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動儀式現場領導和嘉賓合影
7月11日,中國美術家協會“送歡樂 下基層”赴甘肅通渭采風寫生支教慰問活動在甘肅省通渭縣啟動,此次活動由中國美術家協會、通渭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參加啟動儀式的領導和嘉賓有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活動管理處處長董竟成、副處長安明,通渭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茍建軍,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邵海霞,美術家有中國美協理事、貴州省美術家協會主席諶宏微,甘肅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馬青山,甘肅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馬剛,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教授任惠中,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委員、海軍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創作員王利軍,中國美術家協會裝幀藝委會委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孫劍,北京畫院專業畫家方政和,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專職畫家任清,甘肅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王驍勇,福建省龍巖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劉新才,青州市美協副主席李東,定西市美協副主席牛成選,甘肅甘肅畫院專職畫家張憲文,甘肅省歌舞劇院書畫室副主任馬鳴,蘭州畫院專職畫家劉德軍,甘肅畫院國畫院院長范文陽,甘肅畫院專職畫家駱少軍,甘肅省美協干部張廣宏等。董竟成處長、馬剛主席、茍建軍副縣長分別致辭,任海霞主任主持啟動儀式。

中國美協理事、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活動管理處處長董竟成代表中國美協致辭
董竟成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在致辭中指出,近幾年,通渭培養了眾多美術家和美術愛好者,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切實提升了通渭的形象。希望通渭縣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升通渭縣文化事業和書畫文化產業發展水平,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更好的發揮書畫藝術的優勢和帶動作用。中國美術家協會將繼續關心和支持通渭文化事業和書畫產業的發展,不斷加大支持力度,繼續有計劃地組織書畫藝術家來通渭體驗生活、采風寫生創作,為通渭打造書畫強縣,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油助力。

甘肅省美協主席馬剛致辭
馬剛在致辭中指出,本次活動的舉辦,充分體現了中國美協對通渭書畫文化事業發展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希望通渭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書畫培訓教育工作,培養書畫領軍人物,不斷擦亮“翰墨飄香 書畫通渭”這一文化名片,擴大通渭書畫品牌效應,推動通渭書畫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希望中國美術家協會和廣大書畫愛好者進一步了解通渭、書寫通渭、宣傳通渭,加大書畫文化交流力度,助推通渭由“書畫大縣”向“書畫強縣”邁進。

通渭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茍建軍致辭
茍建軍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通渭縣委、縣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大力實施文旅名縣戰略,堅持龍頭帶動、畫廊加盟、集群發展,堅持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社會參與,堅持五城引領、產城融合、后植底蘊,堅持品牌帶動、鏈條培育、群眾收益,積極創建全國“書畫+”農耕文化休閑旅游基地,以書畫采風帶動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希望通渭壯麗秀美的山水、底蘊深厚的文化、淳樸善良的人民、風清氣正的形象,能夠給各位書畫家和媒體朋友留下美好印象,能夠讓各位書畫家們創作出精美畫卷。

通渭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邵海霞主持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中國美術家協會向通渭縣人民政府贈送了美術書籍,通渭縣人民政府向中國美術家協會贈送了“支教慰問進基層 丹青繪就新風貌”的錦旗。
當天下午,參加慰問活動的20余位美術家在通渭縣悅心美術館舉行了義務筆會,美術家們現場揮毫潑墨、妙繪丹青,在互動交流中切磋技藝,共話文化傳承。一幅幅精美的書畫作品在他們筆下一氣呵成躍然紙上,淡淡的墨香讓整個美術館被濃濃的文化氣息所包圍。在一點一皴間,蒼翠群山、繚繞云霧躍然紙上;一勾一染時,人物高古典雅氣質盡顯畫中。你繪青松,我染群山,畫家們有的精心勾勒水墨山水,有的數筆揮就古松草木,現場的書畫愛好者在近距離欣賞美術家現場創作的同時,還與美術家們一起交流書畫創作鑒賞心得。美術家們合力完成了兩幅丈二中國畫作品《聽松》《云起隴山》,并創作出數十幅山水、花鳥、人物作品,作品都贈予通渭縣人民。

義務筆會現場

義務筆會現場

義務筆會現場

義務筆會現場

義務筆會現場

義務筆會現場
幾筆勾勒似云錦,點墨繪出心中情。筆會活動不僅引導帶動更多書畫愛好者大力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也進一步增進了各地書畫家們的交流溝通,同時,有效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推介宣傳了“書畫名城·康養通渭”文旅品牌。

義務筆會現場

義務筆會現場
馬剛主席說,這次活動落地在通渭,是因為通渭書畫有著全國的影響力。我們想通過組織這次活動,為8月份在通渭舉辦每年一屆的通渭書畫文化藝術節準備,呈現全國書畫家和甘肅省的書畫家在通渭采風寫生的作品,來呈現通渭的變化發展和我們的生態、環境等各方面的新氣象。
諶宏微主席說,這次隨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的寫生采風支教慰問團來到通渭,見識到了傳說已久的書畫通渭。“通渭現象”有深厚的地域文化傳承,是中國華夏文明、農耕文明的發祥地。另外還有政府的推動,政府出臺了很多舉措,培育市場、推出作者、培養書畫人才等,都為“通渭現象”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通渭是中國書畫的一個榜樣,值得我們各地學習。
任惠中教授說,通渭書畫文化現象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第一點,稱得上是全民對中國傳統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熱愛、酷愛,很多書畫家都喜歡鉆研它。第二點,書畫的實踐者們都在通渭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升華,很多通渭人說他們的下一代都去學了書法、繪畫,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尊重和傳承。

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教授任惠中授課中

北京畫院專業畫家方政和授課中

支教活動現場

支教活動現場
“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甘肅是中華民族、華夏文明和農耕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既有石窟寺廟、長城關隘、塔碑樓閣、古城遺址等多種文物古跡和多彩的民族風情,又有青山碧水、高山草原、大漠戈壁和雄渾的黃土高坡、丹霞奇觀、冰川雪峰等獨特的自然風光。

采風活動現場

采風活動現場

采風活動現場
在采風寫生期間,慰問團美術家們將到通渭中國書畫名城、溫泉村、風雪華家嶺、梁家深村等“一城十一大景區”進行采風寫生活動。通過美術家們手中的畫筆,來展示通渭、描繪通渭。
采風寫生活動將持續至7月15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