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貿圣佳2021春拍 | 張廷濟手書《輯庭王翁孝友圖書后》
日期:2021-05-22 10:32:04 來源:中貿圣佳
拍賣
>中貿圣佳2021春拍 | 張廷濟手書《輯庭王翁孝友圖書后》
預展:5月18日-19日
拍賣:5月20日-21日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9號)
萬卷—名人信札 古籍善本專場
5月21日 09:00 二層C廳
《輯庭王翁孝友圖書后》為王壽康(字保之,號二如1795-1857)為其父王輯庭(文瑞1764-1835)所擬,特請文壇名宿張廷濟手書,并刻石(拓本見民國大眾書局出版社出版物《張廷濟王翁孝友圖書后》)。以彰其“存心孝友,用意慈仁,料事明決,凡遇地方公事,無不踴躍爭先,為一時領袖。生平當作之事,度其大小緩急次第為之,幾無遺憾,故遠近大人先生莫不重公之為人,為之折節下交焉。”(《上海縣志》同治十一年,卷二十一)。邑城王氏,為上海望族,于道光年家業發達后始修族譜,有文字追溯的家世僅及康熙三年(1664年)從上海縣周家渡遷居縣城大東門外太平巷一輩,從而該輩被尊為始祖。王氏家族的發跡與上海地方經濟的起飛基本同步,道光年間以沙船業起家的王文源(1761-1832年)、王文瑞(1764-1835年)兄弟系王氏第五世。據載:文源、文瑞兄弟幼年喪父,其母“苦節撫養”,“家徒壁立”,自少“學絞索藝”謀生,后與人合資“聚所絞索為肆,始釋手中藝而經營焉”;“繼隨商船往返渤海遼沈間,貿遷有無,家始漸裕”。家業初創后的文源、文瑞兄弟“兩家未析產”,文源“以業專任”文瑞,文瑞再“以業分任”于文源諸子映澄、映秀、映坤經理,直至文瑞“年逾六十”——1824年以后“始析產為兩,割宅而居”,六歸文源,四歸文瑞。文瑞在主持家業期間頗有冒險開拓的商人精神,他涉足販銷木材,漕糧海運及此后上海整體快速發展的經濟環境,加速了王氏家業資產積累的速度。全盛時兩兄弟開設的王利川字號,擁有沙船上百只。乾嘉間上海沙船業的巨擘,有“朱王沈郁”四大家,王氏兄弟居次席。《輯庭王翁孝友圖書后》所記述之內容,即為文源、文瑞兄弟創業的寫照。據翦淞閣舊藏《張廷濟行書尺牘墨跡冊》所載,張廷濟對于此文的書寫、刊刻均十分滿意:胡竹田兄,記曾于楊曉東先生席間相敘過,所示志文佳之至。定意寫作書條石甚便,謹當寫。惟老眼衰甚,惟天色晴朗,且須和暖,方能弄筆。若少寒必陰晦,便不能從事。弟賦性本急,扁對長短橫直幅之件,恐一有壅滯之,極難了落,所以隨來隨寫。而于正書石刻則要緊不成,連自己亦做不得主。惟斷不能故意拖延耳。至刻者須得佳手,拙書無他,惟勁健之。其果自覺幾得古今人面,豈集街上書鋪中人亦能辨此?將石刻四種奉送:坡公笠屐圖、清波種流詠、移建節孝祠碑記、王輯庭事實前十六詠,皆友人新正拓貽,未鐫手,皆致佳。舍下皆有刻本,故奉送,不必還……小友張廷濟頓首,復時年八十。道光二十七丁未(1847)二月十二日。此文在張廷濟所著《桂馨堂集》中亦有所載:民國出版物所載內容分為《歸浦老》、《二千錢》、《莫分養》、《代阿母》、《此兒好》、《相夫賢》、《析產讓》、《編家譜》,共八段,落款為道光二十五年己巳六月十八日,且有“為二如先生賦”字樣,落款:嘉興弟七十八歲老者張廷濟;拍品分為《歸浦老》、《二千錢》、《莫分養》、《代阿母》、《此兒好》、《相夫賢》、《析產讓》、《編家譜》共六段,落款為道光二十五年己巳六月。落款:嘉興七十八歲老者叔未張廷濟。與出版物相比,拍品的內容、文字,都略有出入,(如《兩千錢》中:拓本寫作“特病甚”并加以更正,而拍品寫作“特貧甚”)由上述校勘可知,此卷應為正式刻帖前的底稿,與刊行的拓本相比,此卷行文落筆更加自然酣暢,此文更收入《古今碑帖集成》(清人卷第38冊《張廷濟王翁孝友圖書后》北京出版社2011年出版)作為張廷濟代表書法作品傳世。
《輯庭府君行述》、《二如府君行述》,《上海王氏家譜》卷二,上海圖書館藏(寫本)《從沙船業主到官紳和文化人 ——近代后上海本邑紳商家族史衍變的個案研究》:《學術月刊》(滬)2005年第04期 第91-97頁。
出版物照片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