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幕式現場嘉賓合影
“1個世界”ANOBO世界少兒科技藝術巡展 -- 一場與世界少兒共創的科技藝術融合、跨界教育沉浸式互動展于2021年7月24日在今日美術館正式起航。

展覽現場
本展覽由ANOBOteam聯合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 北京、北師大-ANOBO少兒全球素養課題組、今日美術館主辦,美國國家地理、英國印德科技公司提供內容,由北京大學朱青生教授作為學術主持,ANOBO國際教育研發團隊燕柏彤、袁柳作為聯合策展人,共同為世界兒童策劃。
孩子們想象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呢......
展覽現場,近百位小小世界公民、業內數十位教育專家、二十余家學校代表、六十多位家長和教師參加了開幕式活動。北京大學藝術史教授朱青生,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尹少淳,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喬曉光,今日美術館館長張然,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北京主任肖娜、ANOBO國際教育研發團隊負責人燕柏彤、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前所長高瑛等親臨現場并致辭。第68屆世界小姐中國區冠軍、展覽“小小宣傳大使”項目負責人毛培蕊擔任活動主持人。

展覽現場
今日美術館館長張然女士為此次開幕式致辭,肯定了本次展覽中凸顯的跨學科教育實踐與今日美術館的理念相契合,用藝術的方式消除世界的邊界。
燕柏彤女士提到了本次展覽的起源,即在世界疫情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能為世界承擔哪些社會責任。用藝術科技跨界教育的方式來培養少兒全球素養,使孩子們能在未來成長為小小世界公民。
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北京主任肖娜女士向各位在場嘉賓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對該項目將哥大美育理念進行本土化轉化與實踐表示由衷的肯定。
北師大-ANOBO少兒全球素養課題組組長、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甄巍也在線上預祝本次展覽圓滿開幕,他提到本次展覽以科技藝術融合、跨界教育的方式去呈現孩子眼中的“1個世界”,并引發孩子深入思考如何為建設美好、寬容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提供源源不斷的創造力。


展覽現場
ANOBO少兒全球素養論壇
與眾多展覽開幕式不同的是,本次展覽的開幕式以一場學術性的教育論壇開啟,論壇主題為“如何通過藝術科技跨界教育的方式,培養少兒全球素養”,本次論壇由北師大-ANOBO少兒全球素養課題組研究員朱健博士擔任主持,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主任、藝術史教授朱青生,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術委員會主任尹少淳,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喬曉光,ANOBO國際教育研發團隊負責人燕柏彤4位嘉賓受邀出席,他們圍繞藝術科技與少兒教育跨界、小小世界公民教育、教育的創新實踐等話題進行探討。
朱青生教授結合近期參與云南“蒲公英行動”的鄉村支教經歷,做了30分鐘的主題演講,提出來兒童美育的四個面向和八對矛盾。即面向感受力、想象力、創造力;藝術史與文明、傳統和世界;造型技能;圖像的理解、認識、學習和運用。


展覽現場
在朱青生教授精彩的發言后,少兒全球素養的教育論壇由此展開。
首先,尹少淳教授強調美術教育工作者在落實過程中可進行跨學科、體現全球素養的美術課程開發,發揮美術學科中重要的核心素養,使孩子們對其它學科、對世界產生更深度的聯結。
其次,喬曉光教授以數十年民間美術實踐為出發點,借“少年非遺”的文化傳承理念,提出非遺的活態傳承與未來藝術教育需關注的方向。
隨后,朱青生教授由“本體的世界”為切入點,論述中國、西方理解世界的不同視角,最終強調兒童美育行動者需全面理解世界的每一面,從而發展出既具國際視野又扎根于中國本土文化的藝術實踐。
在論壇尾聲,燕柏彤女士就未來課題組的發展方向發言,呼吁教育企業家推動社會創新,為鄉村美育、非遺傳承作出貢獻。倡導少兒全球素養教育,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在過程中不斷實踐創新,用科技與藝術相融合的方式,為孩子們詮釋全球素養與社會責任擔當。
論壇結束后,嘉賓們為參加ANOBO全球少兒素養教師課程的種子教師頒發了結課證書,老師們將把近一年來充實的學習成果與實踐體驗融入今后的少兒全球素養培育當中。
“1個世界“巡展正式起航
下午,第68屆世界小姐中國區冠軍毛培蕊與小小世界公民們一同宣布“1個世界”五國巡展在北京正式起航了。在場參展的小小世界公民們從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北京主任肖娜、ANOBO國際教育研發團隊負責人燕柏彤等嘉賓手中接過屬于自己的“小小世界公民”榮譽證書,臉上洋溢著愉悅和自豪。證書頒發結束后,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與現場嘉賓合影留戀,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榮耀時刻。

展覽現場
ANOBOteam 實踐教育創新
據策展人燕柏彤介紹,本次展覽的策劃是從與北師大建立少兒全球素養學術課題組起,到少兒全球素養的課程設計、教具研發、展覽呈現歷時15個月的時間,旨在通過議題式項目制學習、藝術科技跨界教育等創新實踐教學法,培養未來公民全球素養。燕柏彤女士表示“教育工作者應像科學家一樣具有探索和創新的精神,教育創新、創新教育是作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之一, 愿本次與小小世界公民們共同策劃的沉浸式互動體驗展,可成為一個創新教育的案例,讓家長、孩子、教師等社會大眾共同參與到這場大型教育實踐中來。”
展覽以“1個世界”為主題,生態環境為創作內容,由國內外萬余名青少年兒童與教育工作者、國內外藝術家,從“兒童的視角”共同打造的科技與藝術融合的沉浸式互動體驗展覽,可以說是一次藝術與教育領域的創新真實案例。基于少兒全球兒童素養的培養,鼓勵孩子們以“小小世界公民”的身份,關注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命運。展覽力求在趣味、互動、體驗的展覽氛圍里,幫助力孩子們構建和視覺化他們心中的幻美向往的世界,通過借助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給予為孩子們開啟對于世界未來發展以良好的方向的指引。

展覽現場
策展原則“藝術性、教育性、科技性、國際性”
本次展覽充分彰顯出藝術性、科技性、教育性和國際性的四大策展原則,17個空間藝術裝置、17堂課、120分鐘的沉浸式藝術體驗。
進入展區,隨處可見以藝術為媒介與表現形式的作品。藝術家與小小藝術家共同創設想象中的未來世界,用創意設計推動了熱愛世界、擁抱世界、推動世界變革等行為發生,體現人與自然、人與世界、人與生活實際的和諧相處。
與藝術相融合的科技性是展覽的突出亮點。數字新媒體以及當下最流行的VR虛擬現實技術、AR技術、交互裝置與展覽教育內容緊密結合,將孩子們的繪畫作品呈現在巨大的L型屏幕上,點亮整個展廳,帶給現場觀眾震撼絢麗的光影交互體驗,更是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夢想繪成真”的時刻。
同時,由美國國家地理以及英國印德科技公司帶來的生態互動裝置展項《Air, Land & Sea》,采用先進的3DAR(增強現實技術),營造出一個近乎真實的大自然情境,讓孩子開啟一場平行世界里的勇者旅程,還可以和宇航員一起登上太空,感受不一樣的天地,為孩子們帶來無與倫比的視聽體驗。
“如果由你來構建一個星球,那里會有什么?”展項《1個星球》依托科技手段,運用到全息影像、動態互動等技術,觀眾將置身于光影交錯的浩瀚星空中,無數小星球將環繞大小朋友們奔跑,與作品展開沉浸式互動,每名小小藝術家獨有的“1個星球”就此“構建”,每名小小藝術家獨有的內心世界就此得以展現。結合數字科技力量,展覽多處體現了觀眾現場互動性和趣味性。來到現場的孩子們可以手繪流星,小小作品可以實時投影到天花板中,嶄新的星空作品應運而生。孩子們都看到自己的作品投影到空中,都興高采烈,快樂就是這么簡單又神奇。
“以兒童視角作為策展立場”是本次展覽的教育創新點,展覽過程既是一場教育工作者、跨界藝術家和小小世界公民的“親密對話”,更是一次藝術跨界教育實踐真實案例。不僅收集了 近萬份孩子獨立創作的作品,還吸引來自國內外孩子們共同創作了17個占地10-30㎡的大型藝術互動裝置作品。作品有新貌、有探索、有觀念,孩子們從構思、創作、參展到觀展的全過程,都浸潤在“藝術、人文、自然與科技”等領域中,觀察思考、邏輯推理和藝術表達等思維能力都潛移默化地得以發展、養成。
值得推薦的展項《蛻變》是由駐法美籍行為藝術家Rachel Marks以北京銀杏樹為原型,與孩子們、教育工作者共同完成,大家紛紛從自身出發的思考并傳遞出“生命在循環中生生不息”的意義。最神奇的是,在樹洞里,孩子將與藝術家Rachel一對一進行視頻電話,了解“蛻變”的制作過程,具有強烈的地域特色與教育意義,藝術家與觀者在現場將親身感悟到生命的往復,感悟到每一輪回的生命所特有的價值意義。
本次北京展是為跨越五大洲的五個國家的第一站,之后將陸續前往法國巴黎、肯尼亞內羅畢、巴西里約巡展,終站將亮相美國紐約。

展覽現場
專業化打造 帶來新理念
作為數字時代的“原住民”,在多媒體與全球化的時代,孩子們面對的世界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容易令人迷失。通過此次“1個世界”ANOBO世界少兒科技藝術巡展,將能夠收獲對藝術的好奇與熱情,并通過親身體驗到最為前沿的科技手段,擁抱世界,喚醒創造力,保持開放心態,是當下開展教育活動的必要舉措。創新教育理念的目標是,讓孩子們在體驗快樂的同時能夠在心中埋下小小的種子,在未來的人生實踐里將先進的地球發展理念轉化成這一個世界可持續發展的真正動能。
這是一場跨越五大洲/五個國家的國際巡展,是一場兼具藝術、教育與科技的突破性藝術實踐。這個暑假,歡迎所有小朋友來今日美術館,開啟自己的探索世界之旅,一起構建屬于自己的未來世界!同時也期待所有大朋友來今日美術館,解秘兒童的藝術力量,在作品中感受到孩子與世界的鏈接。

展覽現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