推出148余件作品,包括弘旿書于庫絹的佳作《行書七言聯》,劉墉寫給曹秀先的《行楷書八言聯》、華世奎《楷書五言聯》,張伯英《楷書七言聯》等,陣容齊整、精彩紛呈。
清代中期,特別是乾隆時期,清代皇親宗室涌現出一批詩人、畫家與鑒藏家。其中,弘旿的詩畫才華堪稱出眾,他與當時的宗室文人、書畫家交往甚廣,在乾隆時期的文學、藝術界頗有影響力。乾隆帝曾多次御題弘旿畫作,也曾命永瑢、弘旿等補全前人畫作,這些在《清代御題詩文》中均有記錄。在《清宮內務府活計檔案》以及《清宮陳設檔案》中,也有上百條弘旿作品存藏、陳設于清宮的記錄。可見,弘旿的書畫,很多是直接受皇帝指示創作并懸掛于宮廷。

弘旿《行書七言聯》
自小生長于王府,承繼父親儒雅好文的雅趣,弘旿文學、藝術基礎可謂深厚。然而成年后,弘旿于政壇無所作為,只能寄情于詩文書畫中,將全部的才華與抱負都體現在他的文學、藝術創作。他的詩詞頗有些高潔風雅之意。翰海春拍,弘旿《行書七言聯》“薇露香凝紫玉腴,松風韻入朱絲裊”,紫玉可指簫笛,朱絲借指琴瑟,詞意非常清雅,也有可能是陳設書齋之作。
古董珍玩:珍瓷雅玩 工藝新品 相映生輝
在先期舉行的拍賣活動中,瓷雜板塊呈現“回暖”行情,清三代官窯瓷器精品被譽為拍場“不落的太陽”,與以往不同是,市場對瓷雜作品在年代和品類的選擇上越來越寬泛,審美趨于多元。翰海春拍,古董珍玩專場推出近500件拍品,珍瓷雅玩、文房清供、玉雕佳作、佛像供器,品種豐富。
清雍正時期,青釉瓷器的生產無論是配方還是對燒制技術的掌握均達到了歷史顛峰。“清雍正 粉青釉罐”整體造型端莊大氣,釉層凝厚平整,釉色均勻深沉,為當朝瓷器佳作。

清康熙 青花開光花卉詩文筆筒
康熙一朝大興文治,崇尚儒學,重興禮教,打破滿漢藩籬,此時景德鎮無論官窯民窯,均有燒造大批文房器物,筆筒便是其中大宗。“清康熙 青花開光花卉詩文筆筒”胎體厚重堅硬,青花發色嬌翠欲滴,外壁通景裝飾開光花卉詩文,營造類似于花窗之感,有借景于書案之趣味,所繪松石構圖舒朗,清新明快,山石采用分水皴技法,棱角分明,為康熙筆筒中少見的品種。

民國?翡翠花卉瓜棱壺、杯(四件)
翡翠被稱為“東方瑰寶”,經云南騰沖、瑞麗等邊城輸入我國,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隨著開采的深入使翡翠礦口日益枯竭,頂級翡翠原料更是鳳毛麟角,可遇不可求。“民國?翡翠花卉瓜棱壺、杯(四件)”,以菊花入壺,呈扁圓形筋紋式,短流,寬口,曲柄,以謹嚴等分的十六瓣花瓣一氣呵成,是茗壺筋紋器之經典式樣。十六是一個具有法度的吉數。在古代度量衡中,秤作為日常生活之衡器,以天上的星星為準,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祿壽三星,共計十六星。從此壺造型即可見用意祥瑞。三只翠杯不事雕飾,琢磨圓潤,造型嬌巧精致,手可盈握。與主壺一組相映成趣。文人雅士思之有度,行之謹嚴,追慕菊之隱逸高潔,一壺在手,飲罷茶湯,目視菊壺,生人閑遠之思。為翡翠用具之上品。

為滿足市場收藏需求,促進藏界進一步了解新工藝美術的時代成就、作品的多元價值,也為開拓市場版圖,挖掘“潛力股”,翰海公司在春拍古董珍玩專場中,首度試水“新工藝品”板塊,19件作品均為“同一藏家”提供,工藝門類涵蓋陶瓷彩繪、玉雕、翡翠雕、漆紅、景泰藍等,作品或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經典代表作,或為質美工精、意蘊雅致之品,是傳統藝術精髓與當代工藝新峰、時代審美風尚的融合之作,展現出當代工藝美術的高端水準,呈現汲古爍今之美。“宋建國 青白玉童子牧牛”、“柳朝國 璧玉花熏”、“江春源 翡翠秋聲秋色盤”、“霍鐵輝 八寶如意尊”等都是此一板塊推出的精品。
現當代藝術:
傳承中國藝術精神 呈現時代文化新風
當代書畫的收藏市場經歷了幾年的盤整,能夠沉淀下來的作品和名單日益清晰。2021春拍,翰海“中國現當代書畫”專場,包含近現代及當代書畫共計上拍220件,時間跨度從晚清民國到當代的中國畫創作,可以較為清晰的看到山水、花鳥、人物、書法等題材在百年間的演進傳承。其中有體系開創者齊白石、張大千、黃賓虹等人的作品,還有受他們影響的年輕畫家的創作精品。當代書畫單元包括市場穩健的啟功、范曾、陳平、任重等人的代表作,還推出“自得齋舊藏”等三個私人收藏版塊,作品來源清晰,估價平實。
“現當代油畫雕塑”專場,從二十世紀新中國前后到當代藝術新創作品共推出作品95件拍品。二十世紀的中國藝術處于文化沖撞期,這些先行者們既強調本土文化的價值,同時參見異域文化因素,作品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如李駱公早年“意象繪畫”的探索,孫宗慰西行時期的創作等。版塊中的作品有紙本、油畫等不同媒介,從時間軸上看,是新中國美術的初創發展進而到收獲期,歷史記錄了人物及作品,同時這些人事物又構成了歷史,這就是我們持續推動二十世紀版塊的意義和責任。

李駱公《北方的風》
李駱公的藝術源于中國繪畫和書法的傳統。藝術家必須富有時代氣息,我們這個時代要求人們有所發明和創造。李駱公的藝術從各個方面看來都在追求開辟新道路, 他在繪畫、篆刻和書法等各方面都體現了造化的多樣性。翰海春拍推出的李駱公《北方的風》不僅為畫家的代表作,來源自藝術家家屬提供,還曾多次參與展覽并有出版著錄。同樣來源于藝術家家屬提供的孫宗蔚《人物(赴廟會途中)》是孫宗蔚蒙藏系列中的作品,畫面中對人物造型之刻畫不難看出敦煌壁畫對孫宗慰藝術創作的直接影響,他僅用幾根準確、輕松的線條便將人物動態勾勒得惟妙惟肖。同時,畫家對于作品的色彩把握也頗見功力:全幅色彩鮮艷、飽滿卻絲毫沒有庸俗之氣,色彩節奏明快卻不輕浮,濃郁卻不突兀,展現了畫家在色彩上敏銳的感覺力與控制力。

在中國油畫界,閆振鐸的作品獨樹一幟,他在繪畫形式和情調方面的深入探求,表現出獨特的格調:他將中國繪畫的典雅氣韻與西方繪畫的豐富表現力十分自然地融為一體,形成富于文化內涵的單純形式。翰海春拍,閻振鐸《牛》深具張力、色彩強烈,從作品中,既能感受到藝術家精神的深度,又能循跡并自然回溯新時代的中國藝術精神。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