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冬青地洋彩纏枝蓮福壽「吉慶如意」翻口雙獸耳大瓶
日期:2021-05-14 16:04:00 來源:永樂拍賣
拍賣
>清乾隆 冬青地洋彩纏枝蓮福壽「吉慶如意」翻口雙獸耳大瓶
乾隆帝,論鑒寶藏古、好物興藝,堪稱歷代國君之冠。洋彩屬清宮最受珍視之瓷器品類,亦深受乾隆皇帝重視與青睞;從紫禁城內廷之主殿,清宮內的特殊展示,即可略見一二;而圓明園歐式風格西洋樓及頤和園,亦擺設有數件洋彩瓷。「洋彩」之名,君亦用之,透視高宗對來華西風之認同;隨傳教士來華引入之繁密洋花,制式統一由彼時督陶長官唐英親自設計,唐英曾有言?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法瑯畫法;圓琢白器,五彩繪畫,摹仿西洋,故曰洋彩?;即使用漸層或白彩交代立體明暗等西洋繪飾,經屢次試驗,乾隆年間清宮御窯已臻完備。而洋彩瓷中,弘歷尤喜冬青地之器(清宮《活計檔案》中記為「東青釉」),據錄:乾隆二年(1737)10月13日,乾隆帝下旨:「……再東青釉拱花大漢罇、嘉窯青穿枝蓮八寶雙環大罇、嘉窯青龍穿枝蓮天球罇,此三樣罇照洋彩黃地洋花宮盌上花樣燒造些……?;其中提及新燒一些東青釉大罇,應與此瓶相類。此瓶成于清乾隆景德鎮御窰廠,器型恢宏,巧綴洋彩,滿繪纏枝蓮紋,頸部描金,祥瑞滿溢,應為供御所制。
清乾隆 冬青地洋彩纏枝蓮福壽「吉慶如意」翻口雙獸耳大瓶估價:RMB 3,500,000 - 4,000,000此瓶為乾隆朝御窯洋彩大器代表之作,器型輪廓為中國傳統葫蘆形,頸部兩側瑞獸耳源自上古青銅器裝飾,其變化在于極富奢糜淫巧風格的卷唇翻口。卷唇可見于宋元的鈞窯、磁州窯瓷器,成型難度極高,故而十分珍罕;通體施冬青釉,釉色瑩潤,瓶身以洋彩繪西番蓮紋及蝠慶紋,寓意吉祥,花卉婉轉舒展,頗見柔美華貴之態;加之其繪法汲取西洋的明暗、反光等技法,如葉紋及圓點紋以白料暈染作反光點,掛罄下繞飄帶以白料渲染,表現出光影明暗及綢緞飄逸質感;口沿下卷如意花口,如垂祥云,匠心獨具;如意云頭施西洋琺瑯彩料,艷麗細膩,其對細節的極致講究以及毫不掩飾的對華麗美艷的推崇,流露出西方甜媚華麗的巴洛克風格,中西合璧,技精藝絕;頸部兩側描金獸耳,熠熠生輝;整器彩料妍亮,設色豐富,制作精細考究。全器工藝繁復,線條優雅流暢,器形碩大卻顯端莊秀美、華貴妍麗,為難得一見的乾隆朝御窯精品。
《大清乾隆年製》款
據查,日本東京松岡美術館藏清乾隆粉彩牡丹唐草文瓶與此品極似;另,倫敦蘇富比1979年7月10日曾拍出一對器型、紋飾均與此品極為相似之粉彩大瓶例(拍品編號182);北京頤和園內現存一只黃地洋彩花卉紋瑞獸耳瓶亦與本品相類;承德避暑山莊現藏一清乾隆青花纏枝卷唇雙環耳瓶(47.5公分)(參見《避暑山莊瑰寶》,地質出版社,1997年12月,頁25);均可茲參照。本拍品曾于紐約蘇富比?中國瓷器與工藝品?專場以圖錄封面拍品上拍。
清乾隆 粉彩牡丹唐草文瓶
景徳鎮窯《大清乾隆年製》款
日本東京松岡美術館藏
清乾隆 黃地洋彩花卉紋瑞獸耳瓶
北京頤和園藏
清乾隆 青花纏枝卷唇雙環耳瓶
參見《避暑山莊瑰寶》,地質出版社,1997年12月,頁25
紐約蘇富比?中國瓷器與工藝品?專場圖錄封面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