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現場: 麥克斯 · 赫茨勒畫廊,柏林 (Goethestra?e 2/3), 2021;圖片版權歸藝術家所有,攝影:def image
麥克斯 · 赫茨勒畫廊呈現:藝術家阿爾伯特·厄倫(Albert Oehlen)的最新繪畫個展——“令人費解的棕色繪畫”(unverst?ndliche braune Bilder),展覽在畫廊位于柏林Goethestra?e 2/3和 Bleibtreustra?e 15/16的兩個空間內舉辦,并且恰好與“柏林畫廊周”同期進行。
根據柏林當地政策,展覽目前僅供預約參觀,預約方式以及“柏林畫廊周“期間畫廊特殊開放時間請參見文章底部。

展覽現場: 麥克斯 · 赫茨勒畫廊,柏林 (Goethestra?e 2/3), 2021;圖片版權歸藝術家所有,攝影:def image
作為當今備受尊崇的畫家之一,阿爾伯特·厄倫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對繪畫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質疑。他致力于重新審視和重新塑造繪畫這一媒介本身,并始終與傳統的等級制度保持對立,使人們對繪畫之媒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本次在麥克斯·赫茨勒畫廊舉辦的展覽,選取了阿爾伯特·厄倫在近期創作的20幅新畫作。它們主要以“u.b.B”(令人費解的棕色繪畫)和“?-Norm”作為標題的前綴;除了一件在Dibond鋁塑板上繪制的作品外,其余作品都呈現為布面油畫。
正如展覽標題“令人費解的棕色繪畫”所暗示的那樣,展覽以泥土顏色為主導,令人聯想到立體主義或同時代藝術家的繪畫作品,如弗朗西斯·皮卡比亞(Francis Picabia)。然而,我們亦在展覽中看到了其他顏色:活潑明亮的粉色,作為基本色的綠色,灰色,以及輕盈飄渺的天空藍。許多畫作中都出現了白色,這不但賦予了作品縱深,也為展覽注入了一絲明快。

展覽現場: 麥克斯 · 赫茨勒畫廊,柏林 (Goethestra?e 2/3), 2021;圖片版權歸藝術家所有,攝影:def image
從重滴顏料、噴涂、涂抹到細膩的暈涂法,這些作品展現了藝術家無拘無束的繪畫技法、豐富的形式語匯。介于平坦和縱深、結構和無形之間,這些畫面將復雜的繪畫性與富有表現力的破壞性相并置,揭示了藝術家所獨有的、不可效仿的繪畫處理方式。

展覽現場: 麥克斯 · 赫茨勒畫廊,柏林 (Goethestra?e 2/3), 2021;圖片版權歸藝術家所有,攝影:def image
上世紀80年代末,厄倫創作了他的第一批抽象繪畫,他意圖顛覆傳統,并以此來譴責傳統繪畫的不充分性。90年代初,厄倫在繪畫中加入了模糊的形狀和色彩區域,這成為他作品最具標志性的特征之一。
此次展出的“u.b.B”作品亦分享了這些早期抽象作品的一些特征,也就是藝術家所說的“后-非-再現性”。不過,這些作品大量減少了厚涂法的應用,使作品看上去更加平滑和微妙,朦朧透明的層次感亦加強了作品的模糊性。在一些作品中,精心構設的細節與質樸的、未經涂抹的區域形成對比,并經由顏料的點綴,喚起了行動繪畫式的活力。另一些作品表現了一個背對畫面的人物輪廓——長發飄飄、雙臂上揚。

展覽現場: 麥克斯 · 赫茨勒畫廊,柏林 (Goethestra?e 2/3), 2021;圖片版權歸藝術家所有,攝影:def image

展覽現場: 麥克斯 · 赫茨勒畫廊,柏林 (Goethestra?e 2/3), 2021;圖片版權歸藝術家所有,攝影:def image
在厄倫作品中始終占據重要地位的線條貫穿了整場展覽。它既富有曲線之美,又在控制中;它既信手拈來,又不乏模版化。在“?-Norm”繪畫中,線條自由自在地延伸至框架的邊緣,讓我們想到了藝術家的“樹繪畫”(Tree Paintings)中那些頗為古怪的線條。
在該系列的第一幅畫中,背景中有一個網格清晰可見,這賦予畫面一種粗糙的、未完成的質感,更進一步烘托了厄倫作品中優雅與頹廢之間的張力。

展覽現場: 麥克斯 · 赫茨勒畫廊,柏林 (Bleibtreustra?e 15/16), 2021;圖片版權歸藝術家所有,攝影:def image
藝術家反復利用拼貼的方法及美學來創作作品,將廣告海報或印花織物等材料與透明的覆蓋色畫層(overpainting)相結合。此次展出的三幅繪畫,即包含了舊的展覽海報、剪貼畫和文本片段,令人聯想到他早期的“廣告牌畫”(Billboard Paintings),同時也再次嘲弄了抽象/具象的二元對立。

展覽現場: 麥克斯 · 赫茨勒畫廊,柏林 (Bleibtreustra?e 15/16), 2021;圖片版權歸藝術家所有,攝影:def image
由此可見,這些新作品重新混合了藝術家顛覆傳統的藝術實踐中之諸多主題和技巧,同時也在表面、色彩和線條方面展開了新的探索,鞏固了厄倫顛覆媒介傳統的聲譽。這是一個充滿了異質性和張力的界域,其中,自我表達的可能性和價值、藝術的真實性,甚至是繪畫行為本身,都經歷了一番無情的重新評估。

展覽現場: 麥克斯 · 赫茨勒畫廊,柏林 (Bleibtreustra?e 15/16), 2021;圖片版權歸藝術家所有,攝影:def image
展覽精選作品

阿爾伯特·厄倫 | Albert Oehlen
《u.b.B. 1》
2020,布面油彩
190 x 160 厘米; 74 3/4 x 63 英寸
圖片版權歸藝術家所有,攝影:def image

阿爾伯特·厄倫 | Albert Oehlen
《u.b.B. 11》
2020,布面丙烯油彩,漆
190 x 160 厘米; 74 3/4 x 63 英寸
圖片版權歸藝術家所有,攝影:def image

阿爾伯特·厄倫 | Albert Oehlen
《u.b.B. 13》
2021,布面油彩
190 x 160 厘米; 74 3/4 x 63 英寸
圖片版權歸藝術家所有,攝影:def image

阿爾伯特·厄倫 | Albert Oehlen
《u.b.B. 17》
2020,布面油彩與漆
230 x 205 厘米; 90 1/2 3/4 x 80 3/4 英寸
圖片版權歸藝術家所有,攝影:def image

阿爾伯特·厄倫 | Albert Oehlen
《?-Norm 4》
2021,鋁塑板面油彩
250 x 125 厘米; 98 3/8 x 49 1/4 英寸
圖片版權歸藝術家所有,攝影:def image

阿爾伯特·厄倫 | Albert Oehlen
《?-Norm 6》
2012,2020–2021,布面油彩拼貼
240 x 200 厘米; 94 1/2 x 78 3/4 英寸
243.5 x 203 x 4 厘米; 95 7/8 x 79 7/8 x 1 5/8 英寸 (含框)
關于藝術家
阿爾伯特·厄倫
1954年出生于德國克雷費爾德,目前在瑞士生活和工作。
厄倫在麥克斯·赫茨勒畫廊舉辦的首次個展可追溯至1981年。他曾在諸多國際知名藝術機構舉辦個展,其中包括:蛇形畫廊,倫敦(2019–2020);威尼斯葛拉西宮(2018);哈瓦那國立美術館(2017);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和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2016);紐約新美術館和蘇黎世美術館(2015);威斯巴登博物館(2014);維也納現代藝術博物館(2013);波恩藝術博物館(2012);法國尼姆當代藝術博物館(2011);巴黎市現代藝術博物館(2009);白教堂畫廊,倫敦(2006);邁阿密當代藝術博物館(2015);紐倫堡美術館(2005);瑞士洛桑州美術館(2004);DA2當代藝術中心,薩拉曼卡(2004);分離派藝術中心,維也納(2004)等。
他的繪畫被永久收藏于:布蘭德霍斯特博物館,慕尼黑;布洛德美術館,洛杉磯;蓬皮杜藝術中心,巴黎;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路易威登基金會藝術中心,巴黎;瓦倫西亞現代藝術學院,瓦倫西亞;洛杉磯藝術博物館,洛杉磯;盧森堡大公現代美術館;巴黎市現代藝術博物館;斯特拉斯堡現代美術館;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法蘭克福現代藝術博物館;路德維希博物館,科隆;泰特美術館,倫敦;德累斯頓美術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等。
關于展覽

阿爾伯特 · 厄倫 | Albert Oehlen
令人費解的棕色繪畫
unverst?ndliche braune Bilder
展覽時間: 2021年4月28日至8月14日
展覽地點: Goethestra?e 2/3 and Bleibtreustra?e 15/16, Berlin
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六,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柏林畫廊周“期間畫廊特殊開放時間:
4月29日(周四)與4月30日(周五): 中午12時至下午7時
5月1日(周一) 與5月2日(周二): 上午10時至下午7時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