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一無二的童話——劉野《丟失的米菲》《雪中安徒生》
日期:2021-05-13 11:09:44 來源:永樂拍賣
拍賣
>獨一無二的童話——劉野《丟失的米菲》《雪中安徒生》
童話已然成為了劉野藝術創作中獨一無二的視覺符號,從圓潤臉龐的少女、蒙德里安的畫作、卡通的米菲兔等圖像元素,再到令人向往的童話故事、兒時的童年經驗等敘事方式,他試圖構造一個自我內心的“童話世界”。這些創作構思的形成主要來源于其父親為童話文學作家所帶來的影響,雖成長于“文革”后期,但“安徒生童話”及托爾斯泰等大家的名作帶給了劉野豐富的想象力與對外在世界的憧憬,逐漸構筑了內心豐富多彩的奇幻世界。但劉野的藝術又超乎于尋常的童話再現,而是介于現實與虛幻之間,一方面用以成人意趣與童趣相互融合,形成一種矛盾且全新的視覺語言,囊括著虛幻世界美好與黑暗的雙重性;另一方面則是在童話表象之下,對現實世界殘酷的指涉。在其初期的藝術創作中,他將西方大師經典符號與中國標志性人物結合,形成多元文化的交流與碰撞,體現出自身留學于海外的個體經驗及藝術思索。回國之后,他則基于日常生活經驗進行構思與創作,并不涉及政治層面,更多的是強調對于內心寫照與情感抒發,用童真的情境表現藝術的純粹性。
?估價:RMB 2,000,000 - 3,000,0001.《誘惑》,Sperone Westwater 畫廊,2006 年,P23.《Artcritical》,電子雜志,2006 年 10 月 1 日4.《劉野 LIU YE》,東八時區,2006-2007 年,P715.《劉野》,伯爾尼藝術博物館,2007 年,P716.《劉野全集 1991-2015》,Hatje Cantz 出版社,2015 年,P190-191誘惑,Sperone Westwater 畫廊,紐約,美國,2006 年劉野曾畫過一系列有關米菲兔的畫作,如《蒙德里安、迪克·布魯納和我》、《米菲和蒙德里安》、《米菲結婚》等作品,米菲兔形象來源于荷蘭的迪克·布魯納,由于想到小時候曾養過的兔子,于是運用插畫的形式將其重新構造,構成極簡形象的兔子,穿著人類的簡單罩衫,表現出可愛且神秘的特質。劉野將其比喻為自己,看似天真的表象之下,是一個不被世人理解與看透的脆弱內心。在《丟失的米菲》這幅畫中,米菲處于中心地位,似自畫像或個人寫真一般,穿著綠色波點的花襯衫,面無表情的直視著觀眾,可愛之余顯露出空洞且迷茫的內心。畫名為“丟失的米菲”,表現出一種缺失感,這也許可能指的是繪畫主體米菲兔的缺失,也可能指的是米菲兔形象之下自身內在的缺失,甚至暗含著對于失去童趣及初心的自我的丟失。多重的寓意,使得這個童話形象籠罩上一層神秘的色彩,以一個虛構的形象凸顯現實中所面臨的問題,即在成長過程及宏觀敘事情境下,人們對于缺乏對于個體經驗的關懷與哲思,強調內心自我以及信仰的重要性所在。估價:RMB 4,200,000 - 5,200,0001.《劉野:Temptations》,Sperone Westwater,2006 年,圖版 292.《今日藝術家:劉野》,河北美術出版社,2006 年,P143.《劉野》,伯爾尼美術館,2006 年 -2007 年,圖版 13、1034.《劉野:童話的平方》,伯爾尼美術館,2007,P135.《Today 4——叢芬斯塔爾開始》,2008 年,P2866.《中國藝術 1——在藝術的海洋里遨游》,2011 年,P157.《中國圖式:25 位藝術家的簡明藝術史》,四川美術出版社,2011 年,P829.《當代藝術——竹子搖擺》,2012 年,P3010.《美術文學——跳舞的雪花》,2015 年 1、2 月刊,P5711.《劉野 1991-2015 作品全集》,Hatje Cantz Verlag,2015 年,P3231.劉野,Sperone Westwater 畫廊,紐約,美國,2006 年Sperone Westwater 畫廊,紐約,美國亞洲私人收藏此件作品的交接地點為中國香港,具體信息請聯系北京永樂拍賣現當代藝術部工作人員。劉野出生于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兒童作家,母親是語文老師。書籍對他的影響在后續的成長過程中愈發顯露。在閱讀資源匱乏的年代,他還能幸運地接觸到《安徒生童話》、《普希金童話詩集》、《西游記》、《水滸傳》等經典名作,書中生動的故事為童年的劉野提供了一個想象世界,在此后的多年中一直給予他創作的養分。劉野的作品標識性很強,任何人物在他的畫筆下都變得童稚。畫中的那些男孩以畫家本人為原型,多半是虎頭虎腦的小子。畫中的女孩都有著圓圓的臉盤、大大的腦門、瘦瘦的身材,眉眼間距極寬,鼻梁很小,櫻桃小口。她們的穿衣打扮好像來自80年代,每個人物都欲說還休,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幼時劉野就展現出繪畫天賦,到了80年代,劉野考入北京市工藝美術學校學習工業設計。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觸到蒙德里安、包豪斯,學習了平面構成和產品設計。他曾說,“直到現在我都深受包豪斯的影響,因為我學習的不是美院附中那種蘇派的美術,而是Design——設計”。這一教育背景無疑有助于觀者理解劉野繪畫中的嚴謹和結構感。隨后在德國求學的時光無疑也對劉野的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北方文藝復興到包豪斯,劉野汲取了西方大師的繪畫精髓。其中對劉野影響最大的當屬蒙德里安,劉野在許多畫作中都向這位風格派大師表達了敬意。蒙德里安對明亮、飽和色彩的運用與其圍繞垂直與水平直線間的理性構圖,極大地激發了劉野的藝術靈感。如果將劉野作品中的具象元素剔除,他的畫面也有著極為嚴謹而理性的數學幾何感。舞臺感是劉野所繪人物肖像的另一特點,畫中主體往往占據視覺中心點,臉上通常有著明暗的強烈對比,劉野僅以純色來填充背景,不做多余的描繪,將重心放在人物上。那些大頭小身的人物睜著單純的眼睛,在幕布一開一合中講述著新的故事。劉野說:“我總是覺得,每時每刻我都生活在童話的世界中。”《雪中安徒生》是劉野“童話系列”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與同期創作的《美人魚》、《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均為此系列的精品之作,“童話系列”也成為劉野創作中最受市場追捧的題材之一。透過繪畫內容可以看到,童年時期劉野如饑似渴地閱讀過的那些童話故事再次影響他,讓他在畫布上用獨具特色的語言打造出一個又一個奇幻國度。安徒生這位童話巨匠不僅是劉野童年生活的美好記憶,也成為其長期的靈感來源。在這幅圓形構圖的畫面中,安徒生成熟的中年形象被畫家進行了圖像化的唯美處理,再次轉化成為“劉野式”的純凈表達。淡藍色的圓形背景里飄著鵝毛大雪,瘦削的安徒生靜靜地佇立在風雪中,澄澈的淡藍眼眸透著淡淡的憂傷,平和的表情下情緒克制而冷靜。劉野沒有將安徒生進行童稚化的圓臉“改造”,而是將安徒生的形象拉長,圓柱形的幾何感讓人想到莫迪里阿尼筆下那些肖像。安徒生是劉野童年那些充滿想象故事的創作者,是童話之“父”,而他身為作家的父親也是一名兒童劇創作者,“父親”形象與童話之父在畫面中重合,在互相凝視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劉野懷戀的童年的景象。這個帶有憂郁的冷調畫作流露出劉野從童年開始一直未逝去的童夢情緣。正如劉野本人所回憶的安徒生的童話:“離奇的故事,精美的插圖,卻為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奇妙世界。”我們看到這個打開的世界并非充滿歡樂,童話故事也含有傷感甚至是悲劇性的元素,正如劉野作品充盈的某種不明確性,他的畫并不是簡單的“卡通”,畫里那些小女孩、小動物都有著成年人的復雜情感。在采訪中劉野干脆說,他筆下的人物在“童話的外表”外,還有一顆衰老的心。劉野在創作中逐漸地將這種模糊的、說不清楚的東西淡淡地表達出來,以至于安徒生的身上也表現出來這種“疏離的氣質”。透過童話般的畫面傳達內心情緒,這種微妙的氣質一直延續在劉野之后的創作中,成人情緒與童趣畫面的混合成為劉野作品的鮮明標志,顯示出劉野對于微妙矛盾事物的興趣。在《雪中安徒生》中,劉野延續了一貫的童話敘事的手法,表現出了“童話之父”安徒生的卡通形象。這幅畫以藍色為主調,藍色的衣著、畫框與眼睛,以及象征著雪花紛飛冬季的淡藍色,映射出了安徒生純凈的內心世界。他同樣直立地盯著觀眾,雖然身形瘦弱,但堅毅的眼神透過畫外與觀者交匯,強調出一種奇特的感染力,透露出如父親般的冷靜與沉穩之感。同時,他也呼應了劉野對于自己作為兒童劇作家父親的敬仰之情,二者的“父親”形象于此交匯,展露出了“父親”所構筑的童話世界之于其的重要影響。這即是劉野通過童話的藝術方式向人們傳達的,看似陰郁的人們內心卻充滿了五彩斑斕的充滿童趣的故事,它是在殘酷現實下庇護著人們的心靈港灣,也是在寒冷人世中給予人們內心溫暖的治愈力量。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