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舊家 — 戚叔玉、朱孔陽舊藏書畫專題
日期:2021-07-01 14:34:17 來源:中貿圣佳
拍賣
>海上舊家 — 戚叔玉、朱孔陽舊藏書畫專題
從晚清至民國,海上逐漸形成了國內收藏界的“半壁江山”,縱觀上海的發展史,不光是它“十里洋場”擁有著雄厚的經濟基礎,更多的是擁有著當時中國最頂尖的文化階層。走進近現代收藏史,錢鏡塘、吳湖帆等一眾海上收藏名家更是享譽海內外,他們不僅收藏頗豐,更心系祖國,積極搜抉鄉邦文獻等,捐獻給國家文博單位,為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貢獻了力量。近年來,上海藏家舊藏的拍品更是成為拍賣場上競拍的熱點,今中貿圣佳2021上海首拍,推出上海資深藏家戚叔玉、朱孔陽舊藏拍品數件,以饗廣大藏家。戚叔玉(1912-1992),原名璋、鶴九,山東威海人。六歲拜書法家丁佛吾為師,八歲向畫家金北樓學國畫,十二歲開始收集三代銘文,進而收集石刻、碑拓。成年后與張大千等交往,博覽書畫名跡,因而在書畫篆刻藝術方面基礎堅實。民國34年(1945年)加入上海畫人協會,民國37年(1948年)春赴美舉辦個人書畫展,展品被搶購一空。同年《中國美術年鑒》收錄他的篆、隸、魏、草等書法9幅,山水人物、花鳥等繪畫8幅,篆刻作品27件。戚叔玉不僅精通書畫、篆刻,還致力于碑帖拓片的收藏,是國內著名的碑帖收藏家和鑒賞家。他畢生從事文物文獻的收集和研究,于石刻拓本、印譜方面的收藏尤其精湛、豐富,其收藏種類齊全,自上古迄清代,主要的石刻均有拓本可供研究。且其中不乏真善之本,宋拓《圣教序》、《九成宮》甚精,舊拓《宋高靈廟碑》則是國內最好的拓本之一,《十鐘山房印舉》、《十六金符齋印存》系稀有之珍品。他的藏品往往會鈐蓋有“戚叔玉氏珍護”一印,以示珍愛。戚叔玉先生熱愛祖國,尤為關心國內文物博物館事業,他將《十鐘山房印舉》印譜18箱捐獻給杭州西泠印社,將《二十四史》、《四部叢刊》等史書捐獻給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并先后于1980年和1983年兩次將珍藏書畫、碑帖碑刻拓本等220件捐獻給上海博物館,尤其是金石拓本,幾乎傾其所藏,使上海博物館的拓本收藏系列更加完整豐富,奠定了上博拓片收藏的基礎。題跋:1.右石高、廣各二尺二寸八分,共二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其石為廣東欽州馮伯求戶部敏昌搜出,已載入河南孟縣志。翁覃溪學士方綱、王蘭泉司寇昶,均有跋文,字畫古質可愛、饒有隸意,當為魏碑中佳刻,多別體字,蓋北朝習俗相沿使然耳。時為光緒甲辰相月,史耜孫記。鈐印:云薖(朱)2.魏四司馬志乾隆間均出孟縣,司馬元興、景和兩石久亡,外間所流傳者均重摹本,惟司馬進宗及此志,尚是原刻,有馮敏昌題識可憑也。余嘗謂女士之端摻可記者,正史專傳甄錄過嚴,其別見于記載者,劉向之《列女傳》常璩之,華陽國志外殆不多覯,蓋徽音之不嗣也久矣。金石之文歷世最遠,自晉及唐志婦女者,不下千余通,雖不無溢美之辭,而淑問所宣,大端可采,輒思刺取事實勒為一編,可補史遺,可媵詞料,而即以傳其人焉,若司馬夫人者,孝奉舅姑,謙接娣姒,幽閑之教,亦何讓乎。桓少君孟德曜哉,云薖夙藏此志,屬跋數語,因書此歸之。甲辰七月處暑節,季盦惲敏巽。鈐印:艾齋(朱)出版:(蟬圖一開)《書畫有痕》第9頁,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出版:《書畫有痕》第34-36頁,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朱孔陽(1892-1986),曾用名朱既人,以《詩經》有“我朱孔陽、為公子裳”之句,故字云裳,又字云間、云上,號浣云,又號三百方富翁,晚號庸丈、龍翁、聾翁,齋堂名聯銖閣、不可不可盦,上海市松江縣白龍潭鄉人。中國當代著名金石書畫家、文物鑒藏家、醫學史家、詩人。1910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之江大學畢業。歷任基督教青年會干事,杭州市文管會委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解放后發起成立上海美術考古學社。擅長書畫,文物鑒定,亦精篆刻,又為收藏大家,最喜歡收藏各類名硯砂壺、筆海、名印、秦漢印璽、唐宋磚瓦等,無論原物或拓本均在收藏之列。曾先后向中國革命博物館、南京、上海、浙江等博物館、杭州市文管會、太原市文化局、杭州市佛教協會、上海玉佛寺等捐獻重要文物百余件,古籍數百種,受到各單位的嘉獎和表彰。著有《分韻古跡考》《分韻山川考》。題跋:1. 嘉慶十二年丁卯三月中浣,為叔未三賢侄玉照題七律一章,并請正撫。竹林老農向齋沈可培。鈐印:沈可培印(白)2. 嘉慶十有二年三月三日,祝題壽叔未三兄先生四十大慶。韻林趙秉沖書。鈐印:韻林(朱)、分而合之(朱)、家近弄珠樓(朱)3. 嘉慶十有二年,丁卯三月六日,叔未張廷濟自識。鈐印:張叔未(白)、張廷濟(白)、新篁里(朱)、清儀閣(朱)4. 道光十年庚寅夏六月,小暑后三日,雨窗無聊,展玩此冊,考趙太常祝壽文序。叔未張廷濟時年六十又三。鈐印:張叔未(白)說明:鑒藏者章勁宇(1916-1974),號霜蓋,杭州人。章太炎堂弟。精鑒賞,富收藏,西泠印社社員,丁輔之內侄。為著名的收藏家、鑒賞家。吳昌壽(1810-1867),字仁甫,號少村。嘉興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乙巳恩科進士。官廣東連平州知州、廣東政使、湖北巡撫、廣西巡撫,頗有政跡。淹貫經史,兼精小學,凡音律算法靡不通曉。說明:1、張機,清人,字情田,擅書畫,工詩。其妻黃玉為清著名女詩人,著有《視夜樓唱酬集》。施淑儀《清代閨閣詩人征略》引《杭郡詩輯》記載:“松石女兄名玉,字蘊之,號栗齋,適張情田”。黃氏為錢塘名門望族,賢士淑德輩出,“西泠八家”之一的黃易稱黃蘊之為姑母。張機才能出眾亦與厲鶚交好,曾為之題種瓜圖載于冊。2、朱光斗或為清代醫人朱光斗,字象成,簡陽縣西路石板凳人。舌耕為生,因見同鄉廖振宗家藏書甚富,為便遍讀,乃設館廖家。業余自學,志趣于醫藥,朝夕研習,深得書中微妙。繼而為人治病,多所獲效,一時學館亦是醫館,前來就診者不絕。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