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貿圣佳2021春拍 | “觀福慧海”唐卡專場(三) — 清代宮廷唐卡和雍和宮唐卡作品賞析
日期:2021-05-22 15:17:29 來源:中貿圣佳
拍賣
>中貿圣佳2021春拍 | “觀福慧海”唐卡專場(三) — 清代宮廷唐卡和雍和宮唐卡作品賞析
預展 5月18日-5月19日
拍賣 5月20日-5月21日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9號)
觀福慧海—唐卡專場
5月21日 15:30順延 三層B廳
清代宮廷唐卡是指清代宮廷組織唐卡畫師繪制的唐卡作品。清代宮廷唐卡始興于康熙年間,但當時規模有限,現存實物也寥寥無幾,大量繪制主要集中在乾隆時期。從文獻記載和現存實物看,乾隆宮廷唐卡出自皇宮多個不同的機構,如養心殿造辦處,中正殿念經處等,參與繪制的畫師來自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因此其風格明顯趨向于多樣化發展。在不同風格中,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其中的一類漢風唐卡,此類唐卡大量吸收漢地山水情境和表現技法,使唐卡畫面呈現出佛國世界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的獨特藝術意境,今天北京故宮雨花閣、梵華樓和承德外八廟保存的唐卡和壁畫大都具有這樣的風格特點。這類唐卡繪制時間主要在乾隆三十五(1770年)至四十五年期間,代表了乾隆宮廷唐卡的成熟風格和最高藝術水準,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乾隆皇帝個人的審美情趣、藝術修養和開放包容的文化心態。然而,盡管宮廷唐卡風格多樣,但所有的宮廷唐卡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構圖嚴謹,畫工精湛,畫布、顏料、裝裱等工藝精致講究,整體表現出皇家藝術非同一般的高貴品質。雍和宮唐卡是指出自北京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雍和宮的唐卡作品。據文獻記載和調查研究,清代雍和宮唐卡的繪制有“官造”和民間繪制兩大主要來源。其中,“官造”由設在皇宮之內的“中正殿念經處”承擔,其風格無疑應當歸為清代宮廷唐卡的范疇;民間繪制是由雍和宮組織民間畫師繪制的唐卡,這類唐卡主要繪制于清末民國時期,畫風比較質樸,受到了一些宮廷唐卡的影響,但更為突出的是表現出蒙古民族和民間審美的特色。現在我們看到的雍和宮唐卡大多屬于后者,即出自民間繪制的雍和宮唐卡。此次中貿圣佳春季拍賣會“觀福慧海”唐卡專場推出了一些北京宮廷唐卡和雍和宮唐卡,這里挑選幾幅代表性作品供大家欣賞,希望大家喜歡。

此幅唐卡中央主尊菩薩裝束,雙手結彌陀定 印,手心托長壽寶瓶,象征生命的永恒,結跏趺 端坐于蓮花寶座之上,周身有圓形的頭光和身 光,頭光和身光外又裝配火焰形大背光,背光的 邊緣均勻地鑲飾一圈摩尼寶珠。主尊兩側及上下 各繪不同的尊神,其中兩側對稱繪四身無量壽佛 像,與中央主尊組成五身無量壽佛,分別代表五 方世界不同的無量壽佛;兩身金色菩薩像為文殊 和彌勒菩薩,是作為主尊無量壽佛的脅侍菩薩出 現的。主尊上方有兩排尊像,頂上一排中央繪無 量光佛像,其左右為二上師像,最外為四臂觀音 像和蓮花生大師像;下排中央繪金剛持像,兩邊 為綠度母像和白度母像。中央主尊和其上的兩尊 神像頗值得注意,他們上下分布,有著重要的象 征意義,分別代表法身、報身和化身三身佛。主 尊下方一排為護法隊伍,自左至右依次為黃財神 像、馬頭金剛像和財續佛母像。各尊像皆有頭 光、身光莊嚴,周圍又以祥云環繞,烘托出一派 濃郁的宗教氣氛。畫面主尊身色為紅色,大部分 云彩亦以紅色描繪,旨在表現西方蓮花部部主無 量壽佛的本具身色,由于所施紅彩較多,整體看 上去如同紅卡一般,顯得高貴無比。整幅唐卡構 圖嚴謹,布局整齊,人物和景物勾勒細膩,造型 規范,色彩沉穩和諧,無論佛像的造型風格,還 是背景的裝飾紋飾和圖案,都體現了清代宮廷唐卡 藝術的鮮明特點,加之其高檔的絲綢用料,保存如 舊的完好裝裱,更加凸顯出此幅唐卡非同一般的高 貴品質。無量壽佛是藏傳佛教重要神祗之一,他以增 福延壽的宗教功用深受世人崇拜和喜愛。有清一 代皇家對無量壽佛尊崇有加,而乾隆皇帝的尊崇 尤為突出。據文獻記載,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凡 是乾隆或乾隆母親的重要壽辰,都要塑繪大量的 無量壽佛像以示祝賀;今天在承德須彌福壽寺、普陀宗乘之廟,北海天王殿琉璃閣,頤和園智慧 海、多寶琉璃塔等乾隆朝遺留下來的藏傳佛教建 筑上,亦隨處可見琉璃燒制的無量壽佛像。從歷 史記載和實物遺存足可看出乾隆皇帝信奉無量壽 佛之篤誠。此幅無量壽佛唐卡表現了清代乾隆宮 廷唐卡的鮮明風格特點,正與乾隆皇帝崇奉無量 壽佛的歷史背景相吻合。


此幅唐卡表現的是大威德金剛十三尊修法壇城,其構圖 與一般壇城無二,為外圓內方的形式。中央為方城,呈 井字形,其四面均有T形入口,由內而外依次為圓弧形 拱門、宏偉的宮殿以及拱衛宮殿的摩羯獸。井字中心 是一個圓圈,其內分割出九格,中央方格內繪本尊大威 德金剛像,其外八格內按照東、南、西、北及四隅的方 位各繪一尊大威德金剛像,圓圈外的各城門內又各繪一 尊大威德金剛像,這樣連同本尊大威德金剛,恰好構成 大威德金剛十三尊的數量,共同表現大威德金剛十三尊 的修法。壇城外圈由四部分組成,由內向外依次為蓮 花墻、金剛墻、火焰墻和八大寒林墻,它們環環相套相 護,使壇城安全與清凈,成為修行者理想修行場所的重 要保障。壇城之外,是天空和大地區隔的圣凡兩個不 同世界。上方天空密布五彩祥云,祥云上端坐五尊格 魯派上師像,中央為格魯派鼻祖宗喀巴大師,其右邊為 其弟子賈曹杰,左邊為其弟子克珠杰,其外右邊為一 世哲布尊丹巴(1635-1723),左邊為三世章嘉若貝多 杰(1717-1786)。祥云下以圓圈形式斜向對稱繪八寶 (法輪、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 長)圖案,左右各四,紅色為地,金汁描繪。下方大地 綠草如茵,金輪、主藏、大臣、玉女、白象、勝馬、將 軍等七珍散布于壇城外兩角,其下橫列一排護法神,自 左至右依次為財寶天王、六臂大黑天、白大黑天、閻魔 天、吉祥天女。唐卡背面滿布朱砂書寫的藏文咒語和頌 詞,其中中央圓圈藏文為“大威德護輪”,上下多處三 字藏文為代表佛的身語意的“嗡阿吽”裝藏咒語,下面 兩行藏文為贊嘆大威德功德的頌詞— “對修行者護持 如親子,對窮苦者恭敬有加,用法誓為其去除障礙,請 本尊諸神賜予吉祥!”整幅唐卡構圖規范,色彩艷麗, 勾勒精細,題材殊勝,品相完好,尤其是其純正的色 彩、高檔的用料、嚴謹有度的神像造型、如意狀云朵和 長坡紋山石形式及描繪技法等,體現了清乾隆時期宮廷 唐卡藝術的鮮明特點,是一幅不可多得的清代乾隆宮廷唐卡藝術珍品。

財寶天王是北方多聞天王的變化身之一,專門保護眾生財 富,護持佛法,具有大福德。此幅唐卡中,財寶天王頭束 高發髻,頂置牟尼寶,戴五葉冠飾。面相豐圓,蹙眉睜 目,表情威嚴,顯現出護持佛法的威猛天王形象。軀體短 粗,肚腹鼓脹,身穿華麗鎧甲,左手捧吐寶鼠,為其財神 的象征,右手持傘蓋,是財寶天王的標志。腳蹬戰靴,以 游戲姿態坐于雄獅之上,下承蓮花寶座。主尊上方繪金剛手菩薩,八駿財神環繞于主尊周圍,黃財神居于主尊正下 方,畫面最下方還繪有七政寶、八珍寶等供物。整幅唐卡 布局對稱整齊,層次分明,色彩明亮,冷暖對比強烈,人 物繪制繁縟精細,細節處理一絲不茍,長波紋山水的出現 和如意狀祥云的繪制,都表明此幅唐卡應出自于北京地區唐卡繪畫大師之手。

大威德金剛是藏傳佛教無上瑜伽續部的重要本尊之一,被 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忿怒相化身,深受藏傳佛教各派和信徒 的信奉,在格魯派中尤為重視,為其三大本尊之一。畫面 最上方繪制了綠色祥云及日月,主尊大威德金剛占據了畫面的中心,具九顆頭顱,正面為水牛頭,面生三目,象征閻羅王。頂上飾文殊菩薩形象,象征智慧與力量,其余均為忿怒形象。身有三十四臂,平均分置左右兩側,手持不同法器,寓意各異。下具十六足,踏于飛禽走獸護法天神之上,以左側展立姿態站立。身后燃燒著熊熊赤焰。整幅唐卡人物造型復雜,線條勾勒精細,設色絢麗悅目,整體風格與雍和宮所藏唐卡十分相似,極具藝術價值。唐卡背后有“孝臣鑒藏”鈐印,在民國時期的書畫作品上曾發現有此鈐印,足見此幅唐卡在民國時期書畫收藏家心中的地位。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