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史上,惲壽平尤以“沒骨花卉”獨步畫壇,殊不知他最初是學畫山水的。只因花卉畫名太盛,山水幾被掩蓋。他的山水畫師法元代王蒙、黃公望、倪瓚及明季沈周、文征明、唐寅等,并上溯董源、巨然,深得冷淡幽雋之致。與“四王”的摹古不同,惲氏山水“師意不師跡”,妙在天機,不在筆墨間也。
將于上海嘉禾2021春拍中亮相的惲壽平《山水臥游冊》、《秋聲圖》扇面,即明顯體現(xiàn)出其山水畫“師古人師造化”、“得意忘形”、“清逸古淡”等特點。

《秋聲圖》惲壽平
水墨紙本 扇片 18×51.5cm
題識:秋聲圖。臨九龍山人,壽平。
鈐?。簤燮?、惲正叔。
鑒藏?。禾圃茖彾?/span>
出版:
1.《中國名畫》,第三集,有正書局。
2.《惲吳合冊》(民國珂羅版)。
3.《廣文畫冊》乙編下集,廣文書局,1981年。

出版物封面圖
《秋聲圖》寫拳石獨立,叢竹蒼翠,林木蕭疏,畫面清氣自然。畫筆疏秀淡逸,墨韻潤澤,似信手拈來,逸筆草草,意境空寂。筆筆實,不至柔弱無骨;筆筆虛,含蓄又不至鋒芒畢露,在實與虛中空靈脫俗。

《秋聲圖》局部
此作前后計有三次出版,并得唐云審定,鈐有唐云之鑒藏印,殆為惲氏真跡。敬請四海藏友關(guān)注。

《山水臥游冊》之一

此系抄家退賠之物,其一有退賠標簽
該山水臥游冊中,雖有三幀追臨董源、趙大年、曹云西筆意,但其筆墨意境,與另一幅自作山水并無二致,惲氏山水風格突出,幅幅漾溢著淡蕩清空的江南氣息。

《山水臥游冊》之二
所繪或寒鴉荒樹、或深山幽居、或平遠秋色,皆以淡墨勾勒山石輪廓,濃墨點苔,設(shè)色淡雅,或略施淡赭色,渲染秋日蕭瑟之境;或略染石青,凸顯幽冷清寂之意趣。用色上,墨不喜濃,色不喜艷,秀潤天成,在淡墨與淡色中彰顯出畫面的干凈與雅致。

《山水臥游冊》之三
如果說寫生花卉是惲壽平營生之來源,滿載生活現(xiàn)實與無奈,那么山水則是他主觀上賴以表達情感的媒介,是他的“詩與遠方”。山水里的他,筆墨及精神都是自由的。

《山水臥游冊》之四
值得一提的是,是冊中每幀均寫有謝稚柳之鑒題,注明真跡,并配有鈐印。有謝稚柳這位鑒定大家為此冊掌眼,也更有力地保證了作品的真和精。

惲 壽 平
(1633~1690)
惲壽平,初名格,字惟大,后改名壽平,改字正叔,號南田,別號云溪外史,晚號東園客、草衣生,又號白云外史,江蘇常州人。精行楷書,得褚遂良神髓。與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吳歷合稱“清六家”,或稱“四王吳惲”。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