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匡時2021年春季拍賣將于7月6-8日在上海大劇院八樓望星空廳舉行。本次春拍共計五個專場,甄選八百余件藝術佳品供諸位方家賞鑒。
上海匡時春拍巡展已經啟動,首站將于6月19-20日率先在杭州陶氏藝術館舉行。本次杭州巡展中,匡時在“中國書畫專場”、“瑰麗珠寶專場”、“集粹——古董珍玩專場”、“盈華神工——銅鏡專場”、“云水禪心——佛教及銅爐藝術精粹”中精心選取了百余件精彩拍品,讓廣大藏家與藝術愛好者先睹為快。
杭州歷來是山靈水秀、人文薈萃之地,藝事昌盛,鑒家大雅臥虎藏龍,收藏之風亦興盛至今。期待本次巡展既能帶來一場清心秀逸的視覺雅宴,也能成為一次“以藝會友”的藝術雅集。我們誠邀您屆時蒞臨預展現場,不吝賜正。
中國書畫
中國書畫專場遴選書畫兩百余件,以近現代畫壇名家作品為主,輔以當代書畫與古代書畫作品,包含大師精品、工筆花鳥、海派、長安畫派等多個專題。
囊括了黃賓虹、劉海粟、張大千、潘天壽、傅抱石、林風眠等眾多流傳有序,權威出版的大師精品。其中浙派名家作品依舊是保持了以往的優勢板塊,如陸儼少的《無量壽佛》和《巫峽云濤》,黃賓虹的《黃山松谷紀游》,潘天壽的《蘭石芳堅》等不一而足。
此外還有關良家屬鼎力相助的戲畫人物、各式名家冊頁等等,高頭巨幅、盈尺佳構兼而有之,丹青翰墨可寶,流風高韻可追,燦然神馳,值得期待。

上海匡時2021春拍“中國書畫專場”
陸儼少《無量壽佛》
設色紙本 立軸 1931年作
99.2×48.5 cm
款識:無量壽佛。仲斌先生六秩榮慶,辛未夏日儼少陸砥寫于萬安草堂。
鈐印:陸砥私印、儼少之印、萬安草堂
鑒藏章:虛懷齋收藏印
說明:本幅是《陸儼少全集》出版作品中唯一的一件無量壽佛題材作品,并且是早期重彩作品,極為難得。
出版:
1.《畫廊·陸儼少專輯》(總第 90 期)38 頁,2003 年 10 月。
2.《虛懷齋藏陸儼少書畫集》,第14-15頁,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年。
3.《陸儼少全集·一》P7,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年 10 月。
展覽:
「虛懷齋藏陸儼少書畫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 年 4 月。

上海匡時2021春拍“中國書畫專場”
陸儼少《巫峽云濤》
設色紙本 鏡片 1980年作
97×180 cm
款識:巫峽云濤,一九八零年十一月,陸儼少寫于京師東郊。
鈐印:陸儼少印、庚申七十二、穆如館制、愛新
出版:
1.《山水清音——陸儼少精品書畫展》杭州國畫美術院,2017 年 12 月。
2.《浙江日報》2017 年 12 月 3 日。
3.《穆如晚晴·紀念陸儼少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特集》P122,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 年 10 月。
展覽:
1.「山水清音——陸儼少精品書畫展」,杭州國畫美術院,2017 年 12 月 20 日 -27 日。
2.「穆如晚晴·紀念陸儼少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專題展」,上海龍美術館,2019 年 10 月。

上海匡時2021春拍“中國書畫專場”
黃賓虹 《黃山松谷紀游》
設色紙本 立軸 1953年作
90×48 cm
款識:黃山松谷紀游。頌康先生雅正,癸巳黃賓虹年九十。
鈐印:黃賓虹、冰上鴻飛館
葉熙春再題:六二年春,轉贈勃新同志惠存。葉熙春題八十二。
藏家簡介:葉熙春(1881—1968),名其蓁,又字倚春,幼名錫祥,別署問蒼山主人。浙江寧波人,中醫學家。黃炎培先生有詩云:“中西法治一爐新,日夕辛苦為人民,浙江農村行一遍,家家爭誦葉熙春。”去世后,省衛生廳整理總結他的臨床經驗,編印出版《葉熙春醫案》和《葉熙春學術經驗專輯》。
上款:勃新同志”即葉勃新,知名收藏家,杭州解放后任杭州市政府交際科科長。70年代任杭州飯店總經理,與國內著名畫家交誼深厚。
出版:
1.《浙江四大家》,第 149-150 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 年版。
2.《虹叟書畫集·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五十周年》,第 339 頁,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 年版。
備注:
1.《黃山松谷紀游》列為中國美院 2006 年歷代名家經典作品鑒賞課程。
2. 畫家畫成后贈予“頌康先生”。1962 年,著名中醫葉熙春將此畫轉贈給了知名收藏家葉勃新。

上海匡時2021春拍“中國書畫專場”
蘭石芳堅
水墨紙本 鏡片 1959年作
44.3×45 cm
款識:春酣復春酣,幽蘭香可折。五九年己亥,壽。
鈐印:大頤壽者、壽
備注:蘭之芳香,石之堅貞。喻節操高尚。《隸續·漢冀州從事郭君碑》:“懿矣君,純淑清,性蘭石,履珪瑩。”晉·潘尼《益州刺史楊恭侯碑》:“稟天然不渝之操,體蘭石芳堅之質。”
瑰麗珠寶
瑰麗珠寶專場甄選了近兩百件珠寶拍品,涵蓋彩色寶石和翡翠鉆石等多個品類。其中包括數件高品質皇家藍藍寶石和矢車菊藍寶石,鴿血紅紅寶石,哥倫比亞祖母綠。

上海匡時2021春拍“瑰麗珠寶專場”
天然滿色綠度母鉆石掛件
翡翠約 29.7 X 5.39 X 52.2mm
掛件尺寸約29.7 X 14.5 X 61.6mm
其中這件滿色綠度母佛像色澤如畫,用料飽滿,形制渾厚充盈,厚而不拙,盡顯大方之態及天然之美,結構致密而質地細膩。其配鑲一克拉鉆石,實屬難得一見的臻品。綠度母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全稱圣救度佛母,翡翠與佛相伴,型如其神,一物難求之作。

上海匡時2021春拍“瑰麗珠寶專場”
天然滿綠冰翠水滴翡翠鉆石耳環
翡翠約18.1 X 9.2 X 24.3mm
吊墜尺寸約26.5 X 16.1 X 49.5mm
這對滿綠水滴耳環,可謂翠如花草,綠如極光,質感非凡,滿色高種。

上海匡時2021春拍“瑰麗珠寶專場”
浪花水波設計藍寶石鉆石項鏈
藍色藍寶石中的頂級種類當屬矢車菊藍寶石,矢車菊是德國國花,矢車菊藍寶石顏色正如此花,是帶有隱約紫調的靛藍色,飽和明亮,活力四射。
這一條精美設計項鏈的主石則是一顆GRS認證矢車菊藍寶石,重29.93克拉,寶石顏色純正悅目。設計有浪花水波之靈動,與矢車菊藍色優美主石相互應和。本設計入圍瑞士舉辦的2019歐洲珠寶設計展設計大賽。
集粹——古董珍玩
集粹——古董珍玩專場精選一百六十余件拍品,封面為明—云紋銅犧尊,造型優美大氣,比例準確,造型逼真,嫻靜端莊,全身紋飾線條粗細深淺一致,規整流暢,綠銹斑駁與紅黃胎體相映成趣,使得原本光素幽暗的色調變得斑斕多彩,古意盎然。

上海匡時2021春拍“集萃——古董珍玩專場”
明代 云紋銅犧尊
高30cm 銅
參考文獻:魯寧、高曉媛:《恭王府流失寶物尋蹤》,《清代王府及王府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出版。
此牲尊高達30厘米,精銅為材,精工細作。整體造型生動沉紋,紋飾簡約樸素。包漿溫潤,色澤深沉,給人以古樸端正之感,宜于陳設裝飾。鑒于恭王府舊藏、故宮博物院皆有同造型的銅牲尊,盡管本件拍品沒有琺瑯牲尊那般奪目華麗,但其來源和價值不容小視,大有淵源,當屬清朝王府貴族內宅陳列重器或祭祀寶器。

上海匡時2021春拍“集萃——古董珍玩專場”
民國 施德之制粉彩萬花錦地開光侍女圖琮式瓶一對
參考文獻:
1. 肖振松編:《近代景德鎮陶瓷史略》,江西美術出版社2017版。
2. 施德之編著:《古月軒名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版。
3. 葉佩蘭:《琺瑯彩與古月軒》,《收藏家》1995年第4期。
此對琮形方瓶為民國時期施德之燒制的粉彩精品,胎體細膩,造型優美獨特,畫工繁密精細,華麗感與新文人氣息相融合,詩畫俱佳。加上著錄清晰,傳承有序,價值非凡。
盈華神工——銅鏡
明鏡所以察形,往古所以知今。中國古代銅鏡紋飾刻畫精細雋秀絢麗多姿,銘文書寫文體優美辭旨溫雅,文化底蘊精深博大,鑄造工藝鬼斧神工,創造了無比燦爛和舉世無雙的中國銅鏡文化。
本次拍賣匯聚銅鏡、銅器精品百余件,基本涵蓋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鏡種,在拍品的選擇上面,我們特別注重展示中國古代銅鏡所蘊含的精深文化與藝術之美。希望能得到藏家們的青睞。

上海匡時2021春拍“盈華神工——銅鏡專場”
“角王巨虛”神獸奏樂七乳鏡
直徑18.8cm、緣厚0.5cm,重822克
“角王巨虛”神獸奏樂七乳鏡,圓形,圓鈕,圓鈕座,鈕座外環繞九枚圓座乳釘,乳釘間隔芝草紋與銘文三字:“宜子孫”。櫛齒紋及凸弦紋圈帶內裝飾一周二十八字銘文:“角王巨虛日得憙, 上有龍虎亖時置, 常保二親樂毋事, 子孫息家大富兮。”

主紋飾以七枚帶柿蒂紋乳座的小乳釘區隔成七等分,以線雕鑄就七幅畫面分別為:起舞的羽人, 其右飾雛鳥;跪地的白虎, 前肢持鐃、槌奏樂,其右下為大泉五十錢紋,錢紋上豎置一帶鉤紋,極少見;正面端坐之虎,置琴膝上彈奏, 右旁配一雛鳥;青龍跪地吹箎, 其右飾一雛鳥;曲頸回首的朱雀;展翅飛翔的鸞鳥;前肢持棍的蟾蜍, 前設案幾耳杯等物, 身后一振翅雛鳥。空白處填以云氣紋增加其繁縟程度,主紋飾內外各飾櫛齒紋,邊區寬厚平緣上飾一周鋸齒紋和一周雙線水波紋。通體黑漆古,光氣灼爍,鏡體碩大,厚重精美,鏡面清晰,仍可照人,品相極佳。

上海匡時2021春拍“盈華神工——銅鏡專場”
唐代雙鸚鵡銜綬鏡
直徑30.6cm、緣厚0.8cm,重3643克
此件唐代雙鸚鵡銜綬鏡為八出葵花形,圓鈕,質地精良,器表散透銀光。鏡中主體圖案是一對環鈕鸚鵡,鈕上鸚鵡口銜折枝葡萄藤,頸部系珠串,身結瓔珞綬帶。鈕下鸚鵡立于綬帶之上,回首凝望葡萄。

兩只鸚鵡皆圓眼鉤喙,雙翅振起,體軀修長,長尾飄曳,體態婀娜多姿,毛羽刻畫極為細致清晰。葡萄柔蔓虬曲蜿蜒,花葉鋪陳,果實堆砌,顆粒飽滿。綬帶共有兩組,帶身以珍珠、方勝、旋轉紋結、葡萄枝葉串連而成,輔以花結綴飾,尾帶飛揚,宛轉飄蕩。盡顯鑄造工藝之精湛,構圖繁縟的紋飾,圓潤飽滿的造型,無不體現著富麗堂皇的盛唐景象。

上海匡時2021春拍“盈華神工——銅鏡專場”
?周 王伯姜父鬲
高:11cm 直徑:15cm

銘文:王伯姜父作中客寶鬲寶用
本器?銅質,老熟傳世皮殼,侈口,折沿,束頸,分襠袋形腹,有扉棱,直條紋飾,蹄形足。
鬲(音力),?器,炊粥器。《爾雅·釋器》載:鼎款足者謂之鬲。鬲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器物,新石器時代的鬲是陶制的,形狀一般是大 口無耳,三個袋狀足短而肥,這是出于實用的考慮,可以增大受熱面 積,有利于?物的烹煮。甲?文的鬲字就非常象形,像是一個圓腹器 物,底部正被火煮燒的樣子。而且甲?文中的“鬲”和“鼎”字是相同寫 法,所以辭書《爾雅》中鬲為“款足鼎”,“款足”就是足部中空的意 思。?銅鬲最早出現在商代早期,春秋戰國時期鬲多以偶數組合與列 鼎同出,戰國晚期,?銅鬲逐漸消失。

出版:
1.《佐野美術館藏品抄》 P75 日本佐野美術館出版,昭和61年10月(1986年)。
2.《周漢遺寶》東京帝室博物館出版,昭和八年八月(1932年)。
云水禪心——佛教及銅爐藝術精粹
云水禪心——佛教及銅爐藝術精粹專場精選127件拍品,封面明代宣德風格阿彌陀佛,高達1米3,體量巨大,氣勢雄偉,懾人心魄;造型端莊大方,比例舒展勻稱,胎體厚重敦實,時代風格鮮明,是明代早期中原造像中的典型作品。

上海匡時2021春拍“云水禪心——佛教及銅爐藝術精粹”
宣德風格 阿彌陀佛
明代 合金銅
高:130cm

現存超過一米以上的大型金銅佛造像非常稀少,大多存于傳統寺院、文物保護單位和博物館,民間私人手中難得一見。
根據古代鑄造工藝專家王福諄教授研究統計,存世超過1.2米的明代大型銅佛像僅六十九件,其中釋迦牟尼像十二件,包括天臺國清寺大佛、北京戒臺寺銅佛、咸陽博物館釋迦牟尼銅像和首都博物館獨尊釋迦牟尼像等等。代表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就更少了。由此更可見這尊大型阿彌陀佛的稀有珍貴之處。

上海匡時2021春拍“云水禪心——佛教及銅爐藝術精粹”
任甫藏玩款蚰耳爐
明代 銅
口徑:11.5cm
重:1698g
此款為明代翰林院編修趙師尹所作,文人氣息濃郁。趙師尹,明代官員。一作思尹,字任甫,號瀛松,江西九江人。明神宗萬曆四十一年癸丑科周延儒榜進士第三人。趙師尹于萬曆二十八年鄉試中舉,從此才名遠播。殿試高中鼎甲后,授翰林院編修,趙師尹生平以廉隅自愛,清白傳家。其弟趙贊化也是萬曆四十一年進士,可謂兄弟同科。

參考文獻:
1、潘煉、張江:《近古吉金——宋元明清銅器新賞》,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年。
2、田長滸主編:《中國鑄造發展史》第1卷上,國家開放大學出版社,2017年。
3、李米佳:《宣德爐研究——故宮藏宣銅器的整理與研究》,科學出版社,2012年。
4、南炳文、曹東芳:《歷代文獻中的宣德爐——宣德鼎彝譜非偽書考》,《收藏家》2020年第9期。

上海匡時2021春拍“云水禪心——佛教及銅爐藝術精粹”
大明宣德年制款戟耳爐
明代 銅
口徑:8.2cm
重:944g
戟耳爐多為簋式,筒式爐少見,如此品相完好且傳承有序者實為稀罕。此爐形制簡約大氣,線條流暢美觀,且質色具美,堪稱精品。觀此類型爐給人以沉穩莊重之感,造型不事繁縟而意蘊古拙,為宣爐的經典款式。除講究形制外,銅質亦追求精料精煉,赤銅成器。此爐工精器美,捧之十分沉實壓手,微撫即潤,淡雅之間藏有奇光,若連續叩于不同方位,當有獨到旋律縈繞于耳際,音秒如天籟,可謂難得之寶器。相伴于文房,琴棋書畫間,焚香一柱,沉煙裊裊,甚是雅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