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 展 時 間
06.17-06.18
拍 賣 時 間
06.19
展 拍 地 點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9號)

(1844-1927)

吳昌碩 春風滿庭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910年作
137×63 cm. 約7.7平尺
鈐印:苦鐵、俊卿大利、缶無咎
款識:石不能言,花還解笑。春風滿庭,發我長嘯。君遂老兄屬畫。庚戌八月客京華,吳俊卿。
鑒藏印:榮寶齋收藏
出版:
1.《榮寶齋近百年中國書畫精品集藏品系列》P37,榮寶齋出版社,1994年。
2.《榮寶齋畫譜·古代部分7— 吳昌碩繪(二)花卉》P22,榮寶齋出版社,1996年。
3.《吳昌碩作品集·續編》圖74,西泠印社出版社,1998年。
4.《榮寶齋珍藏3·繪畫卷三》(清)P206,任伯年等繪,榮寶齋出版社,2012年。
5.《世紀丹青— 吳昌碩·齊白石作品集》P14-P15,榮寶齋出版社,2017年。
6.《榮寶齋珍藏繪畫題跋·吳昌碩》P34-P35,榮寶齋出版社,2018年。
7.《榮寶齋日歷·辛丑二〇二一年榮寶齋珍藏書畫選》之4月7日,榮寶齋出版社,2021年。

出版物封面
此作創作于1910年,畫款中提到“石不能言,花還解笑。春風滿庭,發我長嘯。君遂老兄屬畫。庚戌八月客京華,吳俊卿?!鄙峡钊说摹熬炖闲帧奔磪潜3?。其字彥復,號君遂,晚號癭公,與陳三立、譚嗣同、丁惠康并稱“清末四公子”,為淮軍將領、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之子,光緒時任刑部主事。其主張維新變法,救亡圖存,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吳保初去世后,康有為撰《吳彥復墓志銘》,沈曾植書丹,鄭孝胥書蓋;章太炎撰《清故刑部主事吳君墓表》。此皆極一時之榮。

局部
吳保初與吳昌碩二人私交甚密,二吳長期居住上海,對海派文壇藝林影響深遠。吳昌碩為其刻多枚印章。吳昌碩給吳保初刻的印章當在20枚以上,這在吳昌碩所有刻印者中算是少數的幾位。吳保初也曾詩贈缶翁,其《簡吳倉石》,詩有云“煮石昔曾同我飯,割雞誰復識君賢。卻嫌濁世知音少,雕鏤風騷莫浪傳?!币栽溨C調侃方式,贊吳昌碩篆刻技藝甚高。吳昌碩則以《答吳彥復保初》唱和,詩云“一彈再三嘆,海上獨攜琴。醉尉悲無酒,成連識此心。懷人坐中夜,寄淚托長吟。問訊春江水,離情深更深?!笨芍私徽x已是親密無間矣。

局部
陳詩《江介雋談錄·缶廬詩》記載:“安吉吳倉石大令俊卿工鐵筆,得漢銅印章法,吳北山先生與之友善,嘗謂為在本朝中足與鄧完白、趙撝叔并峙而三?!?認為吳昌碩可與鄧石如、趙之謙并列清代三大家,給吳昌碩的篆刻藝術以高度評價。(陳詩(1864-1942),字子言,號鶴柴山人。工詩,詩列《光宣詩壇點將錄》。陳詩貧寒,師事吳保初,長年客居吳保初家,居滬三十載。)

局部
整幅畫面筆酣墨飽,天趣橫生,花開燦漫,以鮮艷的胭脂紅設色,再以茂密的樹葉作襯托,愈發生氣勃勃。石頭的勾勒線條流暢,層次分明,俱足金石味。吳昌碩將詩、書、畫、印融為一體,開創了一種別開生面的繪畫風格與范式,落筆雄健老辣,將金石氣息貫穿其中,一掃當時畫壇之頹勢,進一步推動中國傳統繪畫的現代性進程。

榮寶齋收藏

- The End -

北京榮寶網拍小程序現已開通
敬請收藏,期待您的參拍!

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琉璃廠西街36號
咨詢電話:010-83159597
官網:www.rb139.com
掃下方二維碼加關注


預 展 時 間
06.17-06.18
拍 賣 時 間
06.19
展 拍 地 點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9號)

(1844-1927)

吳昌碩 春風滿庭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910年作
137×63 cm. 約7.7平尺
鈐印:苦鐵、俊卿大利、缶無咎
款識:石不能言,花還解笑。春風滿庭,發我長嘯。君遂老兄屬畫。庚戌八月客京華,吳俊卿。
鑒藏印:榮寶齋收藏
出版:
1.《榮寶齋近百年中國書畫精品集藏品系列》P37,榮寶齋出版社,1994年。
2.《榮寶齋畫譜·古代部分7— 吳昌碩繪(二)花卉》P22,榮寶齋出版社,1996年。
3.《吳昌碩作品集·續編》圖74,西泠印社出版社,1998年。
4.《榮寶齋珍藏3·繪畫卷三》(清)P206,任伯年等繪,榮寶齋出版社,2012年。
5.《世紀丹青— 吳昌碩·齊白石作品集》P14-P15,榮寶齋出版社,2017年。
6.《榮寶齋珍藏繪畫題跋·吳昌碩》P34-P35,榮寶齋出版社,2018年。
7.《榮寶齋日歷·辛丑二〇二一年榮寶齋珍藏書畫選》之4月7日,榮寶齋出版社,2021年。

出版物封面
此作創作于1910年,畫款中提到“石不能言,花還解笑。春風滿庭,發我長嘯。君遂老兄屬畫。庚戌八月客京華,吳俊卿?!鄙峡钊说摹熬炖闲帧奔磪潜3?。其字彥復,號君遂,晚號癭公,與陳三立、譚嗣同、丁惠康并稱“清末四公子”,為淮軍將領、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之子,光緒時任刑部主事。其主張維新變法,救亡圖存,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吳保初去世后,康有為撰《吳彥復墓志銘》,沈曾植書丹,鄭孝胥書蓋;章太炎撰《清故刑部主事吳君墓表》。此皆極一時之榮。

局部
吳保初與吳昌碩二人私交甚密,二吳長期居住上海,對海派文壇藝林影響深遠。吳昌碩為其刻多枚印章。吳昌碩給吳保初刻的印章當在20枚以上,這在吳昌碩所有刻印者中算是少數的幾位。吳保初也曾詩贈缶翁,其《簡吳倉石》,詩有云“煮石昔曾同我飯,割雞誰復識君賢。卻嫌濁世知音少,雕鏤風騷莫浪傳?!币栽溨C調侃方式,贊吳昌碩篆刻技藝甚高。吳昌碩則以《答吳彥復保初》唱和,詩云“一彈再三嘆,海上獨攜琴。醉尉悲無酒,成連識此心。懷人坐中夜,寄淚托長吟。問訊春江水,離情深更深?!笨芍私徽x已是親密無間矣。

局部
陳詩《江介雋談錄·缶廬詩》記載:“安吉吳倉石大令俊卿工鐵筆,得漢銅印章法,吳北山先生與之友善,嘗謂為在本朝中足與鄧完白、趙撝叔并峙而三?!?認為吳昌碩可與鄧石如、趙之謙并列清代三大家,給吳昌碩的篆刻藝術以高度評價。(陳詩(1864-1942),字子言,號鶴柴山人。工詩,詩列《光宣詩壇點將錄》。陳詩貧寒,師事吳保初,長年客居吳保初家,居滬三十載。)

局部
整幅畫面筆酣墨飽,天趣橫生,花開燦漫,以鮮艷的胭脂紅設色,再以茂密的樹葉作襯托,愈發生氣勃勃。石頭的勾勒線條流暢,層次分明,俱足金石味。吳昌碩將詩、書、畫、印融為一體,開創了一種別開生面的繪畫風格與范式,落筆雄健老辣,將金石氣息貫穿其中,一掃當時畫壇之頹勢,進一步推動中國傳統繪畫的現代性進程。

榮寶齋收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