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成于1954年的北京展覽館是新中國第一座大型綜合性展館。展覽館的建筑群采用了俄羅斯古典主義的建筑風格,步入其內,雕花的銅門、造型別致的廣場噴泉、高大的穹頂、精美的彩繪,每一處都是時光和歷史的見證。

近期,一場新銳的當代藝術展覽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展館中舉行。作為北京當代藝博會策展單元“藝述”的主題展,“過去的未來主義—中國當代藝術中的過去與未來”集中了四十位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關注縱跨百年間,不同代際的藝術家對于中國歷史的再次思考與對于中國未來的豐富暢想。
在兩個幾乎對稱的狹長展廳里,藝術家對于過去再次想象與藝術家對于未來的大膽預見猶如兩條時光隧道,通過粗糲而駁雜的現實相連。

隨著“藝述”單元的啟動,2021年的北京當代藝博會也正式拉開帷幕。今年的北京當代藝博會將于8月26日至29日于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如期舉行,目前已有57家畫廊和藝術機構將參與到藝博會中。除了藝述單元,博覽會還設有價值、未來、眾望、活力、集時等單元,全面呈現中國當代藝術生態的活力全貌。
此外,“過去的未來主義”的開幕也標志著北展文化藝術中心的正式啟動,作為北京展覽館集團2020年打造的全新品牌,北展文化藝術中心將以展覽為核心,成為北京西部有關文化藝術與生活方式的新生力量。

從去年疫情發生開始,全球開始進入到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點。未來中國會面臨怎樣的景象?展覽“過去的未來主義”以藝術史語境中的“未來主義”為出發點,試圖以中國藝術家的多元實踐來對這一議題進行回應,并延展到對于中國文化中獨特時間觀念的探討。

未來主義是二十世紀初源發于意大利與俄羅斯的一場藝術運動,歌頌工業、機器、技術、力量與速度的魅力,并強烈地厭棄過去的藝術風格與形式。在今天,“未來主義”已是一個歷史詞匯,但事實上塑造了這一整個時代的氣質。那么當過去的藝術理念已經變成了現實,今天的現實甚至已經領先于藝術理念的時候,藝術能否再次擔任起預見者的角色?

在北展文化藝術中心兩條狹長的展廳內,分別呈現了過去和未來兩條線索。所謂的“過去”即藝術家對于過去的再次想象。展覽中的第一件作品,王魯炎的《W 雙向自動手槍D14-03》打破了展覽中時間流動的單向性。李尤松極具社會主義美學的《工業凱旋門》筑起了意識形態的“奇樓”;劉展吟唱短波的旋轉雷達和伍偉營造的汽車部件祭拜場共同代表了工業迭代制造出的鬼斧“神器”;莊輝和馮夢波分別從自然和博物學的角度對歷史作出全新解讀。

將時間的指針撥回到古代,徐震怪異的“沒頂曲項瓶”系列嚴格按照中國經典陶瓷花瓶原作的造型、尺寸、圖案、材料,復制了一批仿制品,唯一的區別在于,這些花瓶瓶頸以90度向下翻折,透露出一股后現代式的頑皮;李舜的《格物致知》系列則以攝影的方式對中國傳統書法進行解構;

當代藝術中也不缺乏對于上古歷史的想象,邱岸雄《新山海經》系列以中國遠古神話經典《山海經》為參照,把今天的世界政治圖景放進一個遠古視角,呈現出奇特荒誕的異世景觀,拓展了水墨的當代語言表現力;童昆鳥則創造了一個上古神獸——一條害羞迷路的包頭龍,來到了21世紀,經歷著現代化的沖擊和“洗禮”。

經過許宏翔以長達二十米的繪畫所建立的“現實”走廊,參觀者可以抵達另一側的“未來隧道”。

簡策的鋼鐵《哨兵》與宋琨的《賽博格軀體》揭示出未來“來者”可能的模樣;


從蔣志建構的異星景觀和高磊的月壤標本之中,可見人類對于遙遠“外域”的野心與探索;

蔣志 《注定之物之1 》,2015-2016
在曹斐的《人民城寨》和劉嘉穎的《赤金美術館》中,人們可以完全沉浸于虛擬空間。
《人民城寨》是一個建造在“第二人生”游戲平臺上,濃縮了幾乎所有中國當代城市特征的虛擬城市。圍繞著“人民城寨”的營造,還衍生出一系的線上活動與影像記錄,包括大型派對、生活指南、尋寶活動、戲劇等等,甚至邀請不同機構參與認購虛擬建筑體。曹斐通過對城市空間進行游戲化的改造,結合中國現實的符號過剩,構建出一系列自相矛盾而又相互整合、同時散布極度娛樂和集體意識的新中國畫境。

《赤金》是一座建造于Cryptovoxels里的區塊鏈虛擬美術空間,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人們的外出受到約束,這造就了虛擬世界的繁榮。人們開始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虛擬世界,在這里人們可以使用數字貨幣進行買賣土地,創造建筑,舉行派對,拍賣和展示藝術作品。劉嘉穎在2020年上半年購買了Cryptovoxels的土地,并建造《赤金》虛擬空間,同時召集社區的建筑者,使得《赤金》是一座多人在線編輯、一直在變化的虛擬空間。

而我們的“明日”究竟會是何樣,我們可以從陸明龍、范文南、奧吉卡(AUJIK)等藝術家的作品中窺見一隅。
在《中華未來主義》(1839-2046)中,陸明龍結合了科幻小說、紀錄片情節劇、社會現實主義和中國宇宙論的元素,以深入研究和批判當今中國及其僑民的困境。

奧吉卡(AUJIK)作品《空間體: 深圳/香港》的基本理念是解構城市景觀,以實際的(真實)建筑為基礎,將深圳/香港這兩座特大都市賦能成一個具有自我覺醒意識的計算機景觀。從現實意義來講,這無疑便是深圳/香港這座城市所代表的加速、技術、連接的世界頂尖都市的特征之一。

這些或經典或嶄新的作品不僅呈現了當代藝術中的未來意象、想象及敘事,也展現了中國近百年來的歷史期冀與2021年當下的未來展望,更在體現了一種屬于中國的生生不息的歷史時間觀: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北展文化藝術中心:
打造北京西部藝術地陣地
與北展文化藝術中心的合作,是北京當代藝博會的策展單元“藝述”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呈現。而“過去的未來主義”也標志著北展文化藝術中心的正式揭幕。

北京展覽館集團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在原有的業態基礎上進行調整升級,并引進文化板塊為整體業態賦能。和當代藝術機構比較密集的北京東部相比,北京的西部相對缺少當代藝術類的文化機構。那么,有沒有可能在這里創立一個有話語權的文化藝術陣地?于是,以展覽為核心的品牌——北展文化藝術中心應運而生。
“第一,西城區有非常優質的教育資源;第二,在西城的整個區域中,中產占了很大比重,大眾對于當代文化,包括親子看展,都會有大量需求。這是我們做文化藝術中心的契機。”北展文化藝術中心學術總監汪頻說道。
未來北展文化藝術中心將以文化美學為引領,持續引入優質藝術展覽,為北京西部的文化藝術注入新生力量。


隨著“藝述”單元的啟動,2021年的北京當代藝博會也正式拉開帷幕。2021年的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將于8月26至29日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辦,其中8月26和27日為尊貴藏家預覽,28日和29日為公眾參觀日。
本屆北京當代藝博會還將推出獨具特色的多種VIP藏家行程。VIP藏家將有機會成為夏季開幕的環球影城的首批游客;在故宮博物院的書畫特展體會北京特有的文脈底蘊;在嘉德藝術中心感受拉斐爾真跡所帶來的震撼;探訪北京重要藏家的私人收藏等等。
在“過去的未來主義”展覽舉辦期間,由北京當代藝博會、大觀學術小組、藝術商業聯合發起的跨界對談也將精彩呈現。
讓我們共同期待屬于“藝術的夏天”!

“過去的未來主義—中國當代藝術中的過去與未來”

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2021
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16號
貴賓預覽
8月26日 15:00-20:00
8月27日 11:00-13:00
公眾開放
8月27日 13:00-18:00
8月28日 11:00-18:00
8月29日 11:00-18: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