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五購物節如火如荼開展之際,作為此次文化購物的重頭之戲,由日喀則市文化局攜手寶庫文化舉辦,西藏日喀則唐卡協會協辦的“峰之美——日喀則市唐卡藝術精品展覽&交易會”于5月20日至30日在中華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內的寶庫文化中心精彩呈現。


△眾多嘉賓共同為活動啟幕?
上海和西藏雖相距萬里,但有著深厚友誼。特別是日喀則作為上海對口支援地區,更是與上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本次“峰之美——日喀則市唐卡藝術精品展覽&交易會”將在中華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內的寶庫文化中心內展出次仁旺加、西落、平措扎西、次旦旺拉等40余位日喀則唐卡畫師的近百幅精品畫作。上海市民足不出“滬”就能在中國地標內欣賞到西藏非遺佳作。同時,作為五五購物節的重要活動之一,市民將以親民的價格甄選到心儀的唐卡作品。
在中國地標尋找西藏文化藝術的源頭
唐卡是藏語,意為一種用彩緞裝裱的卷軸畫。興起于佛教文化藝術傳入西藏之后,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本次展覽中展出的日喀則唐卡作品囊括了勉唐、勉薩、齊烏崗等眾多唐卡流派。作品種類豐富,色彩絢麗大方,畫面構圖精細復雜。每一幅唐卡有限的畫面中,每一條纖細的、變化豐富的線條,就好像是畫家的心電圖;每一個艷麗而典雅的色塊,就好像是畫家濃縮了的心靈世界。一個有才華的唐卡畫家在近似單調的畫面中,一束野花、幾塊巖石、幾只動物就能把整個畫面活躍起來。

△藝術家尼瑪頓珠在活動現場繪制唐卡
曾作為援藏干部的上海市文物局文物保護管理處副處長、國家文物責任鑒定員胡巍在活動中介紹,本次參展的唐卡畫師,不僅繼續傳承著唐卡藝術精華,強化了多樣化及藝術感染力,同時在藝術的表達和技藝上不斷突破創新。

△上海市文物局文物保護管理處副處長、國家文物責任鑒定員胡巍接受媒體采訪
為西藏非遺帶貨,讓傳統藝術走進千家萬戶
繪制唐卡的顏料傳統上是采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耳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以及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作為繪制重要環節的描金必須使用金汁,而金汁則是由大量金箔和金片制成,用這些顏料繪制的唐卡經歷幾百乃至上千年,畫面仍金碧輝煌,燦爛如新。2006年唐卡被國務院、文化部批準確定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現場展示的繪畫顏料
盡管作為西藏藝術的瑰寶,唐卡有著難以言表的魅力,但現實中,不知道日喀則在哪里或者不知道日喀則唐卡的人,依然大有人在。而這種尷尬也是促使寶庫文化攜手日喀則市文化局舉辦本次展覽的目的之一。現代傳播,是“物以知為貴”,并非“物以稀為貴”。 寶庫文化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柳費國曾在多個場合表示,中國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讓更多人來欣賞傳統瑰寶是所有文化產業人共同面對的問題。寶庫文化希望通過中國地標的影響力幫助這些藝術品原產地,通過為非遺產品做整合營銷,讓傳統藝術走進千家萬戶,實現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據悉本次展覽期間,寶庫文化不但會在線下展出精品唐卡,還將通過直播等多種形式,為西藏非遺精品帶貨。

△觀眾在欣賞展出作品
開展以來,活動吸引了眾多有意向的買家前來詢盤。寶庫文化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次展覽比較集中地展示了日喀則唐卡的藝術特色與工藝特點,從這兩天展出的反饋來看,大家對日喀則充滿好奇,對日喀則唐卡也十分喜愛。除了幾件非賣品,其他作品
不少已被預訂。日喀則當地將會在展期內再遴選一批精品唐卡作品,以滿足上海市民高漲的購買熱情。
滬藏文化交流,共建非遺文化傳習中心
為工藝原產地發聲,是近年來寶庫文化重點推進的發展方向。本次,日喀則市唐卡藝術精品展不僅僅是一次單純的展覽,更將是滬藏文化交流的一個新開端。寶庫文化中心作為日喀則非遺文化傳習共建中心,未來將以多樣的形式開展上海與日喀則兩地間的文化交流、研討和展示等工作,增強兩地市民的文化互動。
此次展覽以“峰之美”為主題,峰指珠峰,也象征一種極致的高度,一種美學風格。峰之美寓意日喀則唐卡藝術在西藏唐卡文化藝術中的地位高度。同時,也象征在奮力建設和諧文明幸福美麗日喀則中“堅韌不拔、巍峨不屈、感恩向上、敢為人先”的珠峰精神美學。這也正是中國匠人精神的真實寫照。寶庫文化希望以本次展覽為契機,為中國所有的藝術品原產地和美學溯源地城市尋找一條創新之路,重燃中國美學與傳統工藝產業的復興之火。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