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貿圣佳2021春拍丨凌波空谷,洛神秀質 — 見證馬守真、王穉登的曠世情緣
日期:2021-05-22 10:27:15 來源:中貿圣佳
拍賣
>中貿圣佳2021春拍丨凌波空谷,洛神秀質 — 見證馬守真、王穉登的曠世情緣
預展:5月18日-5月19日
拍賣:5月20日-5月21日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9號)
琳瑯—重要中國書畫及古籍夜場
拍賣時間:5月21日 20:00
琳瑯—重要中國書畫及古籍夜場
(馬)姬稍工筆札,通文辭,擘箋題素,裁答如流,書若游絲弱柳,婀娜媚人,詩如花影點衣,煙霏著樹,非無非有而已。然畫蘭最善,得趙吳興、文待詔三昧,姬亡后,廣唆散絕矣!姬姿容雖非絕代,而神情開朗,明忝艷異,方之古名妓,何忝蘇孝、薛濤、李娃、關盼諸人之亞匹與!
明末清初,“秦淮八艷”名動天下。明末那一場文人與青樓女子譜于秦淮水畔的樂章,是朝代更迭中的高光時刻。錢謙益與柳如是、冒辟疆與董小宛、王穉登與馬守真、龔鼎孳與顧橫波,這些明末的文人士大夫與青樓名妓之間的愛情故事為后世所津津樂道。馬守真,因為排行第四,而被喚作“四娘”,小字玄兒,列行曰守真,又字月嬌,以善畫蘭,號湘蘭子,“凡游閑子、沓拖少年走馬章臺街者,以不識馬姬為辱”,馬守真的風采顏容可見一斑。后來馬守真遭遇“微譴逮捕”,差役“攫金半千”仍未厭,王穉登為她贈書西臺御史而助她開脫,因為這件事,馬湘蘭感銘于心,愿委身于王穉登。轉眼直至王穉登萬歷三十二年甲辰(1604年)七十歲的生日,馬湘蘭集資買船載歌妓數十人,前往蘇州置酒祝壽,“蓋自夫差以來,龍舟水殿、弦管綺羅埋沒斜陽荒草間,不圖千載而后,仿佛苧蘿仙子之精靈,鸞笙鳳吹,從云中下來游故都,笑倚東窗白玉床也?!睆奈闹羞€能感受到馬湘蘭為了心目中欽慕的男子而做出的種種舉動。馬湘蘭逝世前,她似有所感,讓仆人將她的蘭花擺在的她的身邊,最后強撐沐以禮佛端坐而逝,終年五十七歲,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殞。王穉登聞后老淚縱橫,寫下名篇《馬湘蘭挽歌詞》,“歌舞當年第一流,姓名贏得滿青樓,多情未了身先死,化作芙蓉也并頭”。因為王穉登與馬守真的愛情故事,近代吳湖帆將同時得于廣東不同藏家的兩人畫作及詩作合裝為一冊。在馬守真畫頁上,吳湖帆題還寫道:“王氏詩冊為粵東伍侶荃舊藏,此畫為吳荷屋物,余同時所得,皆粵物,故合裝之。”作為二人的合作,一直是收藏家們的極珍之物。
題識:1.愛爾娟娟綠玉叢,花開常是凍芳隆。當年若與蘭蓀并,定入騷人楚句中。己亥(1599年)冬月,為百榖大兄寫。湘蘭馬守真。2.薄薄春衫淡淡妝,娉婷斜立水云鄉。綠裙搖曳腰肢軟,粉頸低垂眉黛香。風透小窗塵不染,月窺半面玉生光。洛神秀質瀾相似,肯與凡葩斗艷芳。王穉登補石并題。鈐?。涸聥桑ò祝⑹卣嫘樱ㄖ欤⑶嘌蚓ò祝?、王穉登?。ò祝?/span>鑒藏印:笪(朱)、江上笪氏圖書?。ㄖ欤?、孔氏鑒定(朱)、孔(朱)、孔氏岳雪樓收藏書畫印(朱)(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第205 頁,第 20、1、16 ?。?、少唐審定(朱)、逸品(朱)、懷民珍秘(朱)、潘佩裳鑒賞章(朱)、佩裳平生真賞(朱)、公度(朱)、馮公度家珍藏(朱)、松石齋(朱)題跋:1.馬守真,秦淮名妓,以善畫蘭,號湘蘭子。意氣豪俠,色藝傾動一時。伯榖先生曾脫湘蘭于難。萬立(歷)十四年甲辰秋,先生七十初度,湘蘭買樓船載嬋娟數十,到飛絮園置酒稱觴。吳中嘖嘖夸盛事。時湘蘭已五十七歲,容華少減,風韻如故。先生戲語之曰:“卿真雞皮三少,惜余不能為申公巫臣耳?!贝司韺戀浵壬?,先生又為之補石。所題己亥冬月,是上壽之先五年也。黃涪翁詩云:“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憋L致有如此者,湘蘭其自為寫照乎?咸豐三年歲癸丑仲春,廣陶跋。鈐?。嚎装死桑ò祝?、少唐(朱)、岳雪樓(朱)2.驀回首,小紅橋畔。舊院凄迷,畫船低岸。剩粉殘脂,一痕酸楚一痕淡。病煙撩亂,更一段、柔香不散。裊娜風花,憑棖觸、勝朝哀怨。盼斷。在京華那角,滿紙春愁無限(往在京,見湘蘭與薛素素合作蘭卷,上有竹垞八分書小詞一首,紙本,精妙)。飄零感嘆,有素素、豐神一半。賦新詞、朱十親題,也抵得、王郎詩看。綠野堂前,今日重揩倦眼。調寄長亭怨,用葉中泠香冢均。伯翁先生拍教,戊午(1918年)七夕后二日,璧城學倚。鈐印:胡璧城?。ò祝?/span>3.覓閑夢,七條弦畔,若有人兮,晚吟江岸。畫色蒼涼,舊堤芳草夕陽淡(湘蘭于所居后筑堤,人稱“湘蘭堤”)。舞衣靈亂,和白練歌裙四散。碎玉聲聲(湘蘭理鬢,墮一花釵,語侍兒曰:久不聞碎玉聲矣),似訴瀟湘幽怨。凄斷,話興亡世感,飽了雪霜無限。蘭嗟蕙嘆,枉占卻水云天半。問冷月今為誰嬌,算只許神仙癡看。一硯春香,青到星星雙眼(湘蘭雙眼鐫百谷小象并星星二字)。伯謙先生拍教,會稽袁天庚學倚。鈐?。簾o耳尊者(朱)1.《岳雪樓書畫錄》卷五第17頁,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三十有三萬卷堂廣州刻本。2.《改訂歷代流傳繪畫編年表》第107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3.《歷代流傳書畫編年表》第322頁,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4年。4.《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第186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年。5.《文物》1991年第7期第82頁,文物編輯委員會編文物出版社,1991年。6.《歷代著錄畫目》第244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年。7.《壯陶閣書畫錄》卷十一第382頁,學苑出版社,2006年。8.《丹青奇葩:晚明清初的女性繪畫》第129、132-133頁,文物出版社,2008年。9.《歷代書畫錄續編》第八冊第347-350頁,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10.《過云樓書畫記·岳雪樓書畫錄》第530-53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王穉登的藝術交友與書畫鑒賞》第61頁,孫悅,江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20年。
推薦橫屏閱讀

明神宗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的冬月,時年五十二歲的馬守真在這張近五米的長卷之上,寫下數叢水仙與菖蒲相伴生于奇石之上。此卷之水仙,細筆勁描,采用西方焦點透視之法,陰陽向背,凌波仙子的姿態,翩躚呼應,情出畫外。根下以濃墨寫菖蒲,亦現水仙之綽約,帶有非常明顯的南宋宗室趙子固風格,淡墨微染,用筆秀勁。北宋黃庭堅有詩云:“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在黃庭堅的筆端,水仙花是一種富含象征意義的詩歌意象。宋人所流行審美風尚,好雅致素淡。白凈青葉,素花黃蕊的水仙花,不沾塵土,不落凡花之流,自然受到文人雅士的偏愛。頗有意趣的是此卷《水仙蘭石圖》長卷,雖為秦淮名妓卻憑借自身清雅脫俗的氣質和出類拔萃的才華,讓自己驕傲而自尊。馬守真常繪蘭花自喻,叢蘭生于千仞高的山崖之上,暗自含香、生機盎然。而此幅水仙長卷,又何嘗不是馬守真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真實寫照呢?此幅寫成贈與王穉登,更是馬守真以水仙自喻,映射出自己便是那清高淡雅、不落凡塵的凌波仙子,實則是隱晦地向王穉登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義。王穉登作拳石土坡,用轉側頓挫之筆,畫法出自趙松雪、文衡山,亦生秀有書卷氣。后題一律:“綠裙搖曳腰肢軟,粉頸低垂眉黛香。風透小窗塵不染,月窺半面玉生光?!钡莱隽送醴a登對馬守真的些許情愫,曹植在《洛神賦》描寫神女“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的佳句,落筆不凡,對水仙的愛慕之情油然而生,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卷中所題“洛神秀質瀾相似,肯與凡葩斗艷芳?”無疑是王穉登對馬湘蘭風韻氣質發自內心由衷的贊賞。馬湘蘭傳世畫不多,水仙尤少見,而與王穉登合作則更為難得。此卷晚清時曾為廣東名藏家孔廣陶所得,卷后有其長跋,后又被他著錄于《岳雪樓書畫錄?卷五》。廣陶卒,岳雪樓藏畫多半為霍丘裴伯謙購得,民國初嘗囑胡璧城、袁天庚題詠,并著錄于他的《壯陶閣書畫錄?卷十一》。(說明:孔廣陶題跋中“萬歷十四年甲辰”為誤記,查萬歷十四年為丙戌(1586)年。萬歷三十二年為甲辰(1604年),正好是馬守真作此畫后五年,符合孔廣陶后面題跋中“是上壽之先五年”。王穉登時年六十九歲,馬守真時年五十六歲,而孔廣陶記其虛歲為“先生七十......時湘蘭已五十七歲”,正相合。)題識:欲采遺君子,湘江春水深。寫來無限意,為我通琴心。己酉二月上旬,寄請百榖大兄尊前,湘蘭馬守真。出版:《名人花卉集錦》第一集,第十三圖,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王穉登(1535-1612),字伯谷、百榖,號半偈長者、青羊君、廣長庵主、廣長闇主、松壇道人等。蘇州長洲(今江蘇省蘇州)人。明朝后期文學家、書法家。少有才名,長益駿發,名滿吳會。嘉靖年間,兩度游學京師,客大學士袁煒家。萬歷二十二年,與陸弼,魏學禮等召修國史。著有《吳社編》《弈史》《吳郡丹青志》等作品。擅長書法,善書法,行、草、篆、隸皆精,有名作《黃浦夜泊》存世。鑒藏印“愨齋審定”為陳景陶(近代),號愨齋,上虞人。民國著名碑帖書畫收藏家,碑帖鑒賞家,富書畫收藏。馬守真(明),明代女詩人、女畫家、秦淮八艷之一。據《秦淮廣記》載,她名守真,字湘蘭,秉性靈秀,能詩善畫,尤擅畫蘭竹,畫蘭造詣曠古爍今,堪稱一絕。馬守真的作品側重于寫出荒坡野嶺中,幽蘭不畏環境險惡,奮力抗爭的精神,而非對蘭外在形態的刻意描繪。其筆墨精到、鉤染得體,善用雙鉤沒骨等技法,表現蘭花婀娜俊雅的氣質神韻,清妍有致,將蘭的內在氣韻表現得淋漓盡致,具較高的藝術水準,正如文震亨題馬守真《蘭花圖》卷中所言:“纖玉臨池筆意新,不生煙火不生塵,展來香氣隨風裊,苑內英華第一人?!辈苎┣鄣牡淖娓覆芤舆B三次為《馬湘蘭畫蘭長卷》題詩,共72句,可見其鐘愛程度?!稓v代畫史匯傳》中評價馬湘蘭的畫技是“蘭仿子固(趙孟堅),竹法仲姬(管道昇),俱能襲其韻?!币蚨浴跋嫣m”著稱。今故宮博物館藏有馬守真的《蘭竹石圖卷》,是馬守真晚年代表之作,日本東京博物館內仍珍藏有馬守真的《墨蘭圖》。另外,上海、廣東、蘇州等地博物館均有收藏她的扇面、立軸、長卷等佳作。此幅《瀟湘清逸》,設色清雅,描繪叢蘭、修竹與秋菊相伴而生于危崖,縱橫錯落,臨江泣露之姿,線條婀娜柔媚,山石勾勒皴染亦恰到好處。畫面采用半邊式構圖,山石危崖凸出一角,雙勾叢蘭,風致翩翩,清絕脫俗;修竹枝葉懸垂,輕撫江水,動靜相宜;大片留白造成畫面的平遠感,崖石半邊又帶來寫意象征效果,給人帶來無盡遐思。據《秦淮廣記》所記,馬湘蘭是個“神情開滌,濯濯如春柳早鶯,吐辭流盼,巧伺人意”的靈巧女子,性情又豪放到“時時揮金以贈少年”。自30歲遇見了吳門文壇領袖王穉登,便有開始了一段曠世奇戀。王穉登(1535-1612)字伯谷,諧音百谷,又取《道德經》中“江海之所以為百谷王,以其善下者,故能為百谷王”之義,寓王穉登有善于處下,融匯百川的胸懷和謙德。王穉登雖有大才,卻報國無門,懷才不遇,終日過著閑適的名士生活。與馬守真相識后,二人漸生同病相憐之感。這段真摯深婉的感情成為馬守真創作的靈感來源和推動力量。在寫意之外又注入細膩的情感基調。畫作在靈秀之外,又多出唯美婉約的情韻,更使其蘭花盎然有真趣。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