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信息
主辦單位
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京畫院
協辦單位
王雪濤紀念館
展覽時間
4月30日—6月30(擬定)
展覽地點
中國國家博物館北8展廳
展覽簡介
生趣盎然
4月30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畫院主辦,王雪濤紀念館協辦的“生趣盎然——王雪濤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展覽現場
展覽以王雪濤藝術歷程和創(chuàng)作特點進行系統(tǒng)學術梳理為基礎,分為溯本求源、守正求真、筆端傳情三個單元,展出王雪濤不同時期創(chuàng)作的繪畫作品122件(組),內容豐富、創(chuàng)作手法靈活多變,作品形式多樣,除了常見的立軸和手卷之外,此次展覽還包括多套冊頁、成扇和寫生速寫。此外,展覽還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有代表性的作品,讓畫中的花鳥魚蟲活動起來,生趣盎然。



展覽現場
王雪濤生于20世紀初,青年時代曾在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學習西畫和國畫,具有扎實的西畫造型基礎,受教于齊白石、王夢白等大家,既得齊白石傳統(tǒng)筆墨的深厚理解,亦得王夢白精到的造型與默記功夫,入傳統(tǒng)筆墨之深,得西學造型之技。王雪濤筆法概括而表達準確,在西畫嚴謹造型的基礎上,有效地把中國畫的筆墨能量融于筆端。
展覽現場 (滑動查看更多照片)
王雪濤對中國美術的貢獻,不僅在于以西方造型融于中國筆墨,更在于其將中國畫小寫意風格推向又一高峰。他的作品生動活潑,描繪的多是具有生活氣息的花鳥和小景。王雪濤不僅筆墨技藝嫻熟,而且具有高度敏銳的藝術感知力,善于捕捉生活中轉瞬即逝的靈動韻味,他筆下的花鳥草蟲、生活小景,充滿鮮活真切的意趣,使觀者感受到于細微處見真情的藝術魅力。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劉萬鳴曾評價王雪濤說:“雪濤先生用筆靈活,畫面中點線、色彩帶有一種跳躍性,與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追求筆墨的活脫相符合,他的靈巧不是一種小技,非常樸實,我想這和雪濤先生的為人、眼力、見識、學養(yǎng)是有直接關系的。”
在王雪濤的創(chuàng)作中,既有對傳統(tǒng)筆墨趣味的獨到表現,也有對時代變革的積極回應,包含社會風貌和大眾審美的革新。在他后期的創(chuàng)作中,用筆更加灑脫純熟,風格更加凝練清新,無論是從技法還是氣度上來講,都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具有“風骨”,而又更具時代氣象。從其灑脫的點線運用和不拘一格的構圖中,能夠看出他在自然與傳統(tǒng)游離當中,形成自身獨有的形式語言和藝術風貌。


王雪濤 廠甸歸來 61cm×49cm 1928年


王雪濤 黃碧崖王雪濤合畫冊 十開(局部) 1937年

王雪濤 王雪濤書畫扇面(局部) 1946年

王雪濤 蜀山所見 104cm×79cm 1961年

王雪濤 鸚鵡圖 81.5cm×65cm 1962年

王雪濤 舒笑 142cm×100cm 20世紀70年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