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 展 時 間
06.17-06.18
拍 賣 時 間
06.19
展 拍 地 點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北京市東城區(qū)建國門內大街9號)

中國書畫·榮名為寶專場封面

(1864-1957)
布衣出身的白石老人,畫作題材多取天然之趣,擷取日常生活中所愛之物入畫,故觀畫者無不感其于天真率性,妙趣無窮。齊白石由陳師曾建議,自 1918 年起,開始長達十年的“衰年變法”,畫風逐步脫離青藤、八大冷逸一路,此后獨創(chuàng)“紅花墨葉”齊派畫風,形成其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

齊白石 荷花鴛鴦
設色紙本 立軸 1952年作
181×56.7 cm. 約9.2平尺
鈐印:白石、大匠之門
款識:九十二歲,白石。
鑒藏印:榮寶齋收藏
出版:
1.《齊白石的世界》P473,臺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2.《榮寶齋珍藏7·繪畫卷七》P298,齊白石繪,榮寶齋出版社,2012年。
3.《藝術品》P21,榮寶齋,2012年第8期。
4.《榮寶齋日歷·庚子二〇二〇年榮寶齋珍藏書畫選》之10月18日,榮寶齋出版社,2020年。
注:競投本特殊標的,請與本公司有關業(yè)務人員聯(lián)系提前辦理特殊競投號牌。

出版物封面
“荷花鴛鴦”是齊白石十分鐘愛的題材,而以晚年成熟期創(chuàng)作的居多。齊白石曾有短句云:“老年心腸,不厭荷香。最怕牛羊,最喜鴛鴦”。以此可見畫家好寫荷花鴛鴦以賀結縭之喜。

局部
此幅《荷花鴛鴦》作于 1952 年,正值齊白石晚年,堪稱齊派“紅花墨葉”的經(jīng)典佳構,雄健渾厚,筆墨酣漓,意趣盎然。荷花以沒骨法為之,并蒂荷花,或開或合,色調馥郁沉厚,明麗奪目,寓意美好;荷葉墨氣淋漓,大如華蓋的田田荷葉與新生的嫩葉卷舒開合,荷梗順勢而起,用筆蒼遒老辣;荷蔭下水波粼粼,成雙的鴛鴦悠然地鳧游于荷葉之下,令人頓生“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憧景。

局部
整幅作品在濕潤的大寫意墨葉、嬌艷的沒骨紅荷、蒼勁的焦墨荷梗與憨態(tài)可掬的鴛鴦交映下,形成紅黑、濃淡、干濕鮮明的對比,尤以幾近占滿畫面的墨葉紅荷的近景構圖,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熱烈明快的色彩,墨與色的強烈對比,渾樸稚拙的造型和筆法,在白石老人的巧思妙構下天趣橫生。是齊白石“荷花鴛鴦”題材作品中,極其難得的晚年經(jīng)典佳作。

局部

榮寶齋收藏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