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壽千年比翼游——吳昌碩《雙鶴圖》
日期:2021-06-15 10:17:21 來源:北京榮寶
拍賣
>鶴壽千年比翼游——吳昌碩《雙鶴圖》
預 展 時 間
06.17-06.18
拍 賣 時 間
06.19
展 拍 地 點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9號)

中國書畫·榮名為寶專場封面
吳昌碩,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作為海派繪畫的創立者,不僅實現了讓繪畫體現野逸與高古之氣,還把中國畫推進到一個新的境界,對中國近現代繪畫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吳昌碩 蘆塘雙鶴
設色紙本 立軸 1913年作
99×26.5cm 約2.4平尺
鈐印:吳俊之印、缶無咎
款識:雙鶴比翼游,群飛戲太清。此唐人詩意,茲畫一水復綴以蘆草,雖未能到活潑潑地,亦可作如是觀。霞峰先生以為然否?癸丑十一月,吳昌碩客滬。
出版:
1.《藝燦扶桑·日本藏吳昌碩作品精粹》P58,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
2.《海派百年代表畫家系列作品集·吳昌碩》P85,上海書畫出版社,2013年。
3.《吳昌碩金石書畫集》P120,江西美術出版社,2015年。
4.《世紀丹青— 吳昌碩·齊白石作品集》P74,榮寶齋出版社,2017年。
5.《榮寶雅集·近現代書畫名家精品》P2,榮寶齋出版社,2021年。
《雙鶴圖》作于1913年11月,原裝綾裱,紙本設色,高99厘米,寬26.5厘米。圖中雙鶴比翼靜靜地立于小溪中,蘆葦在風中擺動也隱隱感受出了秋意。畫中用了大篇幅的題款,用筆率真老辣,自然天成。鈐印“吳俊之印”,壓角印“缶無咎”。
吳昌碩是二十世紀偉大的藝術家,其作品深受廣大藏家喜愛,這幅《蘆塘雙鶴圖》更是難得一見的作品,因為在吳昌碩畫畫的題材中,畫鳥禽類還是比較稀少的,所以此畫更顯得彌足珍貴。畫中題款:“雙鶴比翼游,群飛戲太清,此唐人詩意。茲畫一水,復綴以蘆草,雖未能到活潑潑地,亦可作如是觀。霞峰先生以為然否(不字通否)?癸丑十一月,吳昌碩客滬。”前句說自己根據唐人詩意先畫了一雙丹頂鶴,又畫了水和蘆草。自謙雖未畫的動態活潑,但也可以看,還詼諧地問受畫人霞峰先生:“你認為是否這樣?”癸丑年缶老時年七十歲,已經形成自己的風格。他師從任頤,故此畫還有老師的遺風,但更多的是自己的筆墨。由于吳昌碩精研石鼓文數十年,已達隨心所欲的書寫境界,用石鼓文的筆法去畫畫,落筆便不同凡響,渾厚樸茂,描繪的蘆塘雙鶴線條雄強,極具金石味。一對丹頂鶴憨態可掬,幾莖蘆草,用筆瀟灑俊朗,將立于水中的雙鶴和左上部的題跋自然地連成一片,相互映照。這種生活氣息濃郁的獨特畫風,率真而不做作,氣象崢嶸,古拙雄渾,正如其所言:“我平生得力之處,在于能以作書之法作畫。”
題款
經資料查詢,上款人“霞峰”本名友永敏匡,號霞峰,日本實業家,近代書家,喜愛中國書畫,系吳昌碩書畫在日本的經銷商,又是缶老近鄰,故交往密切。現藏吳昌碩紀念館的甲寅(1914年)缶老自簽“筆墨生涯”的賣畫帳本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訂購者便是“霞峰”,有28次之多。1914年秋,經友永敏匡的推介安排,在日本白石鹿雯的“六三園”,吳昌碩舉辦了首次書畫展,由此進一步打通了日本的書畫市場。直到1927年缶翁去世前還有《梅花圖》寫贈霞峰,可見他們友誼維持之久。此幅答謝霞峰先生的《雙鶴圖》自然是自己滿意的作品,飽含深情,精彩絕倫。畫軸簽條是霞峰自己所題:吳昌碩先生雙鶴立軸,鈐印“友永霞峰” 、“霞峰鑒賞”二印。
此幅《雙鶴圖》,雙鶴的身體上渲染了白粉,因當年的白色顏料中含鉛,時間久了受潮濕氣體侵蝕后會顏色變暗,屬于返鉛現象,實屬正常。這樣保留畫幅自然的包漿和老氣,體現一種歷史的滄桑之美。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