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大而莊嚴的7月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講話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貫通歷史和未來,聯系理論和實踐,深情回顧和總結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科學展望和描摹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提出了一系列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思想深邃,內涵深刻,是一篇站在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上,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跟黨走,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滿懷豪情地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綱領性文獻,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文聯組織和文聯系統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應當積極行動起來,切實把這一重大的政治任務和責任扛在肩上,采取靈活多樣、行之有效的方式,談感受、講體會、話心得,辦實事、解難事、見行動,迅速興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的熱潮,以影響帶動文藝界和越來越多的文藝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好履行新時代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莊嚴職責。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是在新起點上發出的新的動員令。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在慶祝大會上發出一個莊嚴宣告。這就是: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這標志著建黨一百年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任務已經圓滿完成,同時也開啟了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起點,踏上了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回顧過去,我們充滿信心;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過去的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全黨發出新的動員令:號召全體共產黨員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繼續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是持續推進和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的最新教材。抓住建黨百年華誕有利契機,組織全黨進行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涉及全局、影響未來的重大決策,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煉的一個鮮明主題,概括的黨的四個歷史時期,總結的四個偉大成就,以及歸納的九個必須,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從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高度,強調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必須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必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值得深刻領會和把握。這是因為歷史是最好最生動的教科書,既是營養劑,也是清醒劑。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未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及其包含的豐富內容,無疑為推動全黨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取得更大成效,提供了最鮮活的新教材,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新發展。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一路走來,始終是一個非常注重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正因為如此,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導和引領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創造性地提出了偉大建黨精神,其主要內容就是“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這個彪炳史冊的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正因為如此,中國共產黨在一百年的長期奮斗中,大力弘揚和踐行偉大建黨精神,才構建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堅決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等等。這些閃爍著科學性、哲理性光芒的思想觀點,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也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極具實踐價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