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貿圣佳2021春拍 | 方志輿圖專題
日期:2021-05-22 14:20:22 來源:中貿圣佳
拍賣
>中貿圣佳2021春拍 | 方志輿圖專題
預展:5月18日-19日
拍賣:5月20日-21日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9號)
萬卷—名人信札 古籍善本專場
5月21日 09:00 二層C廳
方志輿圖內收錄明清方志、輿圖共124件,涉及傳世稀少的明刻河海水道志、規制極高的清刻敕修名勝專志,以及形制碩大的巨幅精密測繪全球輿圖。其中,明萬歷十八年自刻本《河防一覽》繪圖精密,圖注詳實,涵蓋南北河道、流域范圍極廣,是明代重要河防史料匯編性文獻。明天啟間刻本《籌海圖編》專為防御倭寇而作,內容詳備,明確將釣魚島編入福建海防管轄范圍。清雍正十三年兩浙鹽驛道奉敕編修《西湖志》條理精整,敘次醇雅,奉敕編修,規制極高,明清西湖之志甚多,僅清代便有十余部,而以此志最為謹嚴。清雍正十三年刻本《陜西通志》體量龐大,內容詳密,曾為晚清中興名臣胡林翼任湖北巡府時舊藏。清咸豐十年刻本《輿地圖》勘測精密,是清代早期來華傳教士運用西方測繪技術勘繪的巨幅全球地圖。提要:此書原為明人陸應旸編纂,經蔡方炳增補修訂,而內容較陸氏原本更加完備、準確,康熙二十五年(1686)成書,全書地圖皆列于卷首第一冊,共17幅,稱之為“廣輿圖”,采用傳統繪法繪成。圖后各卷是各省圖記,內容大略分建制沿革、形勝、山川、土產、祠廟、名宦、人物、烈女、仙釋等十五項。此書是一部以圖記名之的古代中國地圖集,同時也是研究明、清地圖史的重要版本。在晚明至清末地圖發展史中,處于承上啟下的位置,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價值。提要:此書為明胡宗憲總督浙江軍務時,為防御倭寇,聘請鄭若曾等人收集海防有關資料編輯而成的一部沿海軍事圖籍,書中“沿海山沙圖”,是迄今所能見到的最早、內容詳備而又完整的海防軍事地形圖。首列沿海和日本地圖、日本事略,繼以分省御倭事宜并列年表、寇蹤圖譜,再次記述重大戰役與遇難者事跡,而終以經略。對于用兵、城守、剿撫、互市等,均有詳細記載。附有沿海布防形勢及戰船、武器等詳圖。此書卷一之《福建沿海山水沙圖》明確將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編入福建海防管轄范圍。是證明釣魚島屬于中國的早期實物證據。提要:《華陽國志》又名《華陽國記》,是一部專門記述古代中國西南地區歷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由東晉常璩撰寫于晉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洪亮吉認為,此書與《越絕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地方志。是書底本題襟館本由兩淮鹽運使廖寅延請顧千里校勘,取孫星衍藏宋本并取他本對照,后來兩人不和,由顧奎三終其事。王祖佑民國二十六年影刻廖寅題襟館本,又據《龍溪精舍叢書》附顧觀光《校勘記》十二卷,并附佚文《張翕傳》,聘林思進主事,校勘刻印俱佳。開卷細觀,古意在題襟館原本之上。所附顧氏《校勘記》能縱覽版本流變及博引異文,兼《華陽》各校家之長,遂使此書成最善之本。本品為藍印本,初印悅目,紙墨精良,品相完美。扉頁鈐印“志古堂”,是為刊印者自藏之本。地方志中藍印本至為罕見。提要:?此書卷端題“古歙汪士鈜扶晨/吳菘綺園/汪志遠靜夫/吳瞻泰東巖/汪樹琪玉依纂次”,黃山志輯于清康熙三十年,列圖考、山水、寺院、古跡、游記、詩歌、雜文、圖畫、道里、物產十門,詳述黃山一地風情。《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史部地理類第519頁著錄“黃山志續集八卷”,僅清康熙刻本一種,當即此本。提要:?此書為清初名刻,版刻舒雅,圖繪清麗,為雍正版刻經典。首李衛、程元章、王纮、郝玉麟、顧濟美、張若震、吳進義序七則。次纂修職名,題銜者有李衛、程元章、王纮、張若震、杭世駿、沈德潛、吳焯、張云錦、趙一清等四十七人。再次凡例十八條。其后目錄。正文九行廿一字,白口單魚尾,四周雙邊,此書原裝厚冊,紙質細潔,墨色清朗,且圖文交相輝映,目之所及,皆可搜奇攬勝。鈐印:?青宮太保、錫祤堂、柳林馮氏藏書、箴言書院藏書提要:?此書為碩色擔任陜西巡府期間敕修。全書考訂詳實,又參以明代馬、馮二家之說,斟酌增刪,厘成百卷。內分為32類,系統的介紹了陜西地區的人文、風土、物產、沿革,并輔大量雕版精圖。胡林翼創辦箴言書院舊藏。箴言書院位于湖南益陽,清咸豐三年(1853)邑人湖北巡撫胡林翼創建于瑤華山麓,前臨志溪。以其父達源曾著有《弟子箴言》,故以“箴言”名院。至同治二年(1863)始成。有大門、先圣祠(祀孔子)、宮詹公祠(祀達源)、大堂、書樓、半學、志道、據德、依仁諸齋等,共四進96間,另辟射圃、化字塔(字藏),可居生徒120人。藏書1355部(31738余卷),存谷2225石。書院規章為胡氏生前所定,設山長、監院、首事、掌管、司書等管理教學、行政事務。胡林翼(1812-1861),字貺生,號潤之。湖南益陽人。道光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加太子太保。晚清中興名臣。任湖北巡府時在瑤華山麓創辦箴言書院。提要:此志為李厚基請前清貴州巡撫沈瑜慶主持重修,“同光體”領袖陳衍主纂。李氏于民國五年任福建督軍兼省長,八年護法戰爭時任閩浙援粵軍總司令,后寓居天津。其以舊版通志闕遺甚夥,且近代史事未有增補,故有此重修之舉。除歷代沿例外,所添海軍、船政、外交、漁業等志皆福建特有,為近代福建歷史重要文獻,諸版《福建通志》以此最為完備,于研究近代福建洋務尤可資取用。?提要:?《廣西通志》嘉靖、萬歷、雍正皆有編修,但雍正之后未有編修,此書為嘉慶年間修纂并刻,內含廣西歷年建置經政、職官宦績、山川水利、藝文金石等,對了解清代廣西,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此志向有“省志楷模”“官書創體”,為后來多省修志所取法。此書全秩二百八十卷,右二百七十九卷合卷首一卷。提要:?此書包含廣西通志輯要十五卷、續刻二卷、首一卷,堂匪總錄十二卷附廣西道里表一卷、廣西昭忠錄八卷,股匪總錄三卷,平桂紀略四卷,六種,四十五卷,清嘉慶間謝啟昆在廣西巡撫任內主修《廣西通志》,由于卷帙浩繁,道光間蘇宗經又從中錄出十五卷、續刻二卷,題為“廣西通志輯要”,光緒十四年(1888),馬丕瑤又補輯嘉慶以后廣西史事,有光緒十五年刻本,該本刊刻時又附錄《平桂紀略》、《廣西昭忠錄》、《堂匪總股》、《股匪總錄》四書于其后。此書為研究清代廣西地方史及各個少數民族史提供豐富的資料。提要:?此書半葉九行二十字,上黑口下白口,四周單邊,版心下間有刻工名。卷首有萬歷辛卯年于慎行《河防一覽敘》、次萬歷庚寅年潘季馴《刻河防一覽引》、次目錄。卷一首敕諭五道,后《祖陵圖說》、次《黃河圖說》、次《西河全圖說》,其中《全河圖說》繪圖精密,圖注詳實,自星宿海起,綿延甘肅、寧夏、山西、河南、江蘇直至浙江省仁和流域,計版圖四十三葉,河流主次分明,描繪細致,考據嚴謹,是為明代河防研究重要史料參考。潘季馴(1521-1595),字時良,號印川。浙江湖州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士。嘉靖四十四年(1565)至萬歷間止,奉三朝簡命,四次出任總理河道都御史。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書兼右都御史。著有《宸斷大工錄》、《兩河管見》、《河防一覽》等。提要:?此本為清咸豐庚申降婁海東重刊本。有主圖六屏,合成東西兩半球,圖居中央,展現五大洲、四大洋、小西洋地理概況,標注地名以千計數。海洋陸地間刻詳注滿篇,洋洋灑灑。球形圖四周釋文、圖說,多為介紹地形特點、珍稀土產,兼述海中奇獸、陸地飛禽等。另設六塊上下對稱文字說明,分別記述“氣行”、“風”、“雨云”、“海水之動”、“海之潮汐”、“或問潮汐之為”等地理知識。右起第一屏下方記“治理歷法極西南懷仁立法”,左起第一屏下鐫“咸豐庚申降婁海東重刊”。?南懷仁在總結前人測繪技術成果的基礎上,發前人之所未見,創新繪制而成的“坤輿全圖”,勘測科學精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