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黃河·運河”文化藝術傳承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日期:2021-05-25 11:41:46 來源:中國美術報
資訊
>第二屆“黃河·運河”文化藝術傳承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5月22日,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省公眾科學素質與建筑藝術創新研究中心、陜西文化景觀展示與國際傳播重點研究基地主辦,陜西省提升公眾科學素質計劃項目支持的第二屆“黃河·運河”文化藝術傳承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行政樓會議廳召開,會議積極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控制參會人員規模,并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了熱烈討論。
黃河橫臥在遼闊的中華大地上,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哺育著炎黃子孫,孕育了華夏文明,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大運河溝通了中國南北,不僅促進了南北商貿往來、文化交流,而且培育了中華民族多元統一、開放包容的文化精神。黃河文化、大運河文化是我們醒目的文化足跡,是我們民族的標識和徽記,是我們家園的門楣和梁柱,是我們文明結晶的大塊堆壘,是我們縱橫之間、引以為傲的燦爛文脈、鴻圖華構。本次會議的召開積極響應了國家關于弘揚黃河文化、大運河文化及國家文化公園重大文化工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會議分為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由陜西省美協副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院長藺寶鋼主持,南京大學教授周曉陸進行學術評議;下半場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副教授孟蕾主持,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韓禹鋒進行學術評議。南京工業大教授學谷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韓禹鋒、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劉豐果博士、西安科技大學副教授董智斌、清華大學博士生王琛、泰國藝術大學博士生王冉然、湖田瓷社創始人章晨、西北工業大學張慧忠博士、東京都立大學博士后劉羽佳在線下依次發言;泰國布拉帕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塞尚、寧夏大學教授燕寧娜、四川美術學院副教授張春繼以線上方式進行發言。黃河、運河沿線的部分高校教師、相關專業的碩、博士研究生參加了會議,并進行現場討論。








本次會議探討了如何深入挖掘黃河、大運河的文化精神內涵、東西方藝術發展對比以及保護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在新時代的重大意義和價值。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