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傅雯《十六應真圖》
日期:2021-05-11 15:28:45 來源:永樂拍賣
拍賣
>清代 傅雯《十六應真圖》
素菊居士鑒賞圖書、益齋珍玩、欽訓堂鑒賞、觀津鑒藏、哈麟私印、寶鐵硯齋、明窗細玩、翰墨于吾有宿緣、愛畫出天機、錢塘張子秋過眼、張子秋過眼、海云樓、葆真書屋之章、康齋鑒賞、曾經云間朱孔陽收藏、云間朱孔陽審定、云間朱孔陽云裳父鑒藏、曾經云間朱孔陽朱德天弍代珍藏
1.微風蕭蕭響落葉,彤云密布初飄雪。(文略)雪中香嶙偕分上人枉過小齋,為余作十六應真指頭畫,分師許書坡仙贊,適卯苕詩老至,因用聚星堂詩韻記事,時十一月八日也。素菊居士題,昆明湛福謹書。鈐印:湛福 2.十六羅漢贊。(文略)乾隆丙寅天中前二日,昆明湛福敬書。鈐印:湛福、硯田農、煙火神仙 3.高且園以后指畫一派流傳都下,香嶙與且園有葭莩之親,衣缽有自,故又獨臻其妙。此十六應真圖,素菊主人親見其信手涂抹,若不經意而風骨嚴雅,深有古意。且尋丈之卷,不日而就,誠繪事之妙詣也。主人汲古嗜學,沈酣翰墨,有河間之風。既自撰歌復倩分上人錄坡仙十六贊于后,披圖流覽,光怪陸離,不暇應接。此亦藝能中之羅漢果也。乾隆丙寅中元前一日,桐山張若靄謹跋。鈐印:錬霞、晴嵐 4.十六阿羅漢,西湖憶見之。傳為貫休畫,摹入圣因碑。渡海身還去(寺經火后碑亦失去)觀河面可知。觀河面皺六十二年事也,余年又加一矣。何期垂老眼,復此覩神奇。聞說閭陽士,曾傳絕藝操。誰知凱亭傳,不學且園高。愛畫偶游戲,惡名常避逃。何須侍郎貴,自足布衣豪。道光戊申中秋后三日,錢唐吳清鵬謹題。鈐印:臣清鵬印 傅閭山先生指畫十六應真圖,丁巳三月游龍華看桃花歸,展卷題此,清道人。鈐印:李氏、雙散亭齋、阿梅、靜道人1.傅閭山先生十六應真圖精品,丁巳立夏前二日,農髯熙。2.十六應真圖,傅雯指畫丙寅春裝潢,欽訓堂藏。介庵題簽。鈐印:欽訓堂珍藏、益齋珍玩。
1.永璥,清宗室,字文玉,號益齋,別號素菊道人,理密親王允礽之孫,封輔國公。素工書畫,更精鑒別,收藏名跡甚富,世傳書畫,有欽訓堂藏印者皆經其品定。2.湛福(1697-1785),僧,字介庵,昆明人。幼入報國寺,從溥畹披剃。他于雍正初侍從其師至京,得交方苞等人,名公巨卿多與相交。工楷書及篆隸。善摹印刻石,別饒?zhí)烊ぁS窒惨院忌犬嬆嘟鹈坊ǎ约凭漕}其上,人爭購之,兼精鑒別。3.張若靄(1713-1746),字晴嵐,號景采,又號煉雪、煉雪道人、晴嵐居士、安徽桐城人。相國廷玉子。雍正十一年(1733)進士,官至禮部尚書、翰林編修、通政司。工繪山水、花鳥,得王谷祥、周之冕遺意。精于鑒賞,品評皇室所藏,頗有見的,與兄弟張若澄同為乾隆朝重要的詞臣畫家。4.張子秋,清代嘉慶、道光年間詩人、文人。與趙之琛、吳清鵬、朱昌碩、湯貽汾等人均有來往,有《續(xù)都門竹枝詞》傳世。5.吳清鵬,字程九,錫麟子,號西轂,晚號笏庵,錢塘人,嘉慶丁丑一甲三名進士,官順天府丞,有《笏庵詩集》。6.哈麐(1856-1936),字少甫,一作少夫,一字韻松,號觀叟、寶鐵硯齋,晚號觀津老人,南京人。工書畫,精鑒賞,曾兩度赴日,廣交日本朝野名流和文人雅士,以鑒寶識古和品德高潔受到稱譽。7.朱孔陽(1892-1986),字云裳(或作云上、云常),晚號庸丈、龍翁、聾翁,曾用名朱既人。松江縣人,甲骨、金石書畫家、文物鑒賞收藏家、醫(yī)史學家、詩人。交友廣泛,畢生致力于社會公益事業(yè),并收藏金石書畫作品及古玩文物。藏品先后捐贈給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上海歷史博物館、浙江博物館、太原文物局等。十六應真圖(局部)
傅雯(清),字紫來,一字凱亭,號香嶙,別號頭凱陀,奉天廣寧(今遼寧北鎮(zhèn))人。官驍騎校。善指墨,師高其佩,清乾隆時供奉內廷。乾隆九年(1744年)奉勅為京師慈仁寺畫《勝果妙因圖》大橫幀,寫如來羅漢百余尊,備極神采。又法源寺藏其所畫《現(xiàn)身說法應真像》三十余軸,具有古法。
請橫屏欣賞此件作品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