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翰海2021春季拍賣會將于6月2日-5日在北京嘉里大酒店舉行,6月2-3日預展,6月4-5日拍賣。本屆拍賣會對應行情趨勢和主流收藏方向,推出近現代書畫、古代書畫、法書楹聯、古董珍玩、現當代書畫、現當代油畫雕塑等專場。春拍主打品質齊整,各專場均有重要作品納入,也將推出新題材和同一藏家專題,力求在傳統項目中擇選質素良好之品,在新興板塊中挖掘價值洼地和潛力股,為藝術品收藏投資提供豐富之選,開拓未來空間。
中國書畫依然是本次拍賣的支柱板塊,近現代書畫一、二、古代書畫、法書楹聯四個專場共推出拍品950件。
翰海2021春季拍賣會
預展:6月2-3日
拍賣:6月4-5日
地點:北京嘉里大酒店
古代書畫專場
Lot601-917
拍賣時間:6月4日 下午3:30
師從名家 詩畫從心
目前已知最大尺幅程鳴山水立軸-《松陰清話圖》
師出名家 才比詩佛
程鳴(1676 年-?) 清代中早期畫家、文人、收藏家,安徽歙縣人,字友聲, 號松門,乾隆諸生。程鳴詩、畫均師出名家,根據史料詳細的記載,他是石濤的入室弟子,1696年,石濤過揚州時與程鳴父程浚相晤,當年夏天即客居程氏松風堂,即程鳴二十歲時就結識石濤,并從其學畫。程鳴繪畫頗得石濤筆意,又宗法王蒙,他的山水“學于石濤(原濟)參以程邃,每以禿毫渴墨,運以中鋒,純以書法成之,不加渲染,自然沉郁蒼渾。”程鳴也是王士禎詩弟子。王士禎對程鳴才學評價頗高,認為其詩名被丹青所掩,才華堪比“詩佛”王維。據李浚之《清畫家詩史》、竇鎮《清朝書畫家筆錄》等記載,程鳴“嘗為王士禎作古夫于亭圖。與陳撰、方士庶、厲鶚為詩畫友。”朱彝尊曾贈程鳴聯“ 愛畫入骨髓,吐詞合風騷。”關于繪畫創作,程鳴在其詩“論畫答王耕南”中表達了師古而不泥古的觀點“王洽米襄陽,煙云常滿紙。學古希古心,不學古人面。荊關境在胸,揮灑付柔翰。規矩雖具陳,神明取能變。”在此,可以看出程鳴學古人之精髓,作畫意在筆先,筆墨隨心,丹青化境。Lot 799
程?鳴(清)?松陰清話圖
水墨紙本/立軸
鈐印:程鳴之印、友聲、七芙蓉閣、
款識:黛色凈秋玉,灑然無纖塵。絳氣沉空宵,白云變朝昏。松風過澗綠,奔響超龍鱗。想見煙霞侶,清吹滿衣巾。何必上五月,沐發瑤水濱。守此泉卉樂,鼓鐘徒紆綸。程鳴并作。
332×132 cm? 約39.4平尺
估價: 800,000-1,200,000
疏朗雅逸 沈郁蒼渾
此幅《松陰清話圖》繪黃山勝景,筆法參以石濤,構圖宗法王蒙,尺幅巨大,達39平尺,整圖構思巧妙,氣勢宏大,筆意疏朗,頗有韻致。畫作一方鈐印“七芙蓉閣”是程鳴在揚州的宅邸。目前所知程鳴最長的山水長卷,為雍正五年(1727年)作,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著錄記載和市場所見的程鳴作山水立軸,多為2-3平尺,此幅應為目前已見最大尺幅的程鳴書畫立軸作品。從《松陰清話圖》可以看出,程鳴深受石濤影響,筆哀縱恣,脫盡窠臼,有粗疏簡易,頗近狂怪,又不悖于理法。圖中錯落縱橫的山巖間,奇松突兀,橫亙在丘壑之間。兩位高士,或即為程鳴的父親程浚與老師石濤,閑適對坐于澗邊巨石之上,松風陣陣,吹入高士之懷,令觀者如臨其境,體悟他們志在山野的高雅情操。
創作這種大畫,構圖首重氣勢效果,布局安排要胸有成竹,就像寫長篇小說,要有首尾呼應,行所當行,止所當止;情節也好,形式也好,要瞻前顧后,既不空洞又不燥滿,既不散碎又不做作,章法得當主次分明。《松陰清話圖》全作筆與墨會,混沌氤氳,化機一片。特別是山腳潭邊濃墨苔點配合尖筆剔出的叢草,使整個畫面蕭森郁茂,蒼莽幽邃,體現了一種豪情奔放的壯美。
程鳴生平考據
據《新安岑山渡程氏支譜》載,程浚有四子,四子名鳴,字友聲,號松門。程鳴,跟隨石濤學畫多年,也是他晚年的忘年好友和藝術贊助人,同時他又是王士禎的詩弟子,王士禎的《漁洋全集》就是由程鳴與其兄長贊助刊刻的。王士禎對程鳴的詩文才學評價極高,論其才華堪比王維,王士禎贊其“直臻詩家之上乘,夙鳳祠客,當不領輞川獨有千古矣“,在《跋門人程友聲近詩卷后》中王士禎評價程鳴頗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神韻:“昔人稱王右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二事難不相謀,而其一致也。門人程友聲(鳴)工詩畫,名久噪江淮間,近以其七芙蓉閣詩寄予論定。予嘗聞荊浩論山水,而悟詩家三昧矣。”康熙乙酉年(1705年)八月二十九日,程鳴三十歲生日之際,石濤繪制兩幅扇面贈予他,并賦《程松門三十初度二首》,詩中,石濤評價程鳴“白云丹霞子,居心抱民蘭。懷清冬未泄,志遠且彈冠......”又稱其與程鳴“與君交不淺,歲月莫稱繁”。此詩被張大千編撰的《清湘老人書畫編年》影印《律詩》,日本株式會興文社編的《中國墨跡大成》第十卷亦影印有《道濟書扇五言律詩二首》,汪世清編著的《石濤詩錄》第 59-60頁等收錄,根據詩詞款署和《新安岑山渡程氏支譜》記載,可以確定程鳴的生辰為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 年)八月二十九日。清代李玉棻《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卷二有關于程鳴的記載:“程鳴,字友聲,號松門,安徽歙縣人,工山水,善題詠。潘連舫光祿藏有《春風便報圖》,大干焦墨,有千里一瞬之勢。心泉上人藏有《湖光萬傾圖卷》,用禿皴,不加渲染,煙水空濛,遙寫紅葉一段,逼竟秋天景色。瑛蘭坡中丞藏有《金蕉秋泊圖》,筆意空靈,于無畫處愈見畫工也。” 《揚州畫舫錄》卷十五:“程鳴,字友聲,號松門,占籍儀征。邑庠生。工畫,干筆枯墨,運以中鋒,純以書法成之,此學石濤又參以穆倩者也。詩出王文簡之門,文簡嘗曰:“松門詩名為其丹青所掩。”《新安岑山渡程氏支譜》卷五載:“鳴公,原名祖慰,字友聲,號松門,浚公子。考授縣丞,工繪事,宗黃鶴山樵。”其詩集傳世者有《納瓢集》、《無聲集》、《且閑軒稿》等。程鳴家族與詩畫界的交往
程鳴的才學,與他富有、重詩畫收藏的家族緊密相關。根據現有的畫史著錄,可以構建出程鳴家族在清代中早期與揚州地區畫界、詩壇廣闊、緊密的人脈。程鳴其父程浚,為清代揚州巨賈,其家豪富,收藏大量詩書名畫,因其頗為富有的收藏被稱為“望隆藝苑”。程浚、程鳴父子是石濤晚年的藝術贊助人。1696年,石濤為程浚所藏漸江《曉風便圖卷》題跋,跋重稱贊程浚“超古鑒賞之士”。同年,石濤的不朽名作《清湘書畫稿》巨軼完成于程浚的宅邸,其中有一段描述了黃山美景以及松風堂主人程浚。這幅詩書畫全面展現其藝術才華的傾力巨作,石濤將它送與了松風堂的主人程浚。程浚與后定居揚州的著名畫家查士標亦有往來,查士標1687年作《仿宋元各家山屏》即是為程浚祝壽所作,畫作題跋中“葛人先生”即為程浚,又贊其“家世清華,望隆藝苑,承家令子彌 聲名”。
《山水》圖卷
水墨紙本/卷
雍正五年(1727年)作
故宮博物院
編號:京1-5562
《湖山清趣圖》
設色紙本/立軸
78.2×38cm
乾隆壬戌(七年,1742年)作
湖南省博物館
編號:湘1-057
《山水》八開
雍正甲寶(十二年,1734年)作
23.2×29.3cm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編號:新1-40
《松山高遠圖》
水墨紙本/立軸
111.7×27.7cm
安徽省博物館
編號:皖1-598
《鐘馗聽蕭圖》
水墨紙本/立軸
庚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94×48.6cm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編號:津7-1327
翰海2021春季拍賣會
預展:6月2-3日
拍賣:6月4-5日
地點:北京嘉里大酒店
法書楹聯專場
Lot1001-1148
拍賣時間:6月4日 下午5:00
弘旿,清宗室,字恕齋,一字醉迂,號一如居士,又號瑤華道人。清圣祖孫,諴親王允秘子,封固山貝子。善畫山水,兼工花卉。擅篆隸,又工詩詞。其詩作傳世有《恕齋集》 、《醉墨軒詩鈔 》 、《 瑤華道人詩稿》、 《瑤華詩抄》 等。清代中期,特別是乾隆時期,清代皇親宗室涌現出一批詩人、畫家與鑒藏家。其中,弘旿的詩畫才華堪稱出眾,他與當時的宗室文人、書畫家交往甚廣,在乾隆時期的文學、藝術界頗有影響力。乾隆帝曾多次御題弘旿畫作,也曾命永瑢、弘旿等補全前人畫作,這些在《清代御題詩文》中均有記錄。在《清宮內務府活計檔案》以及《清宮陳設檔案》中,也有上百條弘旿作品存藏、陳設于清宮的記錄。可見,弘旿的書畫,很多是直接受皇帝指示創作并懸掛于宮廷。自小生長于王府,承繼父親儒雅好文的雅趣,弘旿文學、藝術基礎可謂深厚。然而成年后,弘旿于政壇無所作為,只能寄情于詩文書畫中,將全部的才華與抱負都體現在他的文學、藝術創作。他的詩詞頗有些高潔風雅之意。本幅行書七言聯“松風韻入朱絲裊,薇露香凝紫玉腴”,朱絲借指琴瑟,紫玉可指簫笛,詞意非常清雅,也有可能是陳設書齋之作。
Lot1036
弘?旿(1743-1811) 行書七言聯
庫絹/立軸
鈐印:瑤華道人圖書、西園翰墨、克恭樂天敦詩律志
釋文:松風韻入朱絲裊,薇露香凝紫玉腴。
款識:瑤華道人。
149.5×34.5 cm?約4.6平尺(每幅)
估價: 30,000-50,000
此幅行書七言聯寫在細密的庫絹上,書風以帖學為主。書法雅正清和,用筆豐潤飽滿,靈活多變。如作品中的撇畫雖多,但姿態風味各有不同:“風”之撇挺健,“朱”之撇沉實,“入”之撇灑脫等等。如再仔細分析,還可以看出每一撇在起筆、行筆、收筆以及長短、角度等細微處還各有不同,真可謂一筆一畫見真功。弘旿身為皇室貴胄中難得的藝文名家,時人評價他的書風“清華朗潤”,即有如春水一樣的清澈,像秋月一般的朗潤。從此聯來看,也具備了這兩種氣質,其致意于精、氣、神的追求,風格秀逸蘊藉。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