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館展陳 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欒曉娜 圖(除署名外)
2021年5月27日,上海解放72周年。當天下午,在上海虹口區黃渡路107弄的居民區內,經升級改造后的李白烈士故居重新對外開放。
這里,就是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原型李白烈士最后居住、生活、戰斗,直至被捕的地方。展廳內,設置了發報的聲音特效,電臺元素隨處可見。
展陳新增了李白烈士的家譜、李白同時期的老電臺、李白在良友糖果店使用過的保溫桶、李白的烈士紀念證書等物品。

抗戰時期的軍用電臺接收部分

電烙鐵和萬用電表
當天下午,由虹口區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指導,中共虹口區委宣傳部、虹口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情景黨課《電波不逝,信念永存》暨李白烈士故居重新開館”活動在李白烈士故居舉辦。虹口區委書記郭芳、上海市委機要局局長沈永良、李白烈士之孫李立立為李白烈士故居重新開館啟動按鈕。

李白烈士 “上海虹口”微信公號 圖
上海解放前夕被秘密殺害
李白烈士(1910—1949)是中國共產黨情報戰線上的一位無名英雄。
1910年5月1日,李白出生在湖南瀏陽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來到上海,長期從事黨的秘密電臺工作。在白色恐怖的環境中,他大智大勇,不屈不撓,堅守戰斗崗位,保證了上海地下黨組織與延安的電訊聯系,及時地向黨中央傳遞了重要的軍政情報,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李白曾先后三次被捕,飽受酷刑和利誘,他大義凜然,寧死不屈。1949年5月7日深夜,離上海解放不到20天,李白被國民黨特務秘密殺害于浦東戚家廟,年僅39歲。
2009年9月14日,李白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
1987年5月,李白烈士故居正式對外開放,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云同志題寫了館名。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故居完成了建館以來最大規模的修繕改造及展陳改版工程,正式對外開放。

展廳內展陳
新增李白家譜、老電臺等珍貴物品
據李白烈士故居館長何瑛介紹,故居展陳主題為“電波不逝,信念永存”,充分運用“聲、光、電”技術,更立體、更全面地展現了李白烈士的崇高精神。
本次展陳新增了李白烈士的家譜、李白同時期的老電臺、李白在良友糖果店使用過的保溫桶、李白的烈士紀念證書等一批珍貴物品。

李白烈士家譜

展品
記者在展廳中看到,電臺元素隨處可見,整個展廳設置了發報的聲音特效,營造了電波永不消逝的意境。此外,展陳還加入多個媒體互動裝置和文藝元素,觀眾可以觀摩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故事里的中國》等視頻,也能欣賞宋懷強關于李白家書的朗誦等。
值得關注的是,故居還保留了發報互動體驗區,并在發報設備上進行了提升優化,同時設置了一定難度,讓觀眾可以學習摩斯電碼小知識,體驗更真實的發送電碼過程,寓教于樂。尾廳特別設置了傳承環節,通過互動裝置為李白烈士獻花,傳承弘揚李白烈士的精神。
截至5月27日14點45分,虹口收看“電波不逝 信念永存”——李白烈士故居情景黨課暨故居修繕開館活動現場直播8273人,點贊7011個。
虹口區表示,李白烈士故居開館后,將繼續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深挖李白烈士的事跡,創新宣傳形式和載體,打造大思政課場景,進一步滿足全市各界黨史學習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的需求。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