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出來展出來,這是老舍胡絜青的家教——沉痛送別舒乙先生
日期:2021-04-30 15:50:57 來源:中國嘉德
拍賣
>捐出來展出來,這是老舍胡絜青的家教——沉痛送別舒乙先生
中國現代文學館4月21日發布訃告,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中國現代文學館原館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社會活動家,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4月21日14時1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4月27日,舒乙先生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大廳舉行。

舒乙(1935-2021)
這幾天,懷念舒先生的文字很多。他用近20年的時間,將中國現代文學館建成為一座中國現代文學的豐碑。他滿懷對北京的熱愛,為古都保護和文化遺產的傳承奔走呼吁,不遺余力。還有他情真意切的散文、他自成一派的畫作……斯人已逝,這一切都讓人無限敬仰,無限緬懷。對于中國嘉德而言,與舒乙先生因老舍、胡絜青夫婦生前珍藏而結緣,在十多年的交往中,舒乙先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對父母珍藏的無私捐贈,其胸襟與情懷,令人敬佩。
2013年,舒乙先生及家人將老舍、胡絜青夫婦生前珍藏的齊白石《蛙聲十里出山泉》、《命題蘇曼殊詩意四圖》,傅抱石《桐蔭圖》,林風眠《川江圖》等20幅書畫精品,捐贈給中國現代文學館,成為現代文學館的鎮館之寶。“老舍生前藏畫不叫收藏,叫‘積藏’,就是不要藏起來。”對于持續捐出老舍生前遺作與藏品,舒乙先生說:“捐出來,展出來,這是老舍、胡絜青的家教。”


齊白石《凄迷燈火更宜秋》
捐贈中國現代文學館


傅抱石《桐蔭圖》
捐贈中國現代文學館

中國嘉德曾相繼于2013年、2014年春拍的“大觀”夜場中推出老舍胡絜青藏畫專題,獲得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和廣泛認可,100%成交。舒乙先生及家族將拍賣所得款項全部用于建立老舍相關公益機構,用來頒發老舍文學獎,用來召開老舍學術研討會和出版研究專著,用于五座老舍紀念館(北京老舍紀念館、青島駱駝祥子紀念館、重慶北碚四世同堂紀念館、濟南老舍紀念館、濟南老舍故居紀念館),用于舉辦和開展各項與老舍有關的文化藝術活動和公共事業上。 
由中國嘉德書畫部和舒乙先生歷時一年多精心編纂的《老舍胡絜青藏畫集》一套五卷在2015年隆重出版發行。這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套全面反映文學巨匠老舍及夫人胡絜青畢生收藏狀況的畫集,此套叢書聯結了文學界和美術界兩大藝術門類,以豐富而嚴謹的素材,為老舍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視角,開辟了新的領域,也為中國收藏史譜寫了新的篇章。

2015年2月2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中國嘉德等單位協辦的“人民的藝術家——老舍、胡絜青藏畫展”在中國美術館盛大舉行。展覽作品主要圍繞嘉德編纂的《老舍胡絜青藏畫集》展開。記得舒乙先生難掩內心的激動,以五點“難得”概括此次展覽:“展覽作品之多難得、創作類型之全難得、作品質量之佳難得、時代跨度之廣難得、文藝相交之深難得,是對老舍、胡絜青藏畫序列的一次完整的學術梳理”。他還幽默地表示,《老舍胡絜青藏畫集》很厚,“有半袋面那么重”。

作為老舍子女代表的舒乙先生把家中所存父母舊藏的多幅書畫無償捐贈中國美術館,其中包括趙之謙《手札》、翁方綱《行書〈吳靜巖傳〉》等明清書畫,還有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傅抱石、林風眠等近現代書畫佳作。這些捐贈的畫作,財富巨大,很難計算衡量,但對舒乙先生及老舍家族來說,這是一個心愿,舒乙曾說,老舍先生以“舍予”為名,意將他的藝術歸屬于人民,他的藏畫更應屬于人民。讓這些作品回歸社會,把精神財富留給國家,把物質財富用于公眾事業。這種無私的信念、深沉的情懷,值得我們學習敬仰。舒乙先生駕鶴西去,他的音容猶在眼前,他的情懷亦將薪火相傳。中國嘉德將繼續致力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為文化強國的建設助力添彩。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