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不卡一区_欧美亚洲tv_久久青草国产手机看片福利盒子 _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_区一区二日本_伊人网在线观看_亚洲国产精品精华素_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中貿圣佳2021春拍 | 南吳北齊 — 吳昌碩與齊白石

日期:2021-05-22 13:27:27 來源:中貿圣佳

拍賣 >中貿圣佳2021春拍 | 南吳北齊 — 吳昌碩與齊白石


 中貿圣佳2021春季拍賣會

預展 5月18日-5月19日

拍賣 5月20日-5月21日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9號)




琳瑯—重要中國書畫及古籍夜場

5月21日 20:00   三層A廳




 


 
20 世紀中國大寫意花鳥畫領域,所取得最為輝煌的成就者,當屬吳昌碩、齊白石,二人并稱“南吳北齊”。吳昌碩的藝事發于自省,秉持于傳統中求發展,以堅守古意金石味,成就文人畫最后的高峰;齊白石在吳之上繼承創新,并向外求索,在大自然中,在充滿煙火氣的生活中,為文人畫探出了更多可能。他們詩書畫印皆絕,憑借獨具辨識度的藝術語言領時代風騷,成為近代畫壇的兩座高峰。
 


琳瑯—重要中國書畫及古籍夜場


吳昌碩像



851
吳昌碩(1844-1927)
篆書『晚翠軒』橫額
水墨紙本 鏡心
33×114cm
RMB: 1,500,000-2,000,000
  
款識: 辛酉(1921 年)大暑日,病足初平,試冬心藏墨成此。安吉吳昌碩年七十有八。
鈐印:俊卿之印(朱)、倉碩(白)、虛素(朱)
 
出版:1.《清朝書道名品選》第三集吳昌碩的書第36 頁,近代書道研究所,1959 年。
2.《吳昌碩匾額集》第6 頁,松丸東魚白紅社出版,1973年。
3.《吳昌碩匾額書法集》第72 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年。
4.《吳昌碩篆書匾額選》第6 頁,中華書局出版社,2016年。
5.《 吳昌碩書法字典》(晚 261 頁、翠 453 頁、軒 538 頁),日本二玄社,1984 年。
6.《 吳昌碩書法字典》(晚 261 頁、翠 453 頁、軒 538 頁),香港萬里書店, 1984 年
7.《吳昌碩書法字典》(晚 261 頁、翠 453 頁、軒 538 頁),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 年。
8.《吳昌碩書法字典 》(晚 261 頁、翠 453 頁、軒 538 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4年。
9 .《歷代名家書法字典一吳昌碩書法字典 》 (翠 21 頁、軒 169 頁),湖北美術出版社, 2010 年。
10.《 吳昌碩篆書字典 》 (晚 238 頁、翠 34 頁、軒 270 頁),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3 年。
說明:晚翠軒主人井上恒一舊藏。
 
 
晚翠,堅韌不拔,歷盡風霜而不變者,如松、柏、竹、桂等,經冬而蒼翠不変。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竹橘晚翠,蜂爭驕。”又高蟾《金陵晚望》詩:“曾伴浮云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明唐桂芳為唐潤作《晚翠軒后記》:“松柏秀于冬,非松柏殿后,冬氣使之然也………松柏堅貞,相持歲寒為宜晚翠之得名也。曩予拏舟經番陽時,先兄潤甫方郡治,篝燈夜飲,從容而曰:‘自婺源升番陽,紛紜簿書ニ十余,祀發雖未自,而心實倦矣’。每思故鄉烏聊山麓,東鄰有泉一泓,儻鑿渠引泉,則有涓滴聲。手植松柏,則有蒼翠色,構亭扁曰:“晚翠”,汝其記之……即解印歸隱故鄉,筑仍扁其軒曰:“晚翠”。( 見《白云集》卷六) 明清以“晚翠”名室者甚夥,亦有常青喻暮年康健之意。

近代東京著名碑帖商號“晚翠軒”以收藏出版中國金石碑帖畫集而出名,如《南畫集成》《二金堂遺墨》《古碑釋文》等。“晚翠軒”為井上恒一的齋號,在晚翠軒發行的《二金堂遺墨》版權頁中有,編輯者:西川寧;發行者:井上恒一。西川寧是日本20 世紀最有影響的書法家、理論家、鑒賞家,特別是在戰后日本書法界的復興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西川寧師從河井荃廬,河井荃廬是吳昌碩唯一的日本弟子。1900 年,河井荃廬來華拜吳昌碩為師,之后幾乎每年來華訪問一兩次,直至1931 年止。在河井荃廬的影響下,西川寧成為吳昌碩藝術在日本的重要推崇者,曾多次為吳昌碩策劃展覽及出版發行物,而致力于出版中國碑帖畫集事業的井上恒一自然也與之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本幅“晚翠軒”為吳昌碩1921 年所寫,為“晚翠軒”主人井上恒一舊藏。這一時期河井荃廬正從師吳昌碩,并往返于中日之間,也因此有了吳昌碩書此橫額“晚翠軒”與井上恒一的緣分。
 
 
852
吳昌碩(1844-1927)
菊石圖
設色紙本 鏡心
134×52.5cm
RMB: 2,200,000-2,800,000
 
 
題識:荒崖寂寞無俗情,老菊獨得秋之清。登高一笑作重九,挹赤城霞滄落英。昌碩。
鈐印:昌碩(白)、古鄣(白)
 
出版:1. 朵云軒書畫古玩展銷會請柬( 封底),1998 年。
2.《吳昌碩作品集》續編,第97,西泠印社出版社,1998 年。
3.《吳昌碩畫集》第225 頁,榮寶齋出版社,2003 年。
4.《中國十大名畫家畫集—吳昌碩》第55 頁,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3 年。
5.《中國近現代書畫真偽鑒別》第106 頁,大象出版社,2005 年。
6.《中國海派繪畫系列·吳昌碩王一亭作品選》第26 頁,上海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交易
中心,2016 年。
 
著錄:1.《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十二,滬7-1135,第340 頁,文物出版社,1993年。
2.《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實錄》四,第1810 頁,東方出版中心,2011 年。
展覽:1. 朵云軒書畫古玩展銷會,上海圖書館,1998 年6 月。
說明:朵云軒舊藏。

 
 
853
吳昌碩(1844-1927)
枇杷奇石
設色紙本 立軸
121×47.5cm
RMB: 1,800,000-2,500,000
 
 
題識:花名粗客,果曰蠟兄,真似的對。品之劣者極酸,能使人齒軟,何止嚼蠟無味。予畫此種乃西山黃金果也,甲寅(1914 年)春仲吳昌碩年七十有一。
鈐印:俊卿大利(白)、昌碩(白)、八十開一(朱)
 
出版:1.《吳昌碩の畫と》第62頁,株式會社二玄社,1977 年。
2.《吳昌碩書畫集》第33 頁,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印行,1985 年。
3.《近現代書畫精品集(一)》第18 頁,西泠印社出版社。
 

吳昌碩最為著稱的是大寫意花卉,題材上既有在傳統文人畫中常見的梅蘭菊竹,又有為大眾所喜愛的四時花卉蔬果,如紫藤、水仙、牡丹、荷花、山茶、桃花、枇杷、葫蘆、葡萄、白菜、菖蒲等。他以其深厚的金石學入畫,把古拙的金石內蘊涵化為一種具有近代氣息的精神力量,并大膽賦予絢爛色彩,卓然成為一代大家。從本幅《枇杷奇石》題識可知,缶翁時71 歲,當時他居滬上,也活動于吳、杭一帶,亦可推斷他稱的“西山黃金果”即蘇州的西山枇杷,該地盛產此果。作品突出展現了吳昌碩的藝術風格——枇杷的枝葉、樹干如篆籀一般力透紙背,融冶內煉,枇杷果實以及奇石的形體拙重厚樸,筆道筆痕不假修飾,渾然綺麗。吳昌碩還打破了歷來文人畫對色彩的禁忌,他使用大黃、青綠等色,鮮明的色彩與蒼渾的墨痕、水跡交織在一起,斑斕而又厚重。
 
 
854
吳昌碩(1844-1927)
天竺
設色紙本 鏡心
184.5×70cm
RMB:2,800,000-3,500,000
 
 
題識:1. 山僧石壁種天竹,紅豆依稀冒雪生。更比珊瑚渾不似,變成疑是太湖精。光緒丁
酉(1897 年)十有一月,吳俊卿。
2. 磐石結孤根,翠葉光薿薿。錯落珊瑚珠,鐵綱出海底。渭州種千畝,嘉名豈虛擬。
歲寒不改色,可以比君子。越十二日長至,又題于婁江舟次。
鈐印:吳俊卿印(白)、倉石(朱)、昌碩(白)、苦鐵不朽(白)、五湖印丐(朱)湖
州安吉縣(朱)
鑒藏印:余杭章勁宇得之(朱)、畸園老民(朱)
 
出版:《近現代書畫精品集(一)》第19 頁,西泠印社出版社。
說明:本幅為著名藏家章勁宇舊藏。
 
 
天竺果色如丹砂, “竺”字與“祝”諧音,寓意吉祥吉利。天竺耐霜雪,遇雪時朱色的果實更為奪目,明人王世懋《學圃余疏》記,“天竺累累朱實,扶搖綠葉上,雪中視之尤佳,人所在種之。” 因其“雪中視之尤佳”,所以與“歲寒三友”一樣,被視為植物中的“君子”,深受文人墨客青睞。吳昌碩喜畫天竺,此題材作品多有傳世。本幅《天竺》缶翁題自作詩曰,“紅豆依稀冒雪生。更比珊瑚渾不似,變成疑是太湖精”。“紅豆”與天竺果實相像,其色又如珊瑚。因天竺以用寫意繪出,用筆有書法之體式,故曰似是而非,唐代書家張旭善狂草,人稱“太湖精”,故吳昌碩稱此作“疑是太湖精”。再題曰“磐石結孤根,翠葉光薿薿。錯落珊瑚枝,鐵網出海底。渭川種千畝,嘉名豈虛擬。歲寒不改色,可以比君子。”
不僅欣賞“天竺”之名,還將天竺比作君子,借這石壁間的天竺以言己志。畫中他以墨色為主、赭色為輔,描繪枝干與葉,層次鋪陳極為豐富,朱色果實,與墨葉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整體布局取高勢,畫面有一種向上生長的自然張力。
 
本幅為章勁宇舊藏。章勁宇(1916-1974)號霜蓋,名松齡,杭州人,西泠印社早期社員,南社社員。是章太炎堂弟,早年畢業于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后至蘇州章氏國學講習所,隨章太炎習國學。與吳湖帆、黃賓虹等人交往過叢,雅嗜古物收藏,精鑒賞。
 
  
855
紫藤
吳昌碩(1844-1927)
設色紙本 立軸
122×54cm
RMB: 800,000-1,200,000
 
題盒:缶翁紫藤花。辛未,白龍山人題。鈐印:王震大利(白)、一亭(朱)
題識:花垂明珠滴香露,葉張翠蓋團春風。丙午(1906 年)春,吳俊卿。
鈐印:昌碩(白)、一月安東令(朱)
 
說明:王震題盒蓋。
 
 
吳昌碩最擅長大寫意花卉,工于藤本植物,在揮運之際,非常獨到地體現出他的書意之美。所謂“食金石力,養草木心”,這種美學性格在吳昌碩的紫藤作品中抒寫得盡致生動。本幅《紫藤》是吳昌碩63 歲時作,繪藤葉凌空倚勢,宛若龍翔鳳舞,盤繞回曲。其中主干及藤條用赭色以沒骨畫法完成,又用墨破色的辦法表現纏繞其上的細藤蔓。在繪藤花時加入了些許粉白色,使之更為清新雅致。足見缶翁在用墨用色上都別具匠心。

此作有王一亭(王震)題畫盒蓋。王震(1867-1938),字一亭,號白龍山人,浙江吳興(今湖州)人。工書畫,擅人物、花鳥、走獸、山水,以佛像為佳。昌碩先生和一亭先生早年曾同住湖州,友情頗篤,晚歲又同寓滬上,交往甚密,常常同往海上題襟館吟詩作畫。1909年夏的一天,一亭先生陪同三位日本人來題襟館參觀,經介紹才知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兩位議員。一亭鋪開宣紙,凝視伊藤片刻,即運筆如飛,點點染染,頃刻間,一幅傳神的伊藤肖像活躍在紙上。吳先生在旁接過筆,略作思索,為畫像配上古風長題,詩書畫合璧,非常得體。伊藤首相和兩位議員對中國藝術家如此高超的技巧和敏捷的才思稱嘆不已。歸國后宣傳此幅畫像的經過,舉國上下盡人皆知,成了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話 。
 
 
856
吳昌碩(1844-1927)
真龍
設色紙本 立軸
130×54cm
RMB: 800,000-1,200,000
 
題識:松樹老成壽者相,老缶坐若枯禪僧。對茲習頗道好天,風瑟瑟、云蒸蒸,世間恠事筆難寫,從牛者誰欲非馬,苕上遠山青未了,去不回頭孟東野。癸丑(1913 年)春,昌碩。
鈐印:吳俊之印(白)、安吉吳俊昌石(白)、聾(朱)
 
出版:1.《逝世50 年?吳昌碩紀念展》,二玄社出版,1977 年。
2.《書譜》之吳昌碩專輯,總五十九期,1984 年。
3.《吳昌碩書畫集》第31 頁,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印行,1985 年。
展覽:《逝世50 年?吳昌碩紀念展》,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1977 年。
說明:此作于2018 年11 月26 日經吳超先生鑒定為真跡。
 
 
吳昌碩畫松,一得益于其傲睨萬物、獨立高潔的品格,二得益于其書法中的金石氣。松之品格,最契合俊卿之風骨,松樹樹干之蒼茫虬勁、松葉之俊挺峭拔,則非骨法用筆所不能為。正如作者自己在一首題畫詩中所言:“解衣盤礴吾畫松”。本幅《真龍》在經營布局上大膽安排,樹干交叉組成畫面結構,用題跋協調補白全局。筆墨上,以焦墨出松針,用筆老辣,墨氣淋漓。枝干采用勾皴點染多種筆法,墨、赭幾乎同時進行,渾然一體。
 
此作曾在1977 年舉辦的“逝世50年吳昌碩紀念展”中展出,同時有展覽畫冊出版。當時該展覽顧問為西川寧,策劃為青山杉雨,并由謙慎書道會主辦,其中謙慎書道會為西川寧創辦。西川寧是吳昌碩唯一的日籍弟子河井荃廬的大弟子,青山杉雨是西川寧的再傳弟子,在河井荃廬的影響下,二人都成為吳昌碩藝術的推崇和研究者,也一直占據日本書道界的領袖地位。
 

857
吳昌碩(1844-1927)
雙色牡丹
設色紙本 立軸
106×56cm
RMB: 1,800,000-2,800,000
 
鈐印:吳俊之印(白)、吳昌碩(朱)、美意延年(白)
題識:春風奉出紅盤盂,丙寅(1926 年)春杪,吳昌碩肝患初平時年八十三。
 
出版:1.《天津民國日報畫刊》1946年第7 期,第1 頁。
2.《金石書畫印章史展》第44 頁,東京印章協會二玄社出版,1977 年。
3.《日本所藏吳昌碩作品展》第73 頁,浙江省博物館( 中日合辦),2002 年。
4.《日本藏吳昌碩金石書畫精選》第213 頁,西泠印社,2004 年。
5.《吳昌碩書畫集》第114 頁,誕辰160 周年紀念謙慎書道會編,二玄社出版,2004 年。
6.《藝璨扶桑:日本藏吳昌碩作品選粹》第99 頁,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 年。
展覽:1.“金石書畫印章史展”關東印章業聯合會東京大會,1977 年6 月11 日。
2.“日本所藏吳昌碩作品展”,浙江省博物館( 中日合辦),2002 年。
 
 
858
吳昌碩(1844-1927)
姚黃奇石圖軸
設色紙本 立軸
180×41cm
RMB: 1,200,000-1,500,000
 
 
題識:此幀不知何時涂抹,玉老強予書款。甲寅(1914)夏五月,
吳昌碩記。
鈐印:吳昌石(朱)、歸仁里民(白)
鑒藏印:露芬閣珍藏之印(朱)
 
出版:1. 《中國十大名家畫選》第14,紐約東方文化事業公司,1984 年。
2. 《希齋集珍- 近現代書畫精品集》(二)第29 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 年。
說明:本幅為新加坡著名收藏家陳錦露舊藏。   


//

齊白石像



859
齊白石(1864-1957)
竹雞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40.5×35cm
RMB: 2,000,000-2,200,000
 
題簽:白石山人畫竹雞。朽題。
題識:借山吟館主者白石制于京華。
鈐印:老齊(朱)、木居士(白)
 
出版:《齊白石畫冊初集》,北京京城印書局,1928 年。
說明:1. 作品背面左下角和右上角兩處鈐有“阿芝”印章。  
2. 陳師曾題簽。陳師曾(1876-1923),又名衡恪,號朽道人、槐堂,江西修水人,著名美術家、藝術教育家。對二人的藝術交往,齊白石稱“君無我不進,我無君則退”。
 
 
畫繪高筍挺拔,勁竹葉舞,兩只竹雞憩于其下,其態安閑。畫面一派山情野趣,寧靜恬淡。作品背面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兩處鈐有“阿芝”的防偽印章,“阿芝”為齊白石小名。印章表達了齊白石對童年的眷戀和對先人的追思。畫卷有陳師曾題簽:“白石山人畫竹雞。朽題。”陳師曾,著名美術家、藝術教育家。號“朽道人”,常落“朽題”的款識。齊白石稱“君無我不進,我無君則退”。如果沒有陳師曾的大力推舉及勸其衰年變法乃至策劃宣傳,齊白石是難以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民間畫家成為畫壇巨擘的。
 
本畫最早出版于《齊白石畫冊初集》,北京京城印書局1928 年端午時節發行。(公司提供此出版原刊查閱)。畫冊由樊樊山(樊增祥)題書名,印行者為“胡氏石墨居”,即胡佩衡編輯印行。胡佩衡、徐悲鴻和陳師曾,是齊白石人生中的三大伯樂。
 
 
860
齊白石(1864-1957)
紅梅蝴蝶
設色紙本 扇面
20×54cm
RMB: 400,000-500,000
  
題識:蘊華先生正,丙子(1936)白石璜。
鈐印:木人(朱)
 
出版:1.《北晨畫刊》,1936年8 月28 日,北平晨報社出版。
2.《光明日報》,2015 年4 月17 日,北京光明日報社出版。
  
本畫繪老梅槎枒,枝條虬曲勁干,梅花朵朵,紅艷灼灼,蝴蝶其間翩翩起舞。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白石1936 年為穆蘊華作本畫。穆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北平活躍文人,主編《北晨畫刊》,畫刊1931 年1 月創辦于北平,周刊,由北平晨報社發行。1936 年8 月28 日的《北晨畫刊》刊載了本畫。50 年代,在榮寶齋東院的西廂房,榮寶齋與美術出版社合作,建立了中國畫編輯部,穆蘊華主持。編委有啟功、于非闇、胡佩衡、葉淺予、潘絜茲等,形成了“畫家之家”。2015 年4 月17 日的《光明日報》16 版也刊載了本畫。
 

861
齊白石(1864-1957)
三余圖
水墨紙本 鏡心
27.5×18.5cm
RMB: 400,000-500,000
  
題識:三余。昔人有三余,予亦有三余,畫者工之余,詩者睡之余,壽者劫之余,恐后世不知,故常及之。白石山人匆匆作,匆匆題。
鈐印:木人(朱)
 
出版:1.《立言畫刊》第五期第2頁,1938 年10 月(本期齊白石題寫刊名)。
2.《白石留韻》第205 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年。
3.《齊白石畫集》第101 頁,中國美術出版社,2011 年。
4.《齊白石繪畫集》第122 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 年。
 
 
本畫構圖簡潔。純用水墨繪三條小魚,不著一水,卻盡顯魚兒水中悠游之態,天趣滿滿,一片閑適從容氣象。以魚余諧音之故,白石老人篆書題“三余”。“三余”,源出《三國志·魏志·王肅傳》:“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在農耕時代,皆為閑靜無事潛心讀書研習的好時光。后人引用“三余”之典甚多。蘇東坡就有“青浮卵碗槐芽餅,紅點冰盤藿葉魚。

“醉飽高眠真事業,此生有味在三余”。齊白石對“三余”有新解:“畫者工之余,詩者睡之余,壽者劫之余”。齊白石早年木工之余作畫,晚上睡前“自燒松火讀唐詩”,勤奮不輟。“壽者劫之余”更有冥冥之意,上蒼賜給闖過一劫一劫的老人97 歲的高壽。與東坡一樣此生有味在三余!以俗世生活述高雅事,真堪玩味。于塵世中安然自若,感悟人生,不自傲,不虛妄,出語本色。此齊白石“三余”之奇思。三魚畫意與與三余寓意融為一體,天衣無縫。本畫作于1938 年夏日,最早出版于1938 年10 月第5 期《立言畫刊》(公司提供此出版原刊查閱)。相關資料見下件拍品齊白石《雙峰含月》介紹。
 
 
862
齊白石(1864-1957)
雙峰含月圖
設色紙本 鏡心
27.5×18.5cm
RMB: 400,000-500,000 
 
題識:齊璜。
鈐印:齊大(朱)
 
出版:1.《立言畫刊》第2 期封2,1938 年10 月8 日。
2.《立言畫刊》第57 期第11 頁,1939 年10 月28 日。
3.《白石留韻》第213 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年。
4.《齊白石繪畫集》第126 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 年。
  
白石老人以大寫意作山水畫,是對中國山水畫開創性的貢獻。然數量在老人畫作里十分之一還不到,很是珍稀。精品山水拍賣價格常居于齊白石市場頂端。本畫繪雙峰高聳,氣象雄偉。明月含于兩峰之間。山下松林參差。構圖、用色與技法甚為奇拙,畫有王維“明月松間照”之境,空靈、簡潔、現代。本畫最早出版于1938 年10 月8 日《立言畫刊》(公司提供此出版原刊查閱)。刊物題為“齊白石先生78 歲畫冊精品(今年夏日作)”。可知本畫作于1938 年夏天。畫照左上方有“小啟”道:“齊白石翁書畫三絕,為海內第一名手,今蒙胡冷廠、蔡依二公之介…”。胡冷廠即胡佩衡,齊白石人生中的三大伯樂之一,可知本畫為胡激賞而刊于畫刊的。1939年,民國名記者沈正元在其《特寫:記齊白石》一文里也配發了本畫圖片,題為:“白石翁山水精品之一”。《立言畫刊》,1938 年10 月1 日創刊,1945 年終刊,16 開本,30 多頁,周刊。共出356 期。由北平立言畫刊社出版,主編金達志,《立言畫刊》于京津地區影響巨大,算得上第一號暢銷的藝術雜志。
 
 
863
齊白石(1864-1957)
春來草木香
設色紙本 鏡心
96×38cm
RMB: 1,200,000-1,500,000
  
題識:春來草木香,白石老人。
鈐印:白石翁(朱)
 
出版:1.《中國生活》畫報,第16頁,上海中國生活畫報社出版,1947 年2 月。
2.《齊白石畫集》,臺灣國華書畫出版社,1982 年11 月。
3.《齊白石繪畫藝術2》第71 頁,婁師白著,山東美術出版社1982 年12 月。
 
 
1946 年10 月14 日到11 月15 日,齊白石、溥儒在南京上海舉辦畫展。當時的《中央日報》《益世報》等眾多媒體做了連續報道。11 月1 日蔣介石接見了白石。1947年2 月的《中國生活》畫報刊登了齊白石的畫展佳作。主編唐亞偉寫了一段按語:“八七老人齊白石的畫,大刀闊斧,天才橫溢…。此次白石老人南來,攜作品百余幅,使京(1947 年為南京)滬人士得能一飽眼福,本頁所選的,均老人得意之作,極為珍貴。”“極為珍貴”的“老人得意之作”第一件即為本幅。畫繪早春玉蘭,枝條暢茂。毛茸茸的花苞,白亮亮的花朵,皆挺立其上。玉蘭清香似蕙,引得蜜蜂嗡嗡的循香而來。題為:春來草木香。1982 年11 月的本畫出版物上把畫名譯為 The spring is coming。可謂深得老人畫題之味。整幅畫筆墨蒼古狂野,風格雄健剛強。

1946 年包括本畫在內的齊白石南京畫展開幕時,監察院長于右任與首都一些名流邵力子、羅家倫、郭沫若、陳之佛、呂斯百等蒞臨祝賀,現場盛況空前。吳稚暉、張道藩、張繼、陳果夫、陳立夫、梁寒操、陳樹人、馬超俊、傅斯年、蔣復璁、傅抱石等人與其相見觀展(《中央日報》1946年10 月30 日第五版)。在滬期間,孔祥熙、吳國楨、張道藩、宣鐵吾、杜月笙、梅蘭芳、胡鄂公、符鐵年、朱屺瞻、汪亞塵等名流觀展。上述諸人士和民國時無數的觀眾觀賞過的《春來草木香》,穿越時空,又走到了我們的眼前。1947 年刊登本畫的《中國生活》畫報原名《上海畫報》,1946 年10 月創刊,自第6 期起改用此稱。8 開彩印,圖畫精美。社長金有成,主編唐亞偉。出版者為上海福州路中國生活畫報社。在上海影響很大。
 
 
864
齊白石(1864-1957)
果味無雙
設色紙本 立軸
100×33cm
RMB: 2,800,000-3,800,000
 
題識:果味無雙。寄萍堂上老人齊璜畫于古燕京。
鈐印:齊大(朱)
 
出版:1.《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齊白石》,第23 頁,臺灣錦繡文化企業,1993 年版。
2.《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齊白石》,第73 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 年版。
3.《齊白石畫集》,第55 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年版。
4.《國畫名師經典畫庫·齊白石》,第26 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年版。
5.《齊白石在欽州·詩畫藝術與荔枝文化》第57 頁,廣西人民出版社,2011。
說明:天津美術出版社舊藏。
  
齊白石曾三客欽州,對荔枝一見傾心,他稱贊荔枝為“果之先”“果之王”。齊白石與荔枝的結緣,是在1706 年出游時回欽州的路上,在其自敘中寫到:“正值荔枝上市,沿路我看見田果的荔枝樹,結著累累的荔枝,倒也常好看。從此我把荔枝也入了我的畫了。曾有人拿了許多荔枝來,換了我的畫去,這倒可算是一樁風雅的事。”從此荔枝就成為了齊白石鐘愛的繪畫題材。

荔與“利”諧音,寓意“吉利”,本幅《果味無雙》上繪蜜蜂一對,即“吉利萬千之上”更添“豐收”之意。齊白石曾言:“果實之味,唯荔枝最美,且入圖第一”。白石自篆“果味無雙”,恰合其言。本幅無年款,從畫風中可見,應為齊白石30 年代以后北上燕京時所作,處于研習古法、探求新意的摸索時期,尤其是著力于吳昌碩金石書畫的筆意造型,在畫面中清晰可見。相比齊白石晚年的筆墨風格與審美特質,體現出一種簡約清雅的藝術風貌,不刻意追求物象造型的真,追求灑脫自然之真趣。縱觀此畫,白石老人以濃重的洋紅寫荔枝佳果,嬌紅欲滴,得綠葉相襯,茂密向榮;蜜蜂體態輕盈、振翅盤桓,動靜相宜,神采奕奕,自生呼應。水墨的濃淡干濕完美呈現出鮮果質感;枝條剛健,富有力感,行筆較慢,多側鋒,呈現一種奇拔豪達的氣度。“果味無雙”的篆書題字,瘦勁有力,側鋒取研的方式形具其間,與畫面鮮果互為呼應,平添生澀的趣味。白石書法在磊磊落落、欹斜多姿之中有著精心的設計。李可染在《談齊白石老師和他的畫》一文中,說老師寫字和作畫一樣,從不會“信筆草草,一揮而就”,“比如有人請他隨便寫幾個字,他總是把紙疊了又疊,前后打量斟酌,有時字寫了一半,還要抽出筆筒里的竹尺在紙上橫量豎量,使我在旁按紙的人都有點著急,甚至感到老師做事有點笨拙,可是等這些字畫懸了起來,又會使你驚嘆,你會在那厚實拙重之中,感到最大的智慧和神奇。”眾所周知,白石老人繪畫用洋紅、加草蟲都要額外加收費用。而他創作此件《果味無雙》時不吝惜使用濃重的洋紅,滿意之情溢于筆端,加以篆書畫題,足見精心。
   

865
齊白石(1864-1957)
多壽
38×33.5cm
RMB: 2,800,000-3,500,000
 
題識: 多壽。寄萍堂上老人齊白石制于京華。
鈐印:齊大(朱)
 
“獻桃賀壽”是傳統民俗之一,《神農本草》上有“玉桃服之長生”的文字,《神異經》說“東方樹名曰桃,令人益壽”。《王貞農書》認為桃為“五木之精”,驅邪必自扶正,桃祝壽也有祝頌寓意。以“桃”入畫通常是祝壽畫經久不衰的主題,齊白石喜愛畫壽桃,他的祝壽畫也以壽桃為最多,粗略計算,他一生畫與壽桃有關的畫應有近百幅。

齊白石早期畫桃,還附屬于人物畫范疇,“五出五歸”之后,受吳昌碩的影響,有了獨立的壽桃題材,但從設色風格上看還伴有海派的影子。到了30 年代,齊白石畫桃,在色彩用筆和構圖上有了“齊家樣”,開辟出了自身面貌。曾有畫題,“畫花卉半工半寫,昔人所有。(桃)大寫意,昔人所無。”闡述他畫桃完全用大寫意的畫法是以往任何畫家所沒有的。在畫面營造模式上,齊白石的壽桃通常畫于樹上或掛于枝上。帶籃子的壽桃出現在40 年代之后,他把桃與桃葉、桃與竹籃的比例加以夸張,一只竹籃只能盛下兩到三個桃子,同與仙桃一般。

本幅《多壽》雖沒有年款,但從繪畫風格上來看,是典型的40 年代之后的作品。畫中上方繪枝上桃,四壽桃沒骨畫出,果實厚碩、顏色鮮艷,桃葉掩映在壽桃周圍,搖曳多姿,昭示圓滿福壽。下方三個壽桃盛滿于籃筐,寓有“獻桃賀壽”之意。白石老畫桃的個數,也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如一個桃為大壽,兩個桃為雙壽,三四個桃以上的即是多壽,桃的數量越多,也就表示著為之畫的人級別、地位越高。若是掛單,其潤格也越翻倍。本幅畫中上下共七桃,亦為多壽,更為難得的是枝上桃與籃中桃共同置于畫面之中,色彩鮮亮,果實碩大而飽滿,極為喜慶圓滿,大有福壽永昌之意。尺幅為四尺長條對開,這樣的規格在白石壽桃畫中也屬少見。“多壽”用篆書所題,勁潤有力,與畫面交相輝映。再見其筆墨,沒骨大寫意法直接用洋紅潑寫碩大桃實,滲以少許檸檬黃,再以花青、赭墨寫出葉子和枝干,后用濃墨勾勒葉筋,筆意筆痕,有骨有肉,有重輕和濃淡的變化。齊白石成熟以后的作品,都是十分單純的,不作堆砌和復雜的描繪,看他的作品直白,但又并無單調感,這是齊白石對繪畫藝術的高標準和高要求的凝練,也是他在“紅花墨葉”中進入了“一花一葉掃凡胎,墨海靈光五色開”的自由境地。
 
  
866
齊白石(1864-1957)
雁來紅
設色紙本 立軸
138×34cm
RMB: 1,200,000-1,500,000
 
題簽:齊白石雁來紅立軸。鈐印:慧禪(朱)
題識:宅邊楓樹坳,獨坐無鄰里。忽聞落葉聲,知是秋風起。庚寅(1950)十月,九十
老人白石。
鈐印:白石(朱)、齊白石(白)
 
出版:1.《中國現代名家繪畫精品集》第1 頁,中藝(香港)有限公司,1992 年10 月。
2.《榮寶齋古今藝術博覽》扉頁,中國美術出版總社,2001年1 月。
3.《銀座風韻銀座美術館館藏作品集》第194 頁,山東美術出版社,2007 年。
說明:著名畫家史國良舊藏。

本幅為齊白石九十歲所繪,此時白石年齒雖高,卻精神暢旺,氣力逾勵。寫大寫意花卉,不為物形色彩所拘,老筆披紛,神氣十足。畫中雁來紅兩叢,莖葉調赭石、藤黃、朱磦并調以墨色,用筆酣暢,淋漓中富其變化,仿若秋風乍起,詩意正濃。最妙之處在其構圖,上下分布,上方斜倚花籬一株,下方三株簇擁,新穎別具,得天然意趣。
 
   
867
齊白石(1864-1957)
蟠桃圖
設色紙本 立軸
81×49cm
RMB: 4,000,000-5,000,000
 
鈐印:白石翁(白)、三百石印富翁(朱)、老萍(朱)、五十歲以字行(白)
題識:庚申(1920 年)秋七月十八日,湘潭齊白石畫此以壽劉老伯母徐太夫人,學李復堂、趙?叔之一流。
 
說明:常宗豪舊藏。

常宗豪(1937-2010),號恕齋,山東牟平人。1947年赴港,從廖志灃先生習四書詩文,后就讀華僑、經緯兩書院,六十年代初入讀中文大學。1978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主任。1997年榮休后,續任珠海書院文史研究所及新亞研究所教授,香港藝術館及澳門博物館顧問。曾贈書三千多冊予香港總合文化中心之敦煌圖書館。著有《靈巫與九歌》《唐五代詞講義》《九歌新論》等。
 
 
此幅《蟠桃圖》取壽桃、佛手之“福壽”寓意,上畫壽桃三顆,下寫兩只佛手,構圖飽滿,相互呼應,獨具趣味。齊白石在題識中言道,此圖“學李復堂、趙撝叔之一流”,款署“庚申”,1920 年是白石“衰年變法”之初始,得以見得齊白石在變法之路上的探索—雖是取法前人,但絕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在筆墨精神上取前人的大寫意筆墨氣韻與金石韻味。變法后的齊白石逐漸形成了獨有的“紅花墨葉”面貌,見幅之壽桃沒骨寫出,鮮艷欲滴,桃實碩大飽滿,花青寫葉后以濃墨勾勒葉筋。佛手赭石加藤黃出之,墨筆勾出瓜棱自頂自然張裂,幾筆葉枝穿插其中。其章法似是信手拈來,極為簡括大氣,筆健墨厚而不癡不弱,敷色濃郁而不俗媚,渲染出濃烈的吉祥氣氛,甚是精彩。

 
868
齊白石(1864-1957)
行書舊作詩、紫鳶
設色紙本 湘妃竹成扇
24.5×67cm
RMB: 600,000-800,000
 
 
題識:1. 書舊句,石坡先生,白石。
2. 石破先生屬,齊璜。
鈐印:齊大(白)
釋文:雞啼犬吠隔重圍,墨水爐煙(畫)晝掩扉。余習未能除畫債,此心多病惡人非。賣燈苦效冬心早,與語歡如季札稀。且喜枝頭簷外鳥,有時飛去有時歸。
 
出版:1.《扇面100 件欣賞》第101 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10 年。
2.《翰墨因緣—三寧齋藏近現代名家書畫·成扇卷》第155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年9 月。
說明:1. 此扇骨為一尺三寸十六檔蠟底紅湘妃袍袱頭,滿花蠟地,尺寸碩大,用料考究,做工精細。
2. 上款“石坡先生”為白石坡。白石坡(民國),為天津“夢華室”老板。
 
 
上款人白石坡(民國),為天津“夢華室”老板,為齊白石代掛筆單,曾租用天津大胡同厚生源后院經營書畫,至上世紀30年代頗具規模,齊白石為其所作扇面較多。

此扇是齊白石贈予石坡先生的一件佳作,白石翁曾題詩有曰:“余少工彫木,君少工刻竹。各與竹木居,皆作嫁人屬。相見獨我老,發衰久成禿。半瞎木難彫,君目明如燭。刀下蠶絲細,草花精神足。”可見石坡是一位比齊白石年輕的刻竹能手。扇面一面畫紫鳶,簡潔而富于姿致。紫鳶就是人們所稱的鳶尾花,因其花瓣像鳶的尾巴、且多為藍紫色,故稱紫鳶花。待每年五月紫鳶花開的時候,花形似翩翩起舞的蝴蝶,十分嬌艷。白石老人在此表現花葉時,透出綠、黃和藍三色,簡單的葉片顯得顏色非常豐富,并用寫意的墨線勾勒經脈。花瓣則以沒骨出之,色澤十分透亮。其中畫花萼綴以藤黃,典雅溫潤的氣質躍然紙上。經營布局上,白石翁利用扇面弧形,紫鳶自右向左自然生長,其中盛開的一枝生發至畫面左側,長勢喜人,嬌艷欲滴。

另一面題白石自作一首舊詩:“雞啼犬吠隔重圍,墨水爐煙畫晝掩扉。余習未能除畫債,此心多病惡人非。賣燈苦效冬心早,與語歡如季札稀。且喜枝頭簷外鳥,有時飛去有時歸。”描述白石翁自己的藝術生活,說自己辛勤作畫、賣畫,苦多樂少,有時還遭到一些人的無端中傷。但也有高興的事,那就是有鳥兒在枝頭屋前飛來飛去甚是欣喜,其感真摯。

齊白石的行書,在吸收了李北海的欹側,吳昌碩的質樸,鄭板橋的奇逸后,突出自己的書寫個性。其結字常抑左揚右,奇崛樸拙,不做媚態,自成一家體式。此扇上的行書作品,因勢生形,揮運開合之際,給人以極強的視覺張力感。值得一提的是,本件成扇,用料考究,扇骨大骨為滿花蠟地的湘妃竹制,其尺寸碩大,做工細致,極為精美。
編輯: 方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回到
頂部

客服電話: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備09018606號-1

俺来俺也去www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视频在线直播|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一二区| 亚洲大片免费看| 综合激情久久| 日韩欧美亚洲成人| 亚洲第一二三区| 欧美丰满少妇xxxbbb| 日韩精品影视|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妲己 | 欧美综合久久| 欧美一级午夜免费电影| 日韩精品看片| 精品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综合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第一伊人| julia中文字幕久久亚洲蜜臀|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 jizz日韩| 国产亚洲污的网站| 一呦二呦三呦精品国产| 懂色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成人中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女人av| 99reav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大片| 欧美精品久久99久久在免费线 |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潘金| 快射视频在线观看| 1区2区3区国产精品| 伊人久久噜噜噜躁狠狠躁| 欧美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网站| 欧美精品日韩少妇|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欧洲vs亚洲vs国产| 日韩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1区2区日韩1区2区| xvideos国产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成人另类视频| 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久草在线在线精品观看| 密臀av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片在www色猫咪| 欧美军人男男激情gay| 亚洲日本成人女熟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一二三产区| 欧美性xxxxxx| 国内综合精品午夜久久资源|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一二三| 中文字幕亚洲影视| 黄动漫视频高清在线|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免费影视第一页|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美女网站| 成人久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在线 | 91av入口| 91免费国产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初尝黑人巨炮波多野结衣电影| 白白色 亚洲乱淫|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视频| 橘梨纱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不卡一区中文字幕| 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领导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 国产一区99| 国产在线视频你懂得|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 国产欧美91| 欧美特大特白屁股xxxx|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91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区一区二视频| 伊人影院在线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国产iv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精品| 午夜看片在线免费| 欧美另类高清zo欧美| 国产高清一区日本| 久久精品66| 91在线视频| 欧美浪妇xxxx高跟鞋交| 国产久卡久卡久卡久卡视频精品|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一级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啦啦|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免费看| 校园春色综合网| 成人综合日日夜夜|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黄网动漫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 久久aimee| 日韩专区在线| 日韩免费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欧美国产| 午夜在线播放视频欧美| 欧美日韩卡一| 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欧美手机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 | www.色综合.com| 欧美成人自拍| 奇米777日韩| h网址在线观看| 欧美日精品一区视频| 91色porny| 伊人久久成人|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激情| 亚洲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在|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流畅| 天堂成人娱乐在线视频免费播放网站| 久久99精品久久| 日韩精品丝袜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精品羞羞答答xxdd| 欧美一区网站| 在线精品自拍| 婷婷色在线资源| 少妇激情av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26uuuu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成人欧美| 亚州精品视频| 日本少妇一区| av成人手机在线| 亚洲欧美第一页| 欧美亚洲国产怡红院影院| 欧美激情综合在线| 青青草视频一区| 婷婷综合激情| 成人涩涩网站| 手机在线理论片| 麻豆影视在线| 91原色影院| 制服丝袜av成人在线看| 亚洲中国最大av网站| 99精品1区2区| 免费人成在线不卡| 综合亚洲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av| 欧美大片免费| 成人看片免费| 全色精品综合影院| 精品夜色国产国偷在线| 欧美色成人综合|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 国产欧美日韩三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激情瑜伽 | 处破女av一区二区| 蜜臀va亚洲va欧美va天堂| 午夜电影亚洲| japanese国产精品| 成人偷拍自拍|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最新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123| 全部孕妇毛片丰满孕妇孕交|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欧美精品一卡二卡| 91国产成人在线| 午夜精品福利一区二区蜜股av| 国产欧美一二三区| 26uuu久久综合| 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v片在线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jjzz|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密臀| 国产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 无人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在线| 99精品国自产在线| 91tv亚洲精品香蕉国产一区| 男人av在线播放| 国产资源在线观看入口av| 2018av在线| 是的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