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貿圣佳2021春拍 | 明清內府專題
日期:2021-05-22 15:45:09 來源:中貿圣佳
拍賣
>中貿圣佳2021春拍 | 明清內府專題
預展:5月18日-19日
拍賣:5月20日-21日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9號)
萬卷—名人信札 古籍善本專場
5月21日 09:00 二層C廳
明清內府專題所收錄內府刻本、抄本不惜工本,紙墨、裝幀俱是精品,而且初印本民間難得,尤其清三代開化紙本,更為其中珍品。本專題內拍品如康熙二十四年(1685)內府刻四色套印《御選古文淵鑒》、康熙五十年(1785)揚州詩局仿宋刻《周易本義》、《佩文韻府》、康熙六十年(1721)內府刻《欽定春秋傳說匯纂》、乾隆五十一年(1786)內府刻《御制文二集》、乾隆間武英殿聚珍版《文定集》等,多是開化紙初印本。此外,明永樂內府誥命、乾嘉間內府開化紙抄本《治方》、乾隆四十三年(1778)內府刻棋盤裝《盛京輿圖》更是拍場至為罕見的明清內府秘珍精品。提要:?是書九行十七字,白口四周雙邊,館閣體上板,輯錄乾隆帝御制文,字體圓潤流麗,紙墨俱佳,印制整飭。為內府刻書名品。提要:首有康熙二十四年序。次接目錄,次正文。十行二十字,上下黑口,四周單邊。無行格,眉端鐫評寫刻,行間刻句讀。套色精準艷麗,賞心悅目。開本闊大,為清內府刊書之上乘之作。著錄:《中國古籍善本總目》集部總集類P1739。提要:?《釋氏源流》成書在明永樂間,主要敘述釋迦如來生平故事,以及佛教在印度和歷中國的傳播,相當于一部圖說佛教簡史,在明代影響廣泛。此書初刻在洪熙元歷年,后世屢有翻刻。此成化本改變之前“上圖下文”的格局,首次刻成“左圖右歷文”的樣式,開本闊大,版畫極精,鄭振鐸稱“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四代的歷木刻畫,傳世者不多”。此本存圖八十三幅,卷三尾附音釋,并墨筆尾題施印人歷名。此成化本國圖有藏殘本,印入《中國古代版畫叢刊》,較少見。提要:?清代內府非常重視輿圖的繪制,《清史稿》曰“國家撫有疆宇,謂之版圖,版言乎其有民,圖言乎其有地”。清康熙、乾隆間進數次進行地圖測繪,先后刻成康熙《皇輿全覽圖》、雍正《皇輿十排全圖》、乾隆《皇輿全圖》等,內府輿圖的繪刻采用了當時最精準的桑森正弦曲線投影法,是當時世界上最完整、精確地中國地圖,成為后世編圖的重要依據。李兆洛《皇朝一統輿地全圖》、胡林翼《皇朝中外一統輿圖》等均從此出。乾隆四十一年(1776),上諭“盛京吉林等處,乃我祖肇跡興王之所,前因《皇輿全圖》刊載地名不能賅備”,需要標注戰跡,“俾我世世子孫按圖瞻仰,并得曉然”。因此“命于《實錄》內恭查,詳列清單,將原圖并交蔣軍弘晌等,查明添補。嗣據弘晌等,按其道理、形勢,將所開地名添繪成圖呈覽,已交輿圖處,將舊圖增改刊刻。但舊圖方幅有限,詳載地名字體已小,不能復列事跡”,于是“即交大學士公阿桂、尚書公福隆安、協辦大學士尚書英廉、侍郎和珅督率所司,敬謹辦理,其如何核計里數,展圖若干,足敷標識之處,著令西洋人,悉心測算,并即飭工繪樣呈進,俟閱定即壽諸棗梨。”經過二年工夫,于1778年繪成此圖,由武英殿樓板,名為《盛京吉林黑龍江等處標注戰跡輿圖》,一稱《盛京輿圖》,裝訂為源、遠、流、長四函,分存北京、盛京宮中。據《故宮物品點查報告》東暖閣部分記錄“《盛京輿圖》四函,刻本,滿漢文,有錦套,原排'源遠流長'四字,‘源’字六冊,‘遠’、‘流’、‘長’各七冊。”此種精度極高的測繪地圖多被朝廷視為珍寶,藏于內府,秘不示人,因而傳世少見,查考公藏,如今僅見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等寥寥幾處。此本為原乾隆宮裝,據題簽知為‘長’字第六冊,雖只一冊,卻也是拍賣以來首次出現的內府秘珍。2.《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善本特藏編5》武英殿刻本—書17210參閱:《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善本特藏編5》武英殿刻本—書17210提要:黃蠟箋紙,四周云龍紋墨色邊框,鈐兵部官印。文書檔案多具有國家級高度機密性,外界不易接觸,傳世實物多在故宮、臺北等館藏,拍場少見。提要:?半頁七行,行十八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四周雙邊,單魚尾,無行格,版面闊朗,字體端莊清秀,刻印上佳。是書乾隆帝赴盛京時所作,內容為歌頌先世創業之武功和盛京物產之豐富,人才之鼎盛,以期宣傳聲教,前有乾隆序,后有鄂爾泰等跋,賦三千三百余言,均有儒臣注釋,并朱墨句讀,注釋用紅線標出,一句一注,朱墨燦然。提要:?清康熙四十六年皇帝御批《資治通鑒綱目》,由宋犖等重新匯編,校刻出版。此書不多見,二十七卷全,原裝黃蠟箋面。25.7×16.8cm提要:?乾隆三十年,直隸總督方觀承,主持繪制北方地區從種棉花到染織成布的全過程,成圖十六幅,每圖附文字說明,進獻朝廷。乾隆皇帝非常喜歡,特意在每幅圖上題詩一首,連同康熙皇帝的《木棉賦》一起制成了《御制棉花圖》,后方觀承將《御制棉花圖》刻石公諸于世。此拓十六圖全,墨色濃亮,卷首有太子太保直隸總督方觀承序及圣祖仁皇帝御制木棉賦并序各一篇。3389
慈禧“宜春”拓片
清末拓本
1軸? 紙本?
釋文:宜春。
188×97cm
RMB: 10,000-20,000
提要:?此系清嘉慶年間內府本,前后副以灑金黃蠟箋,帖心以開化紙濃墨烏金精拓,尚存宮庭初裝原貌,實物流傳至稀,僅見于《故宮博物院藏品總目》中。提要:?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所收錄者大都為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錄,皆為傳世罕見的秘籍。若此《文定集》,乾隆年以前傳世者多為明程敏政節錄本,館臣依據《大典》竟補程本不及者十之四五,幾復舊觀,可謂汪氏功臣。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存六卷 (清)陳夢雷 蔣延錫等奉敕編提要:此書為清雍正間陳夢雷等所輯《欽定古今圖書集成》零冊,清雍正四年(1726)內府銅活字擺印,鐫刻工整,刷印清晰。此帙存歷象匯編庶征典卷175、176,理學匯編文學典卷205、206,方輿匯編職方典卷355、356。封面書簽刻有“喻義堂珍藏”字樣。提要:?半頁十行,二十字,黑口,四周雙邊,據《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子部P841)記載,此書為明內府所刻《醫藥集覽》本,查故宮博物院、中國醫史博物館等全部公藏僅存七種,此標的即其中一種,拍場未見。內府所刻醫書世所罕見,查《中國古籍善本總目》明代內府所刻醫書僅有兩種,此書即為其一。是書字體圓潤透力,雕鐫精雅,開本闊大,白棉紙撫印,紙墨極為考究,首頁鈐紙廠印記,或為內府專用紙廠戳記。該書系醫論專著,以內科為主兼及婦科、五官科等數十種病證,書中援引《內經》基本理論,對所述病證的概念、病因、病機、病變作予以闡明,多有他書所不及處。提要:是書以開化紙抄錄,紙白墨濃,楷法工穩,裝幀考究,黃綾書衣、包角、綾制簽條墨筆題書名、卷次,另粘方形簽條題各卷方劑門類,《故宮珍本叢刊》曾出版,內容與此一致,拍品或為出版底本。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錢超塵先生在《故宮珍本叢刊醫家類精選整理本序》中稱:“再如《內府藥方》,乃皇室秘籍,世無傳本,作者無考,凡分四卷十五門,收方425首,皆為丸散膏丹之類。每方皆有劑量及炮制法與加減法,當為宮廷常用之方。原書楷體,書法秀麗,猶見當年珍重之意。”此拍品與《故宮珍本叢刊·內府藥方》同出一脈,非但版式完全一致,且楷法謹嚴工麗之處,猶有過之。此書自清宮流出后,散落民間,又幾經人事變遷,尚一仍宮裝舊貌,原裝原簽,藍綾包角,紙墨如新,實屬罕見。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