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今天起至5月25日展出逾四百件中國及亞洲藝術珍品,拍賣將于5月26日至27日舉行。當中雪月藏外銷畫,描繪當時沿海中西經貿往來的風光,歡迎公眾蒞臨細賞這些見證歷史的珍貴畫作。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來華的商人時興聘請中國畫家為他們繪畫肖像,而中國商人也會將自己的肖像送贈洋商留為紀念。遠赴中國的商旅,亦會特意委托畫家將眼見廣東沿岸繁盛的國際商貿往來實況紀錄,帶回歐美家鄉以作見證。



煜呱(活躍于1840-1880年) 約1850年
《香港維多利亞海港圖》
布本油畫 木框
估價:200,000 - 300,000 港幣
拍賣編號:188
中國外銷畫在十八至十九世紀興盛一時,在這百多年之間,中國與西方貿易日益頻繁,尤其是中國南方經濟發展突飛猛進,進一步促進中西往來。在1839-1842年鴉片戰爭爆發前夕,廣州是全中國唯一對外通商港口,也是來華商品和人員出入中國的集散地。

錢納利(1774-1852年)
《素描澳門人物風景圖》兩幅
紙本鉛筆 鏡框
估價:10,000 - 20,000 港幣
拍賣編號:203


中國畫派 十九世紀中葉
《對弈圖》、《賣花圖》一組兩幅
布本油畫 木框
估價:20,000 - 30,000 港幣
拍賣編號:184
描繪當時沿海中西經貿往來的風景畫,是研究這段歷史的珍貴史料。《藝術雜志》創辦人雪月及Stephen Markbreiter 伉儷外銷畫收藏,當中正有不少重要佳例,即將于五月蘇富比上拍。
一位富可敵國的廣東人
在這批人文風景畫當中,有一幅極具代表性的肖像畫。畫中人名叫浩官,他是廣州十三行的總商,更是當時世界首富。在這幅肖像里,他身穿石青錦袍,目光平緩望向觀者;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一幅浩官全身像,尺寸較大,但構圖與這幅極為相似。

林呱(活躍于1820-1860年)
《浩官畫像》
布本油畫 木框
估價:60,000-80,000 港幣
拍品編號:181
浩官是廣州十三行怡和行的行主的商名。這位浩官應為伍秉鑒(1769-1843年)或其五子伍紹榮(1833-1856年),他是全體行商的總代表,也是極少數獲清廷特準向洋人售賣絲綢和瓷器的行商之一。直至1834年,浩官的個人財富在當時估計高達2600萬美元,堪稱世界首富。浩官不僅擅于經商,為人亦頗慷慨,據說他會為遇上經濟困難的外商提供協助。他的投資甚至擴展到美國鐵路興建和一些新技術的發明。據1842年《南京條約》清廷須向英國賠款300萬美元,浩官一人承擔了100萬,因此獲賜三品頂戴。
浩官在商界人脈極廣,與當時勢力龐大的外商往來密切,包括廣州英商會主席詹姆士.馬地臣、怡和洋行創辦人威廉.渣甸、美資旗昌洋行創辦人塞繆爾.羅素、美商阿比埃爾.阿博特.勞。1843年浩官去世時,他的商界朋友們為了紀念他,將一艘商船以他的名字命名,又為他寫悼念詩;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更為他造了一尊蠟像并展出多年。
錢納利與林呱
畫家的巧手讓浩官的面容永遠定格在肖像畫中。中國畫家庭呱(亦稱林呱,本名關聯昌,1809-1870年)為浩官畫過一幅水彩象牙肖像小畫,現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不過,浩官的肖像畫有更多出自喬治?錢納利(1774-1852年)之手。

錢納利(1774-1852年)1841年
素描《蜑家女像》
紙本鉛筆、鋼筆及墨水 鏡框
估價:20,000 - 30,000 港幣
拍賣編號:199
錢納利的人生與他的作品一樣多姿多彩。錢納利在1774年出生于倫敦,是一位業余藝術家的兒子。17歲時,他已享負盛名,作品曾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展出。1797年,錢納利遷往都柏林,在當地建立家庭,卻在1802年拋下妻兒去了印度。錢納利在印度定居至1825年;為了躲避到加爾各答尋找他的債主和妻兒,他再次出走,遠渡澳門。
此后,錢納利在中國渡過余生,1852年與世長辭,成為第一位定居中國的英國畫家。錢納利性格活潑、機智幽默,與駐廣東的英美商人十分熟絡,他們也很欣賞錢納利的肖像畫。錢納利的獨特風格吸引了大批學生追隨,他們紛紛繪畫肖像,筆下畫有華洋商賈和歷史人物,因此錢納利可謂造就了當時的人物畫風格。

錢納利(1774-1852年)
《西洋貴婦像》
布本油畫 木框
估價:50,000 - 70,000 港幣
拍賣編號:210

錢納利(1774-1852年)1819年
《伊莉莎白及安畫像》
紙本鉛筆水彩 鏡框
估價:20,000 - 30,000 港幣
拍賣編號:205
蘇富比即將拍賣的浩官畫像,出自錢納利的得意門生、也是他后來的競爭對手林呱。林呱潛心學習錢納利的歐洲繪畫風格和美學,是以錢納利為中心的藝術家群體的中堅分子。

林呱(活躍于1820-1860年)
《趕豬老人畫像》
布本油畫 木框
估價:30,000 - 50,000 港幣
拍賣編號:193
林呱是著名中國外銷畫家,專為西方市場創作,也是第一位在西方舉辦展覽的中國肖像畫家。他在錢納利的指導下作畫,掌握其創作風格和技巧后自立門戶,1830年代在廣州設立工作室,1845年將業務開拓至香港。世事難料,這位錢納利的昔日學徒,后來竟逐漸奪走了老師的客源。

林呱(活躍于1820-1860年)
西洋商人伉儷畫像一對
布本油畫 木框
估價:40,000 - 60,000 港幣
拍賣編號:209
這批珍貴的畫作,讓這些昔日片段栩栩如生地重現今人眼前。今次上拍的雪月藏亞洲藝術珍品帶來多幅華南風景畫及人物肖像,讓我們穿梭古今,欣賞香港開埠初期的漁村樸素風貌、回顧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廣東港口的繁華盛況。

Stephen Markbreiter及Tuyet Nguyet(雪月)伉儷,《Arts of Asia》雜志創辦人
展覽現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