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琴、花、戲……伴著一場別具心裁的古樂雅集,7月3日晚,沫·美術館“工筆新語”系列展(第二季)神思:傳統(tǒng)精神的堅守與超越展如期開幕。


展覽作為沫·美術館開館第三展,以“神思”為主題,特別邀請展出了高茜、楊怡、葉紫、王昊、滕騰、杜亞璇六位新工筆藝術家的實踐個案,意在看清這些“新工筆”實踐者的堅守與超越。


神思|開幕雅集

茶藝表演者:國家高級茶藝師梅麗、張盼

琴藝表演者:安徽省古琴協(xié)會首任會長 張艷

戲藝表演者: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孫娟

戲藝表演者: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何云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何長風,安徽博物院院長胡敏,安徽省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陳林,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原主席、安徽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錢念孫,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常務副院長孫磊,安徽省美學學會會長陳祥明,安徽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劉曉明,安徽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范春曉,合肥市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周建祥,亞明美術館館長何昊,安徽古陶瓷博物館館長、安徽省沉香博物館館長梅杰,以及展覽特別邀請的學術指導孫欣和參展藝術家高茜、楊怡、葉紫、滕騰蒞臨展覽開幕式。展覽開幕式上,陳林、高茜、孫欣先后致辭,隨后,沫·美術館館長臧兿茜致答謝辭。

安徽省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 陳林
安徽省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陳林對展覽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他在致辭中強調,我們剛剛共同見證了7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莊嚴隆重的慶祝建黨100周年盛典,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視野宏闊、內涵深厚的講話,心潮澎湃,十分振奮。作為美術工作者,用手中的畫筆,以絢爛亮麗的色彩、生動有力的造型,富于張力的構圖來謳歌黨100年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描繪新時代嶄新的生活面貌,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此外,陳林還對此次展覽學術指導孫欣的策展項目和六位參展藝術家的繪畫特點一一做了介紹,他認為,此次展覽由國內著名美術批評家、策展人孫欣擔任學術指導,六位參展藝術家都是國內優(yōu)秀的工筆畫家,其中,特邀藝術家高茜更是新工筆的代表性畫家之一,展出的作品,既有對傳統(tǒng)繪畫的堅守,同時也呈現(xiàn)出各自的探索,是一次有學術性的展覽。

藝術家 高茜
藝術家高茜作為參展藝術家代表,在致辭中對沫·美術館專業(yè)細致的展陳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謝,她認為,中國當代工筆正需要像沫·美術館這樣的藝術機構如此潛心的推動,才會使中國當代工筆不斷的推陳出新,并使中國當代工筆展覽不斷達到新的高度。此外她還特別談到,近些年來,在安徽大學藝術學院逐漸形成了工筆人才培養(yǎng)的特色,且不斷有當代工筆畫創(chuàng)作的新生力量嶄露頭角,非常值得關注。

學術指導、美術批評家 孫欣
隨后,學術指導、美術批評家孫欣表示,時隔半年再次來到合肥,很高興看到臧兿茜及其團隊把“工筆新語”這樣一個極具學術品質和精神高度的展覽品牌持續(xù)推進。這支年輕的隊伍,以新工筆作為學術支點,秉承著弘揚時代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的文化態(tài)度,堅持做傳承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使者,勇于實踐、勇于探索,富于創(chuàng)造力的構想令人感動。此外,主辦方為強化觀展體驗而展開的雅集式開幕,匠心獨運,體現(xiàn)了新一代策展人的文化擔當。
孫欣認為,進入新世紀以來,新工筆藝術家憑借開放的學術視野,植根于中國工筆畫傳統(tǒng),不斷回應著時代的命題,以各具特色的新觀念、新形式、新語言持續(xù)推動著中國水墨的現(xiàn)當代轉換,一路走來,不難感到它日益擴大的影響力和持續(xù)向外發(fā)散的精神能量。孫欣相信,沫·美術館通過一系列學術精品展,與藝術家、理論家不斷的有機聯(lián)動,必將成為安徽省乃至全國范圍內藝術生態(tài)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沫·美術館館長 臧兿茜
沫·美術館館長臧兿茜以她最喜歡的法國藝術家德拉克洛瓦的話作為答謝辭開場,她坦言,作為一個“00后”,對于雅集的概念在18歲之前只停留在課本上的“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印象中,而在多年四處游學、視野開闊之后,越來越意識到傳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重要性與責任。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沫·美術館以雅集的形式啟幕新展,希望以一個獨特的角度來致敬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與傳統(tǒng)文化。無論走多遠,都不應該忘記來時的路。作為一個“00后”,在努力探索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她會致力于推動年輕一代將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并將藝術化的生活模式融入每一次展覽。

啟動儀式
“神思”由南北朝時期文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提出。關于“神思”的理解與闡釋,或以為是藝術想象,或以為是靈感,又或以為是構思。它扎根于中國文化與哲學的沃壤中,汲取中華民族的思想精華,有著悠遠的歷史。“神思”之“神”,正在于創(chuàng)作過程中那種出神入化、無法預設的高妙之境。

嘉賓合影留念




而對工筆畫的審美追求、創(chuàng)作觀念、形式語言,甚至是工具材料,在千年的時空里一直延續(xù)著,不斷變革著、發(fā)展著。沫·美術館“工筆新語”品牌的創(chuàng)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新工筆思想的弘揚,便于感受在時代精神的推進下傳統(tǒng)中國畫的當代性轉換。


學術研討會于7月4日在沫·美術館舉辦,安徽省文聯(lián)主席陳先發(fā),安徽省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陳林,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常務副院長孫磊,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原主席、安徽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錢念孫,安徽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劉曉明,參展藝術家高茜、楊怡、葉紫、滕騰、沫·美術館館長臧兿茜,沫·美術館執(zhí)行館長童曉芹等嘉賓出席研討會并就新工筆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展開探討。本次研討會由展覽學術指導孫欣主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